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潘春华 《乡镇论坛》2014,(27):28-29
地窖院,又称“地坑院”“下沉式窑院”,是一种既古老又极具地域特色的居住方式,主要分布在山西省南部濒临黄河的平陆县等地,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平陆县志》记载,在远古时期,由于当地风沙大,石块和木材稀缺,古人们就在平坦处挖下大坑,然后在坑内建窑洞,白天在地上劳动,晚上到“地下”休息。当地有一首民谣:“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窑洞土中生,院落地下藏。平地起炊烟,忽闻鸡犬声。绿树簇拥处,农家乐融融。”就是对地窖院所含特征的生动描述。  相似文献   

2.
老屋     
朱雪平 《乡镇论坛》2014,(30):38-38
在和父亲的闲聊中只要一提及童年住过的老屋,我的思绪总是不由地回到三十多年前,老屋的模样和生活在老屋的时光一时涌上脑际,让人感慨万千。在我们关中一带的农村,有一种民居叫地坑窑,俗称“地坑庄子”,就是利用黄土的直立性,在黄土崖壁上开窑洞居住。  相似文献   

3.
瑞典南部Glaskogen自然保护区的湖泊地区建起了一座奇形怪状的房屋:它有角可以伸出来,满是“鳞片”的“脑袋”会从壳里探出来,看上去似乎要找食物吃。这座房子很像是一场恶梦,或者是侏儒和巫婆居住的洞穴。但事实上,这座木质小屋的确存在,走近了还会让人们觉得它是活的,在不断地呼吸。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的黄土高原上,星罗棋布地散落着奇特民居——天井窑院,又称地坑窑院、下沉式窑院,当地村民俗称“地坑院”。三门峡地区古时称“陕州”,属于秦岭东部余脉的丘陵地带。据有关专家考证,由于古时战乱频繁,先民们遵循自然地理条件,在平地上往下挖一四方块的井,然后在下面的井壁四侧各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掏挖窑洞,形成了具有传统民俗文化特点的天井窑院。这种院落结构具有省工省料、经济实惠、冬暖夏凉、挡风隔音等诸多优点,深得当地老百姓喜爱。  相似文献   

5.
1991年农历2月,清水河县窑沟乡崎岖的山路上,走来3位背行李卷儿的人。他们踏着尚未消融的积雪,顶着料峭的春寒.走进窑沟村党支部书记李存良家的窑洞里。他们是内蒙古下基层工作队派往窑沟村委会的财政厅工作组,领队的是商贸处副处长范金星。近一年的时间转眼即逝.工作队员和当地党政领导密切配合,沉到基县,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办了不少蜜字、好。和山乡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相似文献   

6.
人类从洞穴居住移民到地面上居住后,就逐渐出现了按什么标准建造居室和其它设施的问题。在《考工记》中记述:西周时人们盖居室的标准为“明堂之  相似文献   

7.
“厅级”干部与“窑洞”干部时下,有这样两种干部对比鲜明,反差强烈。一曰"厅级"干部,二日"窑洞"干部。何谓"厅级"干部?就是在餐厅大吃大喝,在舞厅大跳大舞,在歌厅大歌大唱的一些"酒精"考验的"油袖"干部,人们戏称其为"厅级"干部。何为"窑洞"干部?就...  相似文献   

8.
砖石窑洞是黄土地区水利工程建设征地中最主要的地面附属物调查补偿项目之一,有独立式箍窑、靠崖式箍窑及衬砌式箍窑三种建筑结构形式,以三种形式建设的砖石窑洞在外部结构上的尺寸差异,造成三种形式砖石窑洞的技术经济指标中出现使用面积相同而其建筑面积却不相同的问题,构成水利工程移民搬迁安置顺利实施的潜在隐患.为解决该问题,文章对砖...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居住文化源远流长,从华夏远古先民们开辟第一处洞窟、构筑第一座居巢的时候起,一种与居住相关的文化形态也就随之诞生。越来越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人类在进入洞穴居住之前应当有一个露宿野处的阶段,而且旧石器早期的人类可能更多是居住在露天旷野而不是在洞穴中。特别是在那些无天然洞穴可居的平原地带,就更需要露宿野隅。1997年1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京大学考古系对安徽省宁国市毛竹山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  相似文献   

10.
走进摇铃沟     
摇铃沟,这是一个多么动听而富有诗意的名字啊! 其实摇铃沟原先叫“窑岭沟”,这一带很多地名、村名都与“窑”字有关,如王桂窑、杨家窑、白泥窑等等。因为这一带的老百姓自古以来住的都是土窑洞。这些土窑洞和陕北的土窑  相似文献   

11.
人类从洞穴居住移民到地面上居住后,就逐渐出现了按什么标准建造居室和其它设施的问题。在《考工记》中记述:西周时人们盖居室的标准为“明堂之制”,其单位为“度九尺之t”,即建居室的标准尺寸必须依照人体的高度来确定。经历了1300多年的赵州桥,其建造标准是相当严格的。它的半月形拱身以45层巨大石块构成,每块石块约重1吨,45层各互相平行,并且垂直桥面轴线,铁夹还把相邻石层固定,再用拱石、石榫互相钳入,又用长达5米的铁夹伸入横向拱身之内作为横向28列的拱石层的补助强筋。所以,至今该桥除桥台下沉5cm外另无…  相似文献   

12.
下沙自从有各个大学进驻,成为新兴的“大学城”后,一段时间内成了人们的常论话题,诸多人对它有了一些新的评价,那所谓的“大学城”究竟是否在人们心目中是适合居住的呢?让我们来看看参与本期话题“你会在下沙买房吗?”的众说法吧!参与此话题的共130人,其中选择愿意居住下沙的有30票,不愿意的有100票,看来,目前的下沙似乎还不是一个人们愿意居住的“安居”之地。  相似文献   

13.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发出长吁短W的亲吝十种表现一般被认为是悲观消极的表现。其实不然,从生理学和心理学角度看,这种长吁短叹.是人们对情绪活动的一种自我调节,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一种活动。当人们在思考问题时,长吁短叹能打开人的思路,启发人的灵感;当人们忧愁时,长吁短叹,能胸宽郁解;在失败惆怅时,长吁短叹能心安定神。医学家还认为,人们在长吁短叹时吐音不同,收到的效果则不同。吐“吁”字养肝,吐“呵”字强心,吐“呼”字健脾,吐“泅”宇清肺,吐“吹”牢固肾,吐“嘻”字理三焦气。但是,民吁短叹应注意口型,吐音…  相似文献   

14.
《房地产导刊》2008,(1):59-64
“城”在现代汉语里面的解释是“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高墙。一般分两重,里面的叫城,外面的叫郭,城字单用时,多包含城与郭。城郭对举时,只指城,所以盛民也。”可见,“城”是人们居住栖息之地,而无数个“城”的集合就成为“城邦”。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里曾这样写道,“人是趋向城邦生活的动物,城邦存在的目是为了优良的生活”,这包含着两方面的意思:人一方面是群居的群体,另一方面“城”为这种群居生活创造了现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东南置业》2005,(88):36-37
理想的栖居是人类永远的追求,从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到柏拉图的“理想园”,人类追求理想居所的脚步从来没有停止过。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的居住理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住宅已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居住层面,越来越多的人在强调生活方式的重要性,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同时,人们更需要心灵的归属。罗马生态园,一个集居住、休闲、运动为一体的“坡地风情都市生态精品社区”,将为追求居住品质、向往幸福生活的人们奉献一片诗意栖居的和谐空间。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居住条件也在不断的改善。居住者已不仅要求室内使用空间的合理,而且把居住的“舒适度”逐步提到了首位。更讲究居住小区的优美环境,物业化管理等。现阶段居住的主要问题已不是解决“栖身”的基本需要,而是寻求一个温馨放松、享受的家庭“单元”。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度经济述评之一:“V字”是怎样炼成的 V在英语里是“胜利”这个词的第一个字母,人们在表达信心和良好祝愿时,常做V字手势。 2009年在应对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中,中国经济率先走出了一条漂亮的V字反转曲线。这既集中展现了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坚强正确领导下抗击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同时,这个V字也使人们对新的一年中国经济实现可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  相似文献   

18.
居住区是城市居民居住和日常生活地区,是组成城市的基本单位之一。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居住区经历了由小到大,功能由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时至今日,仅限于功能齐全,并具备一定规模的住宅区已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追求人性化的“生态居住环境”的观点已广泛被人们所接受。  相似文献   

19.
“九龙窑”瓷器属“松溪三宝”之一,是福建青瓷制造的鼻祖,有“类冰似玉,千峰翠色”的美誉。松溪县质监局经过广泛调查认证,认为“九龙窑”瓷器富含历史文化底蕴,切合南平市建设“旅游、生态、人文”三位一体海西休闲养生带的战略部署。针对现状,该局开展特色化量身服务,助力“九龙窑”传统手工工艺“重出江湖”。  相似文献   

20.
高亚楠  马勇 《企业导报》2013,(1):112-113
随着酒店业市场的日趋饱和和激烈竞争,主题酒店逐渐被人们关注,因其为顾客提供的个性化、差异化、体验式服务而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并取得了不斐的经营业绩,在酒店业中异军突起。本文基于企业资源能力理论,以窑苑假日酒店这一窑洞式主题酒店为例,从主题酒店的独特资源和核心能力入手,详细探讨主题酒店竞争优势的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