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琳 《中国西部》2011,(13):79-84
如今,阿坝羌区旅游呈现出浓郁的文化色彩,羌绣、羌笛、羌舞……羌文化在阿坝旅游中散发出迷人的光彩。  相似文献   

2.
开发潮     
四川阿坝着力打造百里藏羌文化走廊 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从今年开始,投资2亿元在九寨沟环线旅游区内打造百里“藏羌文化走廊”。“藏羌文化走廊”从阿坝州理县桃坪羌寨延伸至马尔康县卓克基土司官寨,全程150公里左右,沿途居民以藏族和羌族为主。藏羌文化内涵丰富、人文景观集中。该项建设预计3年内完成。  相似文献   

3.
黄琳 《中国西部》2011,(13):79-91
如今,阿坝羌区旅游呈现出浓郁的文化色彩,羌绣、羌笛、羌舞……羌文化在阿坝旅游中散发出迷人的光彩。可以说,世界大多数旅游胜地的"卖点"均突出"文化"二字,"文化"是旅游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旅游产业的核心灵魂,更是彰显一个民族、一个地区区域内涵与价值的标杆。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部》2009,(3):157-157
四川师范大学工业设计系师生自发组建羌文化保护小组,多次奔赴四川阿坝州茂县,进行羌族民俗文化采风暨文化实物收集活动,并准备通过艺术教育的形式,修复这个“云上的民族”在512特大地震中遭受的文化重创。  相似文献   

5.
《中国西部》2013,(34):90-95
羌绣,是羌族文化的形象载体,有着悠久的历史,被人们美誉为“云端艺术”。“5·12”汶川特大地震使羌文化受到重创,重建中,羌绣作为羌文化中最具典型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抢救和保护,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6.
郭娟 《魅力中国》2014,(23):91-91
一、藏羌彝民族文化走廊概念的提出 “藏彝”民族文化走廊这一概念最早由费孝通先生提出,这个概念的提出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但无论从地理上还是文化上,古往今来,羌族的存在都是不可忽视、不可缺失的。从族群上来说,该走廊内的各民族均与历史上西北羌人有族源关系,从地域上来说,岷江上游羌族所居地域为藏彝走廊南下开口处,羌族在该地区形成了其独特的尔玛文化,且羌语为“藏彝”为走廊内四大语支之一,故我们可以从保存着非常深厚的古羌文化基因的羌学的角度,结合藏彝及其它民族传统文化可以提出“藏羌彝”民族文化走廊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部》2013,(31):67-71
10月23日,作为第十四届西博会的主题市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主题馆举行了开馆仪式。阿坝州以“美丽新阿坝、幸福新家园”为主题,集中展示阿坝州建州16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灾后恢复重建所取得的成果。突出阿坝州生态农业、现代林业、现代草原畜牧业、新能源开发、全域旅游等资源优势和藏羌民族风情文化;集中展示阿坝州“一体两翼”、“五个阿坝”、园区建设、灾后重建、三大民生工程、“十二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早在5000多年前,阿坝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据考古工作者研究,近年在阿坝茂县营盘山出土的文物与马家窑文化、三星堆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被称为营盘山文化。古蜀蚕丛时代(夏朝初年,约公元前21-16世纪)曾建都于蚕陵(今茂县叠溪)。  相似文献   

9.
《中国西部》2011,(13):85-88
羌区旅游最重要的是宣扬羌区美丽悠久的历史文化,以羌文化为载体,做好开发与保护。羌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其文化传承源远流长,羌文化虽在地震中遭受损毁,但是仍然吸引着外界人的目光,流连忘返,身处羌区依然乐不思蜀,久久回味。  相似文献   

10.
聚焦阿坝     
《中国西部》2014,(1):62-63
<正>2014年初,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这个融合了藏、羌、回、汉等多民族的地区,正以冰天雪地的梦幻般的世界迎接着新年的到来。在过去的一年,阿坝州不断探索着新时期民族地区的发展新模式:阿坝州创办"阿坝民声",  相似文献   

11.
钟玮 《开发研究》2015,(1):129-132
羌绣手工艺是羌民族悠久历史和社会文化的承载物。在社会生活的变迁中,羌绣手工艺发生的转变是复杂的。对汶川羌族刺绣手工艺的历史渊源、生活文化特征等进行了综述,分析了羌绣手工艺的意义变迁与呈现,思考羌绣手工艺在当今生成为一种生产活力、文化活力作用于现代生活的积极意义。通过"一针一线"羌绣品牌的个案分析提出挖掘羌绣潜在文化价值,创新生活文化的多元需求以及在都市文化有益的补充与健全中寻求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进而创新性地实现现代价值转换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12.
王琦 《中国西部》2013,(8):80-95
阿坝州的好友何文涛告诉我:你要全部了解藏族就必须要知道我们阿坝州九寨沟的白马藏族。那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民族。你去了就会发现白马藏族的文化是一座丰富的矿藏。尤其是草地乡,你更应该去。那里有国家和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一个经常在藏区采风游荡的我来说,对白马藏族的了解的确很少。有点感性认识就是白马藏族头戴荷叶边的白色毡帽上插的白色雄鸡的羽毛。因此,对白马藏族文化历史这方面显得有点幼稚和无知了。  相似文献   

13.
胡静 《中国西部》2013,(25):62-65
看过《尘埃落定》的人应该都不会忘记里面那漫山遍野、鲜艳夺目的罂粟花.鸦片,几乎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的阿坝州唯一的经济类作物. 而今,在阿坝州建州六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汶川甜樱桃、茂县羌脆李、理县大白菜、红原金针菇等阿坝州多种特色蔬菜水果已经成为成都、重庆及周边大中城市百姓餐桌上的日常消费品了.  相似文献   

14.
1994年9月,卫生部开始定点帮扶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黑水、壤塘两县,从此承担起了一份不能割舍和放弃的责任。几年如一日,他们动真情,与这里的干部群众一起与贫困和落后做不屈不挠的抗争,用爱心改写这里贫困和落后的历史,谱写了一曲扶贫攻坚的奉献之歌。这是心的呼唤阿坝州的黑水、壤塘两县位于四川西北部,青藏高原的东南缘处,这是一块神奇的土地。这里居住着8万多藏、羌、汉同胞,有着1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疆域;这里有终年积雪的山峰,沼泽密布的草地,气势磅礴的河川,幽深险峻的峡谷,茂密原始的森林;这里留有举世闻名的红军爬雪…  相似文献   

15.
三十多年的风雨兼程,三十多年的砥砺耕耘。作为阿坝州唯一的一所高等院校,阿坝师专凝聚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四川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凝聚了无数藏羌人民的期待。建校三十多年来,学校秉承"重内涵、强质量、创特色、铸精品"的办学理念,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兴校"的办学观,以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熟、适应能力强、富有创新的初、中等教育师资和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立足四川、辐射西部、面向全国,为基础教育、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人才资源和社会服务,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振兴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作为"5·1 2"大地震后全国唯一一所灾后全面移址的高校,阿坝师专必将得到重生。为此,在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和会后,中国西部杂志社社长胡宏就西部民族高等教育发展和阿坝师专的重建专程拜访了国家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袁部长指出:教育部将一如既往支持中西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招生继续向中西部倾斜,支持相关民族地区开展双语教育……四川的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成就显著,阿坝师专这所震后全面重建的学校凝聚了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关怀,教育部愿和四川省一道共同支持阿坝师专升本,为灾后四川藏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植根民族教育,培养创新人才,追求卓越的阿坝师专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供源头活水,更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经济》2007,(4):19-19
《中国城市经济》:作为一位政协委员和有着丰富经验的城市管理者,您对中国城市经济的发展有哪些建议?厉有为:我的建议是,城市政府要建设成廉洁高效的政府,注重环境建设的政府,注重文化建设的政府,注重城市民生建设的政府。  相似文献   

17.
诗阳 《中国西部》2011,(15):102-107
西部,一个古老的区域,其精神文化在西部历史进程中熠熠闪光,彰显着西部本身无以伦比的美丽传奇。在西部,我们认识了藏羌文化、领略了雪域风隋、跳起了美丽的东巴舞……还有,那一段久远的历史文明,时刻提醒着我们无法忘却的记忆。  相似文献   

18.
王琴  杨雨鑫 《魅力中国》2014,(7):268-268
羌绣是羌族美丽的民族符号,是羌族文化的形象载体,是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直观性、审美性的象征表现。羌民们在袖口、衣领。衣摆或是鞋子、头帕甚至窗帘、枕被上绣着美丽的绣花,用各种不同的针法将生活中的种种图案绣出,既展现了美的艺术,又反映了民族文化。本文以茂县、汶川羌绣的开发调查为例。分析目前羌绣的发展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更好地开发利用羌绣,更广泛地宣传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9.
茂县,作为阿坝州的传统农业大县,茂县在大力发展新型循环工业、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建设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的同时,着力建设特色生态农业。该县着力开展"四新"示范、"五良"配套,制定了羌脆李、甜樱桃、番茄、辣椒等11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建设了16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特色果、绿色菜、生  相似文献   

20.
华生 《中国西部》2011,(11):20-29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多万藏、羌、回、汉等各族人民。千百年来,进步,逐步形成了今天阿坝州经济快速发展、好局面。毗邻成都平原。这里是多民族的聚居地,生活着80他们在这里砥砺奋进,战天斗地,互相融合,共同民生显著改善、社会安定祥和、人民安居乐业的大2008年5月12日,阿坝州遭遇8.0级强烈地震突袭,震中位于素有“大禹故里、熊猫之乡、羌绣之乡”美誉的汶川县。汶川县及周边地区人民陷入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中。地震发生后,才刚上任一年的阿坝州委书记侍俊带领当地干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投入到抗震救灾的工作中。“作为阿坝州的主要领导干部,我必须站在这里,我只能站在这里,我毫无选择!”侍俊满怀激情地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