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走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历史的选择,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保证,社会主义的中国特色是我国现代化的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在探讨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有着与发达国家不同的国情,这就要求我们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学会扬弃,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就是生态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3.
4.
新时期、 新世纪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进一步完善三个维度:始终高举引领前进方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勇于承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责任,努力打造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 中国气派的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无限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独特优势,取得了一系列巨大的历史性成就,是一个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发展经验,无疑为其他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走出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借鉴。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编)》一书,集中反映了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问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提出并阐明了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些新的理论成果,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些理论成果,对于我国在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是马克思主义公平观念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相结合的产物。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并体现出浓重的现实关照取向。我国学界在公平问题上的一些错谬认识。大多是由于对马克思主义公平观的误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现实关照的漠视而造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观,对于我们甄别学界在公平问题上的论争,澄清错谬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其道路、理论、制度三位一体,共同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特色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哲学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的实践进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彰显了实践的第一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实践主体,彰显了实践的主体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去指导新实践、开拓新境界,彰显了实践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提出经历了中国特色概念的提出、理论体系初步形成、理论体系成熟三个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和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格的鲜明体现. 相似文献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属性及其基本特征是当前理论界正在热议的中国模式的核心内容,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属性及其基本特征对于理解中国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文章认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实际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本质的概括。围绕这一本质属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需要从经济制度、经济运行机制、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目的以及经济发展动力五个方面全方位地把握,而不能仅仅局限于制度和体制方面。同时文章相应地提出了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本质属性需要采取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是与时俱进的经济改革理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享经济理论,其初次分配方式是中国特色企业收入分配方式,它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与切入点,可以通过以“分享型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享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体制构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宏观管理调控体制与微观组织运作模式等方面就构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产业体制问题提出了机构改革、内部转移、中介建设、双层经营、规模经营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西安海星集团起步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崛起于中国西部。海星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将企业的进步与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结合,将企业的利益、企业家的利益与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相结合,将企业的文化建设与时代和民族的先进文化相结合,与时俱进,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和创造精神。海星的奋斗史、发展史,充分印证了民营企业坚持“三个结合”,以“三个代表”为理论向导,企业就能够与时俱进、持续高速发展,企业就能够走向强大。一、将企业的进步与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相结合,将先进的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作为企业持续发展的驱动力,走出…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把马克思主义学说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道路上表现出许多中国特色,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高度自觉,也就是中国特色之自觉.本文从社会主义“中国特色”之自觉的成因、理论基础、表征以及基本经验四方面进行简要论述,以期进一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可借鉴资源. 相似文献
16.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最新理论成果,同时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揭示了马克思生态文明观的本质要求,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系统哲学的科学方法,坚持可持续发展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价值导向,实现了认识论、重点论和实践论的有机统一。展现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论断和新要求,同时中国奉行的生命共同体思想正在逐渐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为世界的发展和人类的未来指明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必须努力实现政治的平等、经济的公平、社会的公正这三个基本要素.抓住这三个要素,我们就能从根本上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坚持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调动人民群众的政治积极性,增强社会主义的发展活力,促进社会的安定团结,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优越性. 相似文献
18.
19.
英语情境教学的概念及其特征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情境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去积极主动地运用语言。文章从英语情境教学的定义内涵入手,对概念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英语情境的特征,以期能对英语情境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方发达国家农业转型的成功历程揭示,农业现代化是在国际分工基础上,农业部门利用工业核心理念实现农业产业组织和农业生产技术变革的自发过程。由于二元体制的存在,使得我国农业在现代化过程中未能与工业部门同步实现产业组织形式和生产技术的变革。因此,文章提出,在现实条件下,我国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必须通过变革生产关系层面的土地制度、城乡户籍制度、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等关键要素,以工业核心理念推动农业产业组织变革,进而推动农业生产技术的自发革命,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