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易宪容 《数据》2010,(9):16-17
面对后危机时代的经济发展形势,欧美当务之急是重建与调整其经济体系,让经济逐渐恢复增长活力,而中国的情况是如何不让其资产价格泡沫吹大,不让经济过热。  相似文献   

2.
3.
衰退隐现,中国经济从没像今天这样令人忧虑。在过往的十年,它是一列高速行驶的列车,很少有人担心它的速度和动力。不过,随着全球经济进入收缩期,长期依赖出口和世界市场的第二大经济体也未能幸免。  相似文献   

4.
1984年1 2月,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就说过,中国有十亿人口,八亿以上是农民.假若中国要在20年后有足以炫耀的经济表现,那么按最保守的估计,在这二十年间必须要有三、四亿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里去.这个大搬迁牵涉的数目等于八十个现在广州市的人口.在这个迁徙过程中,小市镇会扩大,新城市会出现,而迁徙到现有的大城市里的会近二亿人!假若这个大搬迁不出现,经济现代化就难有大成.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8%~10%的高速增长至少可以维持到2025年!”这是我在广州出席“第五届南方企业家论坛”时作出的判断。对于目前各地奖励民营企业家股权的做法,我鼓励民营企业家要大胆拿.而对于目前实行的股权分置改革,我认为当初设置国有股不能流通的原则是错的。  相似文献   

6.
《经济界》2005,(5):13-13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最新的权威报告预计,今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增速将放缓,第三、第四季度同比分别增长8.6%和82%,全年经济同比增长8.8%,比去年回落0.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2007年美国次级债危机使其经济放缓,致使2007年中国对美国出口增速从一季度的20%下降到四季度的不足10%。今年中国的宏观政策将面临两难境地:面对美国经济衰退的担忧,迫使相关调控政策考虑应对外部冲击而适当放松,而国内的通货膨胀风险需要出台更严厉的紧缩政策,这也就意味着今年的宏观调控政策恐怕只能是温和的。央行已经制定了紧缩的新增贷款调控目标(约13%,2007年人民币贷  相似文献   

8.
9.
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0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幅高达11.1%,而6月份工业增加值增幅则骤然下滑至13.7%。在数据公布之前,6月份中国采购经理(PMI)指数继续大幅回落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环比放缓,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哪里?如何把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挖掘出来并保持下去?这些问题在当下已成经济学家、企业家、官员们费尽脑筋、冥思苦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1.
自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运行总态势处于长周期中的减缓期,过去偏高的投资率、偏低的消费率、偏大的贸易顺差对经济增长形成的拉动效应不可持续。若不能通过现阶段结构性减税有效解决经济结构失衡矛盾,未来几年我国经济将陷入明显的深度衰退。笔者就我国经济增速放缓的问题及对策做几点论述。  相似文献   

12.
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总量供过于求的矛盾一直比较突出,伴随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有数量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追加需要转移.因此,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都会面临十分沉重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运用直观、简洁的方法估算了1980-2002年人民币均衡汇率。研究发现,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币均衡汇率趋于贬值。1993年以前,官方汇率在人民币均衡汇率之下,这表明人民币官方汇率在此期间处于高估状态。1993年以后,人民币官方汇率与人民币均衡汇率几乎完全重合,这表明人民币官方汇率在此期间处于比较合理的均衡状态。  相似文献   

14.
《辽宁经济统计》2009,(5):36-36
中国经济信息网4月24日刊载张立群的文章。作者认为,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1%,较上年四季度继续降低,但底部回升的势头已经初步形成。以下三方面将说明二季度经济增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央行行长助理李东荣在2011中国金融发展论坛上表示,中国经济增速连续两个季度有所回落,很大程度是政策主动调控的结果,但仍处在平稳较快增长区间。他指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中突出问题是物价上涨压力较大,2011年以来通胀预期压力一直在加大。导致这一轮价格上涨原  相似文献   

16.
, 《长三角》2012,(11)
新加坡星展银行(DBS)首席执行官声称,中国经济放缓已经见底,“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按资产规模计,星展银行是新加坡、也是东南亚最大的银行。这是自中国经济数字开始显示出反弹迹象以来,亚洲最早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作出评论的银行之一。  相似文献   

17.
张江北 《科技与企业》2014,(18):142-142
习近平主席近日在河南考察时指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目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与此同时,政府必须防范风险,“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尽可能减少其负面影响”。习主席为中国经济下了新定调,称之为“新常态”。一、“新常态”是近年来出现的重要的经济术语在宏观经济领域被西方舆论普遍形容为危机之后经济恢复的缓慢而痛苦的过程。今年以来,中国经济从过去的“常态”转变到“新常态”已,有助于统一各方的思想。所谓“新”,经逐渐成为更多业内人士的共识,而此次习主席明确这一提法就是“旧”的对比或演化。中国“旧常态”是什么?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二季度GDP增速3年来又跌破8%后,持续低迷的房地产市场能否再度引领经济上涨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呼唤楼市调控政策放松的声音不绝于耳。近日,有学者甚至公开表示"放松调控信心","地产才是大救星"。对此,大多数专家认为,房地产调控政策绝不能放松,要谨防房地产借机要挟中国经济。只有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才是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正确道路,仍然走依靠房地产带动经济增长的老路无疑是饮鸩止渴。  相似文献   

19.
受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的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严峻.目前,我国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目的之一就是要促进就业.因此,在当前形势下,要深刻认识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将保增长与保就业相结合,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短期就业促进政策与长期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结合起来,促进经济与就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国家经济安全已经同国家政治安全、国家军事安全一样在国家安全战略中占据主导地位。目前,经济安全已经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一直积极的参与全球化,大量的利用外资,外资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显著,与此同时,外资对我国的经济安全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主要表现在:(1)主导我国的对外贸易;(2)控制我国的部分产业;(3)拉大我国的地区差异;(4)增加我国的金融风险;(5)侵蚀我国的经济主权;(6)加重我国的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