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基于行为财务视角,研究了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并考察了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之间的权衡.结果表明,投资者情绪对公司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而且管理者会策略性地权衡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的使用.在投资者情绪高涨期,公司管理者利用应计盈余管理调增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高涨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利用会计应计调增盈余的行为减弱,而利用真实盈余管理调增盈余的行为增强.在投资者情绪低迷期,初期,管理者不会利用盈余管理向上操纵盈余,但随着投资者情绪低迷期的不断延长,管理者同时运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调增盈余.笔者的研究结论为盈余管理的市场时机理论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2.
目前学术界对盈余管理进行的大量研究都是基于应计利润的盈余管理(Accrual-basedearningsmanagement).真实活动操控的盈余管理在最近几年才开始受到国际学术界青睐,但国内关于真实活动操控的研究极少。当前国际学术界关于真实盈余管理的有限研究主要包括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方式识别、影响因素、经济后果、投资者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反应、应计项目操控与真实活动操控的相互影响及管理者对之选择的“啄序”理论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本文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影响。以200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选取2006—2008年间的相关数据作为估计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变量的基础,研究发现:可疑公司运营年度会表现出较低的经营现金流量和较低的可操控性费用,并有调高利润的趋势;公司规模过大容易引发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国家股、法人股、高管持股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正相关;流通股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负相关;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成U型关系。  相似文献   

4.
5.
从高管个人特征的微观角度分析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因素。通过选取2008年至2012年沪深两市A股企业,实证研究发现CEO和CFO任期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程度存在U型的曲线关系。同时研究也发现,高管任期与真实盈余管理程度的U型关系,在非国有企业、两职分开的企业以及管理层持股的公司和业绩较差的公司更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高管任期是企业真实盈余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高管变更、继任来源与盈余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管变更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历来是盈余管理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我国对这一问题的经验文献却相对较少。以中国资本市场2001年到2006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高管(董事长或总经理)变更和高管的继任来源两个因素对于盈余管理的影响。在控制了其他可能影响盈余管理的因素之后,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管变更导致了显著的负向盈余管理行为;外部继任者的上市公司相对于内部继任者的上市公司而言更倾向于进行显著的负向盈余管理。附加检验也揭示,高管离职的原因会给继任高管的盈余管理行为带来不同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管变更和继任来源是盈余管理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为理解中国资本市场盈余管理的机会主义行为动机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7.
以2007—2018年度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视角,并利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盈余管理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均与企业投资过度显著正相关;应计盈余管理与企业投资不足显著正相关,而真实盈余管理与企业投资不足正相关却不显著。此外,应计盈余管理更有可能导致企业投资不足,而真实盈余管理往往导致企业投资过度。进一步研究发现,相比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受盈余管理影响更大。文章研究结论深化了人们关于不同盈余管理方式对企业非效率投资影响的认识,也丰富了与盈余管理经济后果相关的文献。  相似文献   

8.
与以往的盈余管理研究主要关注股权融资中的资本市场动机不同,文章通过研究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中基于资本市场动机的盈余管理行为发现,沪深两市A股主板上市公司在2007-2011年间进行债务融资时,无论是通过公开发行债券的直接融资方式,还是通过从银行获得贷款的间接融资方式,新债的产生都诱发了企业向上调整盈利水平,并且由于公开债券市场的监督效率低于银行的监督效率,发行债券的直接融资方式对企业盈利操控的影响程度更大。  相似文献   

9.
吴秋生  马文琪 《财经研究》2021,47(2):154-168
文章以2007-2018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研究了应计盈余管理与现金流操控的内在互动关系.研究发现,应计盈余管理与现金流操控之间存在双向非对称的互动影响,过度负债会强化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与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应计盈余管理与现金流操控的配合问题更加严重;作为公司治理的主要手段,内部控制、高管持股与独立董事占比对上述关系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文章的研究深化了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与现金流操控内在关系与发生规律的认识,揭示了财务状况和公司治理对上述关系的调节作用,对于投资者正确认识、政府部门有效监管和公司有效治理这两种财务操纵行为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林华 《生产力研究》2020,(7):46-50+106
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对象,考察了其长期资产投资与盈余管理行为和企业绩效之间的联系。研究发现:第一,创业板长期资产投资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存在一年的滞后期;第二,提升企业绩效的长期资产主要是有形资源;第三,盈余管理方面,经验证据说明创业板公司会运用与固定资产相关的会计政策进行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同时利用在建工程进行应计或真实项目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2012—2016年我国深沪主板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对应计及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1)管理者过度自信与应计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与真实盈余管理综合水平及销售、成本、酌量性费用操控的真实盈余管理也显著正相关,也即公司管理者过度自信水平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高,且各种盈余方式都可能运用;(2)非国有企业中,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倾向于选择应计盈余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盈余管理本质上属于高管决策的研究范畴,如何从高管个体特征差异探讨盈余管理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而如何找到一个可观测、可计量的高管个体特征指标是研究的重点.基于此,本文借鉴近年来生物经济学的研究成果,以董事长面部宽高比(fWHR)作为高管个性特征差异的度量指标,选取中国2008—2016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董事长面部宽高比对公司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董事长面部宽高比与公司真实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向关系,且这一正向关系在非国有上市公司中表现得更为显著;更进一步,两职合一这一治理制度安排更容易体现董事长激进型性格对于真实盈余管理的影响,而外部稳定性机构投资者的存在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起到了抑制作用.本文提出并证明了在研究公司高管决策背后的个体行为差异影响时,董事长面部宽高比是衡量管理者个性特征的一个准确、可观测、可计量的代理变量,这对未来针对高管个体差异、高管决策行为及其影响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3.
以我国2008-2014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笔者系统研究了内部控制对于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探讨其对公司管理者在职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内部控制质量水平的提高,可以显著降低公司的盈余操控,而且相比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更显著;管理者通过对公司盈余进行操控,以增加其在职消费,且主要通过向上盈余管理,尤其是向上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内部控制质量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减少公司的向上盈余管理,从而降低管理者的在职消费;内部控制通过向上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来抑制在职消费的管控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14.
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对象,考察了其盈利质量与市场绩效和盈余管理行为的联系。研究发现,创业板市场没有功能锁定于公司的账面利润,盈利质量较高的创业板公司市场业绩较好;同时,高盈利质量会显著提升创业板公司在其后一年的市场业绩且程度相比前一年更为明显。此外,出于资本市场动机和契约性动机等因素,公司会主动采用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或真实项目盈余管理手段减少低盈利质量为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而且这种情况下创业板公司似乎更倾向于采用真实项目盈余管理。  相似文献   

15.
基于我国资本市场“微利现象”,以1998-2009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研究微利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方式。研究表明:微利上市公司同时存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两种方式,并且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是微利公司调增利润的主要手段,微利公司的总体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程度比非微利公司平均高3%或4.6%,而应计盈余管理程度平均只高1.5%,为我国资本市场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的存在性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薪酬辩护的视角探究媒体报道对高管薪酬的监督影响作用,利用2007~2014报纸媒体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新闻报道研究发现:被媒体报道的企业高管会通过提升薪酬—业绩敏感性为自身薪酬进行辩护;媒体报道后,企业高管会利用盈余管理达到薪酬辩护的目的,并且相较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方式,被媒体报道的企业更倾向于采用应计制盈余管理方式进行薪酬辩护。本文的研究厘清了外部条件制约下(媒体监督)高管薪酬与企业业绩的互动机理,同时为我国企业设计合理有效的高管薪酬激励契约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18.
19.
长期融资是创业板公司面临的重大决策之一。文章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项目盈余管理的角度,考察获取长期借款、发行债券或增发股票的创业板公司是否会主动进行相应的盈余管理。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板公司在研究期间内确实存在盈余管理,但与其长期融资行为的相关程度却不高,而可能是出于IPO、避免退市或股权激励等其他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2007-2013年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双重视角检验盈余管理行为对企业债务期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都会对债务期限产生正向影响,即盈余管理的程度越大,企业的债务期限越长.进一步按产权性质分类研究发现,相对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利用盈余管理调节利润的现象更明显,盈余管理对企业债务期限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盈余管理行为增加了债权人的借贷风险,因此,债权人在制定长期贷款决策时要加大对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的识别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