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很大,而且呈不断扩大的趋势。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财政方面讲,就是要提高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通过财政对落后地区的“搏动”,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省际间财政能力的差异一直呈现扩大的趋势。从衡量省际政府间财政能力差异的测度指标出发,对分税制改革与省际政府间财政能力差异的相关性以及省际间财政能力的差距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目前实施的分税制,在平衡省际间财政能力方面的确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而要改变这一状况,关键要提高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决定了美国区域经济的发展严重不平衡.本文分析了美国政府对落后地区经济的财政调节措施,这对我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调节区域经济,推进西部大开发,一定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保证国民经济整体协调、健康、高效运行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本文介绍、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论述和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做了介绍,针对目前我国现状,从财政转移支付的角度来论述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缩小.认为财政转移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为了缩小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应当构建一个具有自律机制的能有效运行的基层财政体制,针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制定不同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要加强对财政转移支付的监督检查力度,加大专项转移支付的投入力度,优先保障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美国联邦政府对落后地区的开发是全方位的调节。调节的意义主要在于调整落后地区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强化自我发展机能。中国西部大开发应当借鉴美国的成功实验,从法律制度和组织机构、财政税收、信贷政策、交通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支持,强化西部经济“造血机能”,实现西部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美国联邦政府对落后地区的开发是全方位的调节.调节的意义主要在于调理落后地区的经济运行机制和强化自我发展机能.西部大开发应当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从法律制度和组织机构、财政税收、信贷政策、交通建设、人力资源开发等各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支持,强化西部经济"造血机能",实现西部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数字技术在社会公共治理领域的应用推动了财政治理数字化转型,成为财政部门提高治理能力的有效手段;精准、有效、智能的财政治理也能够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本文提出数字经济与财政治理存在相互作用、互推互助的关系,首先结合我国财政管理实践分析数字经济对财政治理的推动效应,其次总结各地财政措施,剖析财政治理对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并在深入阐释二者关系的过程中,分别对如何加快财政数字化转型、如何完善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数字技术在社会公共治理领域的应用推动了财政治理数字化转型,成为财政部门提高治理能力的有效手段;精准、有效、智能的财政治理也能够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本文提出数字经济与财政治理存在相互作用、互推互助的关系,首先结合我国财政管理实践分析数字经济对财政治理的推动效应,其次总结各地财政措施,剖析财政治理对数字经济的促进作用,并在深入阐释二者关系的过程中,分别对如何加快财政数字化转型、如何完善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财政政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实现社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党的十八大所继续坚持的未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任务,也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近些年来,随着山东省公共财政支出的不断增加,虽然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总体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从实证的结果来分析,各地区的进展程度并不一致.这不仅需要进一步调整省级政府的转移支付的政策与计算方式,加大对于落后地区的支持力度.同时,各地区在还应不断增强自身的财政能力,并积极倡导横向转移支付方式,鼓励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的财政援助力度,以使得山东省基本公共服务更趋合理.  相似文献   

10.
中小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然而,由于融资渠道的狭窄,致使其资金匮乏,严重制约了它的快速发展。建立健全其融资担保制度有利于提高其融资能力,化解资金短缺困境,促进其快速健康发展。我们应当借鉴国际上的成熟经验,结合我国落后地区的实际情况,建立适合我国落后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特点的融资担保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1995—2008年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方法,构造了财政分权、教育发展及经济增长三者关系的模型。综合研究发现,财政分权和高等教育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且存在跨区差异,即财政分权对东部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大于中西部地区,这种现象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同时发现,财政分权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发展,阻碍了初等教育的发展,导致中国层级教育发展出现不均衡的现象。因此,本文提出针对东、中、西部不同的经济特征,政府应该给予不同的财政政策来解决现存的区域经济差异问题,促进层级教育均衡发展,从而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对于我国财政政策的完善与调整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发展与财政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政策从投资、人才流动和技术创新三方面形成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针对目前财政政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缺失,应选择合适的财政政策来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体如:调整区域性的税收政策,消除因税收政策差异导致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不利因素;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并建立财政支出效益评价体系;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各地区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调整财政投资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增强中西部地区的引资能力。  相似文献   

13.
日本战后的区域开发,主要是适应经济的发展,以缩小区域间的差距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其目标经历了由偏重经济增长逐渐向社会综合发展转移的过程,经历了由"据点开发"、"大型项目开发"到"地方居住区开发",再到"多样化开发"的历程.日本的区域政策在强调政府的核心作用的同时,积极利用和发挥民间团体的力量.国土综合开发的成果成为日后经济发展的支柱.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结构主义的视角,利用中国23个主要省域的地级市2005—2011年常住人口数据,从地区生产总值、地区劳动生产率与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三个维度来界定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发现,首位度越大、集中度越大、人口分布越不平等,越能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并且,在区域经济增长模型中,已经出现"要素投入规模报酬递减"的现象,"工业化"倾向的产业结构对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负的显著作用。说明在促进区域发展的作用动力中,工业化的影响在逐渐减弱,城市化的作用慢慢凸显。同时,以"户籍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的城市人口融合度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负向影响。这表明更开放包容的城市人口政策,不仅有助于实现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最终也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改革开放为分水岭, 我国区域经济政策沿着区域均衡-区域非均衡-区域统筹协调路径不断演进.研究表明, 我国区域经济政策效应是显著的, 它的制定实施和调整加速了我国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 使区域经济利益意识得到认同和强化, 也使城市群经济发展成为我国区域经济最主要的载体.但结果也显示, 平衡和缩小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的政策目标没能完全实现, 由此认为坚持和发展市场导向区域经济政策工具, 建立健全城市群区域经济政策, 制定和完善区域经济利益分享与补偿政策将成为我国未来区域经济政策调整的主导方向.  相似文献   

16.
利用1998—2010年西北五省区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做出定性分析,并通过面板数据模型对西北五省区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影响因素包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居民储蓄、就业水平以及总抚养比等,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性。应通过发展地区经济、建立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财政社会保障支出、扩大“五险”覆盖面、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等措施不断增强财政社会保障能力,有效促进西北地区经济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90年代末“地域资本”(Territorial Capital)这一新概念被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区域研究学者将其应用于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研究。相关研究探讨了地域资本的概念、内涵、类型及构成因素,并采用综合指标或代表性指标对地域资本进行测度,进而研究地域资本禀赋对区域发展水平及地区发展差异、区域经济韧性、区域内企业发展、区域发展政策有效性等的影响。地域资本是特定区域所拥有并可利用的构成区域经济发展动力和潜力的各类有形和无形资产的集合,其包含促进区域发展的传统要素和非传统要素、有形要素和无形要素,不但拓展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和边界,而且有助于更好地挖掘区域发展内生动力和解释地区发展差距的形成和演变。地域资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已初步形成,但仍处于探索拓展阶段,在理论架构和测度方法上均有待进一步完善,且研究对象仍集中于欧洲地区。目前,地域资本研究在国内尚未引起足够关注,应将地域资本应用于中国区域经济研究,在科学刻画地域资本的空间分布及演变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区域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地区发展差异的成因以及地域资本影响区域发展的机制,进而为实现区域高质量发展和协调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地区经济差异的财政体制首先是将地区经济分级并将其作为财政体制设计的基础,认为不同经济等级的地区应该也可以实行不同的财政体制,地方是否与中央分税、如何分税决定于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其次是针对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设计了不同的体制模式;最后是对政府事权"分块",认为可对"共有事权"进行局部调整,以使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  相似文献   

19.
2012年来我国经济学界对宏观经济的热点问题进行了研究,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特别是在对国民收入分配中劳动收入和要素收入、金融危机背景下通货膨胀及治理、环境约束下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增长、新的经济周期和经济波动、金融危机及防范、财政政策的宏观经济影响及最优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宏观经济影响及货币政策选择等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该文对2011年CSSCI中最具有代表性的30种经济类核心期刊和《中国区域经济》所有区域经济学领域的学术论文、以及2011年出版的153部区域经济学领域专著进行了整理和总结,归纳出2011年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八大热点问题:区域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城市与城市化、区际关系、区域差距、区域资源与生态环境、区域金融、区域政策与管理.与2010年相比,2011年的区域经济学热点对各个问题的研究更加具体、深入和微观化,且对现实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