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5年三季度,人民银行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调节货币供应,保证了金融平稳运行。同时,央行相继出台政策,加快了汇率改革和利率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国际和国内的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实现必须同时满足四大目标,包括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以及国际收支平衡。而一国为实现这几个目标,利率与汇率政策是必然被应用到的重要工具,二者在控制通货膨胀、引导资源有效配置、防范金融风险和协调国际收支方面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同时二者之间的关系也成为了宏观经济领域研究的热点话题。利率与汇率同属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本文首先针对两者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现实经济环境,选取具有近几年来具有代表性的利率及汇率指标,运用Eviews软件中的结构化向量自回归模型对人民利率与汇率进行实证分析,以更好的解释两大宏观经济杠杆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研究人民币汇率增加弹性,首先探讨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的改革,以及应该发挥有效汇率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重要作用。其次分析了人民币汇率增加弹性的战略意义,重点考察了人民币汇率作为货币政策工具和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关系、人民币汇率增加弹性对资本账户开放、利率市场化等都有显著的政策意义。最后本文给出了主要结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协整理论、向量自回归(VAR)选取货币政策工具变量及宏观经济关联变量,对中国1993年~2002年间货币政策行为传导进行了模型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信贷、货币供应量M0及汇率等货币政策工具对消费价格、消费、股价、GDP及储蓄存款的作用显著,而利率工具的作用则较小.对于投资来讲,信贷、货币供应量M1以及存贷款利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显著;而净出口、信贷、货币供应量对其几乎没有引导作用;相反,利率(市场化利率,存款利率)、汇率的引导作用却十分显著.最后,应用VEC模型对变量问的动态特性进行了冲击响应分析.  相似文献   

5.
近来,理论界对我国汇率政策与货币政策关系讨论较多。一般而言,由于在钉住汇率制度下,货币当局具有运用货币政策等政策工具维护钉住汇率的义务,所以如果货币当局采用增减储备的方式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护钉住汇率或管理汇率浮动,那么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就有可能出现冲突。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研究当前中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政策目标、政策工具、传导机制等方面协调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完善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机制的政策建议,即建立和完善规划、财政、货币的配合机制,优化国家宏观调控体系;适度调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领域;慎用财政化的货币政策,控制基础货币投入,通过市场约束防范金融机构风险处置中的道德风险;进一步加大投融资改革的力度,明确财政融资与商业银行融资的界限。  相似文献   

7.
央行在实施货币政策时,不论采用怎样的中介工具,最终的调控对象都要落到货币供应量这个指标上来,如果央行所选取的中介工具与货币供应量不存在灵敏的互动关系,那么这个中介工具也就无法实现既定的货币政策目标。我国在货币政策选择上存在许多自相矛盾之处,主要包括总体目标和中介目标不明确;货币政策缺乏常规的政策工具;政策实施的独立性受到僵化的汇率政策的限制;政策操作的实际效果与政策制定的初衷相背离等等。因此,货币政策的运行机制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
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三次冲突--1994-2000年中国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1993年之前,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的协调在中国的宏观调控中没有引起重视,当时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几乎完全分离.1994年以来,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出现了三次明显的冲突:1994年至1996年,外汇储备快速增加和较高的通货膨胀之间的冲突;1998年外汇储备增幅快速下降和物价持续下降之间的冲突;1998年至1999年,汇率稳定和本外币利差倒挂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9.
论国债政策与公开市场业务的协调配合沈悦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历来是我国政府实施经济调控的两大工具,如果二者能有效配合,便能发挥协同作用。当中国计划经济的成份逐渐减少,市场经济的成份不断增加时,二者的协调关系被历史地赋予了新的内容,国债与货币政策的实施日益...  相似文献   

10.
“三元悖论”与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元悖论”从宏观上揭示货币政策独立性、汇率稳定、资本自由流动三大金融目标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 是汇率制度选择问题的一个基本理论分析工具。我国现行的汇率制度实质上是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在金融进一步开放的背景下,其弊端日益凸现,改革现行的汇率制度势在必行。我国现实经济条件决定了我国汇率制度改革的近期目标只能是建立汇率目标区,长期目标则是建立浮动汇率制。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后,中国货币政策框架处在重构过程之中,作为其中重要组成工具的央行资产负债表,其未来的变化值得关注。为了更加清楚地解读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文章在央行资产负债表趋势与结构特征基础上,详尽阐释了央行资产负债表特征背后体现的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效果,以及制约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一些问题。文章认为,资产负债表结构调整决定着货币政策目标的效果,其关键在于汇率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目标的权衡。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后,中国货币政策框架处在重构过程之中,作为其中重要组成工具的央行资产负债表,其未来的变化值得关注。为了更加清楚地解读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文章在央行资产负债表趋势与结构特征基础上,详尽阐释了央行资产负债表特征背后体现的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效果,以及制约央行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一些问题。文章认为,资产负债表结构调整决定着货币政策目标的效果,其关键在于汇率政策目标与货币政策目标的权衡。  相似文献   

13.
利率市场化、汇率制度调整与货币政策独立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集中探讨了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汇率机制调整任务及其对货币政策独立性不同方向的影响。文章认为,利率市场化进程是一个消减货币政策独立性的过程,而人民币汇率由对美元的僵硬钉住向管理浮动的调整则有利于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加强,在二者同是当前金融领域改革重点的条件下,寻求二者的政策搭配和对货币政策的作用销抵是保证我国在顺利完成改革任务的同时实现货币政策独立、稳定,充分发挥政策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对外金融开放中的金融监管和货币政策的特征,指出随着对外金融开放的加深,传统意义上金融监管手段、货币政策目标以及工具都会发生变化。货币政策应该向着以市场为导向的间接货币政策框架发展,在汇率制度的选择上应该选择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15.
人民币离岸市场正在获得快速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人民币双向流动规模不断增大,离岸市场的人民币汇率与利率市场化定价体系逐步形成,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的联系和互动日益增强,离岸市场对我国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干扰了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现阶段,我国央行应建立资本流动的监管与预警系统,动态地监控和分析人民币在岸与离岸的流速与流量,并在资本流动异常时采取逆向干预,保持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金融市场稳定。  相似文献   

16.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工具,对调节经济总量和结构、缩小区域差距、统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青海地处偏远,经济发展落后,市场化水平较低,传导时滞长,对财政资金和货币资本的合理、协调投入要求较高。如何借助当前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及中央出台《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契机,  相似文献   

17.
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央行密切监测金融运行态势,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强流动性管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总体看,当前金融运行平稳。  相似文献   

18.
王漫  王亚斌 《北方经济》2012,(21):96-98
一、汇率政策与利率政策协调的实践汇率政策和利率政策是我国金融制度的核心,两种政策的协调配合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客观需要。1994年以来中国的外汇体制及国内经济的市场化改革深入推进,中国汇率、利率政策之间的影响与协调也开始凸现。在我国汇率政策和利率政策实践的过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时机判断、策略选择、工具取舍和效果预测与评估等四个方面构建了一个经济复苏背景下的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中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时机判断、退出策略、退出工具的选取以及效果预测和评估是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决策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四个有机组成部分。在经济复苏阶段,中国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的目标应是在维护币值稳定的基础上兼顾其他目标的实现。在退出的节奏上应循序渐进,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退出次序上应"先财政、后货币"。同时,应加强与其他国家间货币政策退出的协调与沟通,强化对非常规货币政策退出效果的预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货币政策操作风格转变得更为透明化,货币当局沟通逐渐成为中国以及世界各国引导市场预期、影响汇率波动的有效货币政策工具。文章选用2005年7月1日至2017年10月31日月度及日度汇率沟通、人民币及美元汇率数据,运用MGARCH双变量模型以及Logit二值模型,通过对人民币和美元汇率沟通有效性的联动分析以及人民币和美元汇率沟通条件和趋势的检验,对中美沟通策略效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官方口头沟通倾向于在人民币存在贬值趋势时实施升值意图的口头干预,并对人民币汇率水平产生合意的影响。中国官方口头汇率沟通倾向于在人民币汇率波动较大时实施,中国央行沟通对汇率波动产生削弱的效应,熨平汇率波动,稳定币值。美国官方口头干预对美元实际有效汇率的水平变动影响不显著,其汇率水平更大程度地反映外汇市场供求。美国官方口头汇率沟通倾向于在美元币值波动较大时实施,对于其波动产生的影响则取决于沟通的主体。来自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以及美联储的口头干预对美元币值波动产生加强作用。这表明中国汇率沟通作为一项货币政策工具起到了有效而显著的作用,中国央行应继续掌握汇率沟通管理预期的主动性,当市场出现相关传言时应及时予以沟通引导,有效发挥汇率沟通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