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区位、交通、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北川的知名度等方面概述了北川民族旅游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了当前北川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策略建议:扩大羌族文化品牌的宣传;进一步打造大禹文化品牌;增强自然旅游品牌的核心竞争力;积极开发北川老革命根据地旅游线路;加强北川地震遗址资源开发力度.  相似文献   

2.
《中国西部》2012,(7):58-63
北川,全国唯一一个羌族自治县;羌旅.最具有奉献精神的民族。中国羌城。大禹故里。羌族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贡献有三:其一,以诒水为契机促进了中国古代的大一统;其二,因为羌族的融入使古代中国形成了大九州的地理格局;其三,羌族以大奉献的精神。不计较民族隔阂而主动为中华民族贡献源源不断的新基因。  相似文献   

3.
李泽 《理论观察》2010,(1):140-141
纵观齐齐哈尔近代历史文化的发展走向,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历史事实,就是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的有机融合。一是少数民族在这块土地上以它生生不息的创造,以它顽强的抗争精神,同各种自然的、社会的各种力量进行顽强拼搏,创造了属于北方民族特点的少数民族文化、边疆文化、本土文化。  相似文献   

4.
孟庆华 《魅力中国》2013,(10):372-372
文化精神既承接了历史又展现着当代,可以说它是一种历史文化积淀与当前文化氛围相互作用的结果。文化本身是一种运动过程。它具有一定的延承性,古以有之的慷慨悲歌之燕赵文化是一种文化精神,今天四川雅安地震所涌现出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伟大民族精神也是一种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5.
雷涛 《当代陕西》2011,(11):12-12
文化建设是—个国家和民族重要的长久的发展命题在重大的历史转型期,以精神和道德建设为重心的文化建设,强烈地影响着社会各阶县的精神面貌和道德塑造,也决定着整个民族文化发展素质。衡量文化发展素质,  相似文献   

6.
按照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维护民族文化基本元素,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促进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我们必须强化乡村文化发展的精神塑建,再造民族地区乡村文化建设主体,重塑民族地区乡村生活意义与乡土文化价值,激活民族地区乡村和谐文化的内生力。  相似文献   

7.
焦虎三 《中国西部》2014,(15):42-47
<正>在羌族社会中,这是一群身份特殊的人群,在生计上,他们和大多数羌族一样,或耕作或放牧,是完完全全的农民,而在羌族的神性空间中,他们又是掌握宗教经典,沟通神、人与鬼的灵士,是充满法力与神秘色彩的巫师与祭师。在羌族地区,依不同的羌语发音,他们被通称为"释比"或"许"。在羌族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他们也是一群熟记本民族历史文化和科技、医学、音乐、舞蹈等丰富知识的人物,是羌族传统文化与悠久历史的传承者。他们有一套独特的服饰、法器和师承方式,有十分繁杂众多的口诵经典,其性别基本全为男性。  相似文献   

8.
宁波精神的历史内涵与人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波精神是具有深厚历史内涵、鲜明人文特征的的区域民族精神。依山临海的地理环境和发达的商业贸易锻造、磨砺了宁波人民特有的性格品质,经长期历史积淀形成的文化气氛和民情风俗又为宁波精神输入了源源不断的智慧营养。宁波精神的开掘、倡导和弘扬不仅对宁波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精神动力,必将产生强大的辐射效应,激发民族精神能源的更大释放量。  相似文献   

9.
李英 《发展》2009,(3):24-24,32
一、农家书屋:农民文化精神的食粮 (一)关于文化精神“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品格。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人民、推动发展的精神支撑……文化既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郭娟 《魅力中国》2014,(23):91-91
一、藏羌彝民族文化走廊概念的提出 “藏彝”民族文化走廊这一概念最早由费孝通先生提出,这个概念的提出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但无论从地理上还是文化上,古往今来,羌族的存在都是不可忽视、不可缺失的。从族群上来说,该走廊内的各民族均与历史上西北羌人有族源关系,从地域上来说,岷江上游羌族所居地域为藏彝走廊南下开口处,羌族在该地区形成了其独特的尔玛文化,且羌语为“藏彝”为走廊内四大语支之一,故我们可以从保存着非常深厚的古羌文化基因的羌学的角度,结合藏彝及其它民族传统文化可以提出“藏羌彝”民族文化走廊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1.
《中国报道》2011,(3):66-69
“十二五”规划如是说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12.
社会意识形态有着浓厚的传承性,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文化传统息息相关,是历史发展的积累和民族智慧的结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形成,也是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处处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价值观一如既往地发挥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国民的精神引领作用,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并创造性地丰富着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导向和精神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强和谐文化的建设,因为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和精神动力.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就成为一句毫无意义的空话.而诚信则是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应该说,它是民族文化的血脉.小至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和一个部门,大至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如果失去了诚信,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必化为乌有,其结果必将是家庭的分裂和社会的动乱.所以管子一再告诫人们"毋访于佞,言毋用佞人也,用佞人则私多行."  相似文献   

14.
酥油文化是在雪域高原这一特定的地理环境中生根,在藏民族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是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积累,是浓郁民族风情的展演,也是藏民族所处客观世界和自身主观能动性相互作用的成果,是支撑民族文化生活的重要方面.因此酥油文化是藏族重要的象征符号之一,也是该民族边界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5.
瞿敬平 《黑河学刊》2012,(5):128-129,172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民族得以延续的精神血脉。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传承光大民族精神的生力军。高校作为民族精神培育的前沿阵地,应开拓"以文化人"的育人路径,应着重从传统文化、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文化、行为文化等几个方面进行挖掘,对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具体路径进行探索,从而提升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6.
在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民族精神始终是战胜困难争取胜利的精神支撑和动力源泉。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党的十六大对其作了高度概括和发展。挖掘民族精神的科学内涵,弘扬民族精神的优良传统,吸收世界各民族优长,是培育民族时代精神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凝结和积淀而成的优秀成果,是中华文明的精华与结晶。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继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始终把文化创新作为文化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前进动力。因此,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形式下,通过文化创新来弘扬民族精神、发展民族精神,正是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8.
胡宏  付敏  胡静  黄琳 《中国西部》2012,(31):36-37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于2012年1 1月8日在北京召开,受西部大开发政策支持的西部十二省市区纷纷以丰硕的发展成果来喜迎党的十八大。羌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羌笛、羌绣、羌寨、释比经典等成为了羌族文化最神奇的代表。"中国羌族文化产业集中发展区"的提出让羌文化继续得以弘扬,并以新的姿态展现着它无穷的魅力与光彩!至今,羌族经过历史的变迁依旧活跃在民族舞台上,并以新的成就继续缔造着传奇!  相似文献   

19.
民族文化作为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更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动力。历来是各级党委和政府高度重视的历史命题。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今天,我们思考青海民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有必要从探讨其历史形态开始,它是现实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文化不同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马克思主义文化也必须与中国民族文化进行历史互动而实现新发展,不断产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新理论,才能成功地指导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当前,中国共产党理应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文化与中国民族文化的历史互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现代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