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青藏高原东北部,从柴达木盆地东北,到祁连山北支冷龙岭之间,有片广袤的草原。史籍中称之为“羌人乐土”,或“羌人乐园”。  相似文献   

2.
曾峥 《中国西部》2012,(31):116-117
羌人对于大自然给予他们生产空间、创造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质条件,充满了感恩,因而把几乎所有与之相关的物质尊为神祗或祖先,世代崇拜。羌人在与自然界长期斗争与共存的实践经验中,不断领陪到保护生态环境与人类和自然界和谐共存的互动关系,在有意识地力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同时,客观的起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青藏高原东北部,从柴达木盆地东北,到祁连山北支冷龙岭之间,有片广袤的草原.史籍中称之为"羌人乐土",或"羌人乐园".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2011,(13):85-88
羌区旅游最重要的是宣扬羌区美丽悠久的历史文化,以羌文化为载体,做好开发与保护。羌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文化传承源远流长,羌文化虽在地震中遭受损毁,但是仍然吸引着外界人的目光,流连忘返,身处羌区依然乐不思蜀,久久回味。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2011,(13):38-39
留居在陇西的羌人,比如党项羌则一直保持原有的生活习惯,经历了中原王朝的更迭,南北朝末期开始活动于今青海省东南部黄河上游和四川松潘以西山谷地带。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部》2011,(13):45-45
白石崇拜是羌族重要的信仰习俗,羌人视白石为天神和保护神,顶礼膜拜。为什么要供奉白石?释比们这样传诵:“白衣女神立云间,三块白石抛下山。三方魔兵面前倒,白石变成大雪山。三座大雪山,矗立云中间,挡住了魔兵前进路,羌人脱险得安全。”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2011,(13):46-47
“此情有景道不得,羌姑刺绣在前头”,在羌寨听到这样的话一点都不夸张,羌绣总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羌绣是活着的具有灵性的景观,作为骁勇善战的羌族,在刀光剑影中开放出的温柔的花,一直鲜艳在羌族人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8.
焦虎三 《中国西部》2014,(15):48-55
<正>四川羌族因大多聚集生活在高山地区,村寨终日云雾缭绕,被誉为"云朵上的民族",从男子的云云鞋到妇女的围腰,美丽的羌绣品如同镶嵌在云朵上的花蕾,始终与羌人传统的民族服饰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日常生活中,羌绣技艺又与羌人生活息息相关,刺绣几乎是每个羌寨中羌族妇女每日必备的劳作。在午后灿烂的阳光下,碉房外,随处可见的刺绣妇女,成为羌寨最为温馨与美丽的画面。  相似文献   

9.
青海社火来自中原,是毫无疑问的,中央政权从汉代赵充国开始屯军河湟的那一天起,汉文化就落户在了河湟地区,到明代时,汉文化已在河湟深深扎根,在这埋着羌人彩陶,响着悠悠羌笛的古羌地。形成了河湟汉文化圈。  相似文献   

10.
黄琳 《中国西部》2011,(13):79-84
如今,阿坝羌区旅游呈现出浓郁的文化色彩,羌绣、羌笛、羌舞……羌文化在阿坝旅游中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相似文献   

11.
<正> 历史上,在甘肃河西走廊一带繁衍生息的主要是少数民族,他们逐水草而居,主营畜牧业,间或从事农业,是河西走廊地区的主要开拓者。传说舜时,有三苗迁徒三危。三危,即今甘肃教煌县东南三十里的三危山。实际在瓜、沙、敦煌等州。商朝,西羌据河西地。《后汉书·西羌传》云:“西羌之本,出自三苗,羌姓之别也。”《说文解字》释:“羌,西戎牧羊人也。”所以,较古的河西牧人是“羌”。羌、姜上古同音,互相通用,羌人原为姜姓民族。居住于张掖、酒泉、敦煌一带的羌人就是姜戎,即是羌戎。羌人建立的国家为“行国,逐水草而居”,绝大多数居于山谷之间,从事畜牧业生产,牧养牦牛、羊、马、猪等。他们食肉和乳酪,饮乳浆,习惯  相似文献   

12.
A布哈河与羌中道"青海道" 古代西域最主要的中外陆路交通,是指从甘肃河西走廊进入新疆,沿塔里木盆地两缘穿越葱岭,通往中亚、印度、欧洲的传统商旅干线,即所谓"丝绸之路".除此之外,还有一条旅道不经河西走廊,而是走西海古羌人居住的中心区域,照样可以抵达新疆以至域外,这就是"羌中道",而所谓"青海道"实际上就是羌中道.元始四年,王莽秉政,派中郎将平宪等持重金诱骗当时游牧在青海湖地区的卑和羌人献出湖滨地区.  相似文献   

13.
王琴  杨雨鑫 《魅力中国》2014,(7):268-268
羌绣是羌族美丽的民族符号,是羌族文化的形象载体,是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直观性、审美性的象征表现。羌民们在袖口、衣领。衣摆或是鞋子、头帕甚至窗帘、枕被上绣着美丽的绣花,用各种不同的针法将生活中的种种图案绣出,既展现了美的艺术,又反映了民族文化。本文以茂县、汶川羌绣的开发调查为例。分析目前羌绣的发展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更好地开发利用羌绣,更广泛地宣传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4.
赵晓 《宁波经济》2004,(5):15-17
很少有人想到,爱与企业发展有什么关系:更少有人想到,中国文化中缺乏宗教、缺乏博爱精神对于中国企业可能产生的致命影响。  相似文献   

15.
闵柯 《中国西部》2013,(8):154-155
羌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羌族的历史究竟有多远?有研究称羌族乃是汉民族的前身,属炎黄一系西羌之后。可以肯定的是,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即有关于羌人的记载,当时他们主要活动在我国西北部。唐时部分羌人同化于藏族,部分同化于汉族。而今,主要聚居于四川省  相似文献   

16.
《中国西部》2014,(2):10-10
为了保护和传承羌文化,2012年,在外经商多年的村民杨志文斥资千万开始在大寺村修建古羌博物馆,计划展示个人多年收藏的数百件羌民族珍贵文物,并为打造大寺村乡村旅游注入新血液。  相似文献   

17.
韩美堂  乔飞 《走向世界》2014,(38):14-19
每一座城市都有一个热闹喧嚣且动感的季节。在青岛,它属于夏季。夏日的青岛,空气中泛着微微的凉意,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节庆活动却"点燃"了属于青岛的激情。高手如云的帆船竞技,异彩纷呈的海上体验,弥漫着麦香的啤酒、细软金黄的沙滩、身姿曼妙的比基尼女郎勾勒出夏日青岛的缤纷和多彩……像瓷器使人想到中国、樱花使人想到日本、牛仔使人想到美国一样。在中国,啤酒一定会让人想到青岛。走过漫长的岁月,啤酒文化早已渗透在青岛的每条街道、每个巷尾。  相似文献   

18.
芦山花灯     
青衣羌国芦山花灯是四川傩戏的活化石,融合着多种民族风情:羌人的反穿皮袄,藏人的斜挎半边膀子,而表演者的唱词和念白又是地道的汉语.……  相似文献   

19.
青衣羌国芦山花灯是四川傩戏的活化石,融合着多种民族风情:羌人的反穿皮袄,藏人的斜挎半边膀子,而表演者的唱词和念白又是地道的汉语.……  相似文献   

20.
藏族是一个跨界名族,主要分布在中国境内,居住地域十分广泛,包括西藏、青海、云南、四川等省区的部分地区,占中国全境总面具的四分一。还有一部分居住在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家。境外的人口大概有十万人。藏族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古老而丰富的文化背景。其中羌姆流行于藏传佛教带有神秘色彩的宗教舞蹈之一。“羌姆”本以为“跳舞”,以民间舞蹈“桌”相对应,随着历史的发展,藏传佛教逐渐在多个民族中流传开来,羌姆也于文化和地域不同而产生了很多称谓,如满族称为“跳布杂”,蒙族称为“查玛”、“布杂”,甘青等地称作“欠”,卫藏地区称为“羌姆”,康巴地区称为“巴羌”、内地称之为“打鬼”,而寺院的僧侣则多以“多吉嘎尔羌姆”称之。羌姆是一种藏传佛教的大型法事活动,包含了丰富的宗教奥义和复杂多变的动态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