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日趋多样化.近年来,定向增发已发展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融资的重要手段和主流模式,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拟通过整理国内外有关定向增发的文献,从上市公司选择定向增发融资的动因、定向增发折价、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等三个方面进行分类综述,并对此进行简单评述,以期为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相对于公开增发模式而言,定向增发模式的操作相对便利,其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重要模式。对此,文章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股价效应的形成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事件研究法,选取20122013年度286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事件作为样本数据,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的股价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存在显著的正向股价效应,且股价效应在定向增发公告之前更为明显,并以此为依据,给出了规范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相关建议。该研究成果将为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制度,提升我国证券市场的整体绩效,提供重要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一般采用公开增发及配股的方式进行股权再融资,近十年随着股改,定向增发作为一种新的股权再融资方式逐渐进入上市公司以及投资者的视野中。本文通过选取2013年初至2015年6月的299家实施定向增发的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观察定向增发公告在二级市场是否存在股价效应,然后建立模型分析影响定向增发短期公告效应的因素。结论是:定向增发公告日前后存在显著的正股价效应。  相似文献   

4.
定向增发新股成为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工具。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通过我国上市公司2009年5月至2011年4月期间最新的A股数据,对宣告定向增发新股的公司股票价格的短期市场表现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存在显著为正的公告效应。在定向增长预案公告日前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定向增发公司股票累积平均超额收益率为0.720%,而在公告日前一天至当天的累积平均超额收益为1.766%。  相似文献   

5.
刘爽  徐斯旸  姚俊 《南方金融》2017,(11):43-58
定向增发是我国上市公司重要的融资手段。在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相关制度尚不完善以及中小投资者自我保护意识不足的情况下,规模日益扩大的定向增发融资给上市公司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提供了操作空间,这不利于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发展。以我国沪深A股作为研究样本,以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前后的股票价格、财务绩效变化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分析法测算定向增发的短期股价效应、长期股价效应、长期业绩效应,以此评估定向增发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内,定向增发预案公告对短期股价有提升作用且可能存在信息泄露现象,对长期股价虽有正向推动作用,但定向增发后样本公司业绩并没有得到改善,尤其是定向增发过程中如果有关联股东参与,其股价上涨而业绩无实质性改善的现象更为突出。为防范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一方面需要完善定向增发融资的相关制度,加强对定向增发事项的监管;另一方面要加强中小投资者风险教育,引导中小投资者理性认识定向增发、提高信息甄别能力、减少盲目跟随投资。  相似文献   

6.
张晓亮  邱罡 《理财》2008,(3):81-82
近期,家电厂商在资本市场上的资产重组频繁发生。2007年12月13日,格力电器公告,通过股票增发募资11.56亿元,长虹也实行了股票增发;TCL集团、海信电器等正计划通过股票增发来募集17亿元和10.03亿元。  相似文献   

7.
本文实证发现了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分别在董事会决议预案公告日、股东大会决议公告日、增发公告日三个重要公告日下,具有显著差异的股价反应。  相似文献   

8.
章卫东 《会计研究》2007,(12):63-68
定向增发新股成为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工具,本文从理论上解释这种现象,并运用中国证券市场定向增发新股、整体上市的数据,对宣告定向增发新股、定向增发新股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公司股票价格的短期市场表现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宣告定向增发新股和宣告定向增发新股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都有正的财富效应,并且上市公司通过向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的关联企业定向增发新股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宣告效应要好于其他类型的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  相似文献   

9.
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短期财富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定向增发是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流方式.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定向增发可以为公司的发展和成长提供资金;对于投资者来说,定向增发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投资机会.短期财富效应是指证券市场各因素引起股价发生波动而给股东带来的额外收益.因此,选择39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短期财富效应进行研究,其中以2007年10月16日为分界,选取2007年3、4月实施定向增发的21家上市公司及2008年3、4月实施定向增发的18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分析定向增发在牛市和熊市中的财富效应.在实证研究中,通过超额收益率,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对样本公司定向增发的市场变化、股东收益进行研究,并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10.
何骏宇  白芸 《中国外资》2012,(12):13-15
文章通过实证的研究方式,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定向增发(PIPE)和公开增发(SEO)的公告效应,并探寻这些公司再融资对"公募"还是"私募"的选择上的成本大小究竟是不是重要性因素,并检验中国市场上的公司是否也由于"信息不对称"、"股价低估"、"股市前景"等原因更倾向选择定向增发。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实证的研究方式,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定向增发(PIPE)和公开增发(SEO)的公告效应,并探寻这些公司再融资对“公募”还是“私募”的选择上的成本大小究竟是不是重要性因素,并检验中国市场上的公司是否也由于“信息不对称”、“股价低估”、“股市前景”等原因更倾向选择定向增发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事件分析法,通过日平均超额收益率、累积平均超额收益率、公告效应和内幕交易效应四个指标来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中内幕交易行为进行检验.从整体样本和部分样本两个方面分析在不同的考察期中内幕交易行为的存在与否.经过认真分析得出结论:(1)将整体样本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在定向增发中存在一定程度的内幕交易行为;(2)在部分样本检验中,结果显示熊市考察期内不存在内幕交易行为,而震荡期内内幕交易行为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3.
刘超 《济南金融》2014,(6):67-71
本文详细介绍了中国定向增发市场的发展历史,定义了定向增发市场的四种效应——年关效应、牛市效应、负债效应、政策效应,认为定向增发受市场环境、时间周期、经营状况和政策倾向等因素影响。通过研究这些效应的形成原因,提出了适度放宽发行底价、加强对高折价定向增发项目的监管等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2013年至2015年间公告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上市公司的研发支出与关联股东认购定向增发新股股份的关系。研究发现,定向增发新股公司研发支出的强度越大,关联股东认购本公司定向增发股份的比例越高;定向增发新股公司费用化的研发支出越大,关联股东认购的比例越高;并且当定向增发新股公司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时,定向增发新股公司研发支出的强度、费用化的研发支出与关联股东认购本公司定向增发股份的比例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越显著。这一研究反映了我国会计准则中关于研发费用的处理仍然存在缺陷,并揭示了关联股东利用研发费用的资本化与费用化达到低价认购本公司发行的定向增发新股股份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1991/01-2012/03在深泸两市上市的62家河南省上市公司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公开增发再融资的公司,采用股票市场事件研究法实证研究其公开增发招股公告事件的发生对股价产生的影响并通过统计检验来确定价格波动的效应及其程度,以期在公告效应分析过程中对河南省上市公司公开增发情况加以梳理,对其公告日效应做出比较客观的判断.  相似文献   

16.
当前市场跌声连连,投资者亏声一片,二级市场赚钱机会越来越难。在如此弱势行情下,选择定向增发类股票,则有可能获得很好的财富"增发"。根据前期统计,1年的定向增发收益颇为丰厚,自公告日后1、2年,上市公司二级市场股价超额收益率平均值分别超过20%和30%,定向增发走势明显  相似文献   

17.
定向增发是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融资的主流模式,受到学者们的极大关注。本文通过整理有关定向增发的文献,从定向增发的市场效应、增发后业绩表现、增发折价、增发前后的盈余管理等方面对我国学者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并做出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18.
定向增发是我国上市公司进行融资的主流模式,受到学者们的极大关注。本文通过整理有关定向增发的文献,从定向增发的市场效应、增发后业绩表现、增发折价、增发前后的盈余管理等方面对我国学者的研究进行了归纳,并做出简单评述。  相似文献   

19.
定向增发与上市公司长期业绩下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2006-2009年我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事件为研究样本,从经营业绩的角度考察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后的长期业绩状况。本文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的长期业绩呈上升趋势,在定向增发实施当年达到峰值,随后在增发后出现下滑趋势,特别是定向增发后一年内的下降幅度在统计上显著为负。本文从盈余管理假说、自由现金流假说和发行对象类别等角度检验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后长期经营业绩下滑的影响因素,发现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的盈余管理行为和自由现金流水平、定向增发后的过度投资以及大股东及其关联方的认购是造成定向增发后长期经营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定向增发自2006年正式推行以来,已成为主要的股权再融资方式,多次定向增发现象也屡见不鲜.本文通过对上市公司多次定向增发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与仅进行过一次定向增发的公司相比,多次定向增发公司的财务窘迫程度更加严峻;虽然成长性与投资机会较好,但资本性支出水平较低存在投资不足的情况;多次定向增发前的盈利能力也相对较差.因此,通过定向增发进行再融资成为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