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西部》2012,(7):58-63
北川,全国唯一一个羌族自治县;羌旅.最具有奉献精神的民族。中国羌城。大禹故里。羌族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的贡献有三:其一,以诒水为契机促进了中国古代的大一统;其二,因为羌族的融入使古代中国形成了大九州的地理格局;其三,羌族以大奉献的精神。不计较民族隔阂而主动为中华民族贡献源源不断的新基因。  相似文献   

2.
羌历新年,理县薛城古镇,羌族儿女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欢聚一堂。游客们不仅可以走进羌寨农家,逛逛寨子、品品美食,还可以与当地老百姓一道感受羌年祈福、祭羊神、跳花灯、舞龙狮、羌族赛歌等独特的民风民俗……其中,古羌婚礼是此次“花儿纳吉赛歌节”的重头戏。请跟着记者的镜头,在一场传统的羌族婚礼中,过一次理县特色的羌历年新年吧!  相似文献   

3.
王琴  杨雨鑫 《魅力中国》2013,(31):106-107
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羌族民俗及民俗文化的抢救和保存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课题组从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对羌族集中聚集的汶川、茂县、理县、北川等地区的羌族民俗和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实地考察,对其民俗及民俗文化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独具特色的羌绣、旅游等产业.提出政府需要重视羌民族文化的传承,尊重羌族民俗文化习惯,加快交通设施建设,为羌民俗文化的传播提供有力的外部条件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付敏 《中国西部》2012,(31):74-77
羌笛声声、咂酒飘香,作为全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县和中国羌族文化核心区的四川茂县,让世人瞩目。在“5·12”灾后恢复重建中扎实推进以“三百工程”和“幸福美丽家园建设”为主导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创建118个新农村建设试点,共涉及1.7万余农户,共建成魅力乡镇10个、精品旅游村10个、幸福美丽家园村98个,勤劳的茂县儿女正在收获希望和喜悦。  相似文献   

5.
寒冷的12月,一个在陕西凤县广为流传的消息,让不少当地人感到兴奋,“在当地居住三代以上、或能证明自己有羌族基因的凤县汉族居民,可以申请更改民族成分为羌族。”与此同时,在这个目前仅有80多户羌族家庭、300多羌族人口的小县,一场“抢救羌文化,打造羌族故里”的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相似文献   

6.
溯岷江北上,地势渐高,陡峭的高山把岷江挤得更瘦,水流也更湍急。这里山脉地质结构欠稳,常有山崩垮塌及泥石流,声震四野。往北及西即是现代羌族聚居的汶川、理县、茂县、松潘、北川诸地。释比,即是这片土地上古老氐羌遗留至令的一大奇特原始的宗教文化现象。释比,羌语指羌族男性萨满(一些汉人称他们为端公),  相似文献   

7.
张琳  陈科  王静 《中国西部》2015,(4):72-75
<正>羌历新年,理县薛城古镇,羌族儿女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欢聚一堂。游客们不仅可以走进羌寨农家,逛逛寨子、品品美食,还可以与当地老百姓一道感受羌年祈福、祭羊神、跳花灯、舞龙狮、羌族赛歌等独特的民风民俗……其中,古羌婚礼是此次"花儿纳吉赛歌节"的重头戏。请跟着记者的镜头,在一场传统的羌族婚礼中,过一次理县特色的羌历年新年吧!  相似文献   

8.
4月26日,北川县擂鼓镇吉娜羌寨呈现出一派喜庆气氛,家家户户门旁挂上了成串的象征着羌寨丰收与希望的金黄的玉米和火红的辣椒.门框上也挂上了用红绸缠绕的羌族人特有的羊头骨。上午9点30分,羌寨广场上奏响了羌族歌曲《尔玛人的歌》,一场由北川县委、县政府主办的主题为“牵手百年重建家园”的重组家庭集体婚礼开始举行。  相似文献   

9.
15个月再造一座具有羌族特色的新县城,是山东援建北川的重中之重。今年5月12日,山东援建北川新县城地面建筑全部封顶。9月30日前,援建任务全部完成。北川人感叹道:北川不仅是“山东的一个县”,而且是“山东第一县”!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2011,(13):46-47
“此情有景道不得,羌姑刺绣在前头”,在羌寨听到这样的话一点都不夸张,羌绣总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羌绣是活着的具有灵性的景观,作为骁勇善战的羌族,在刀光剑影中开放出的温柔的花,一直鲜艳在羌族人的生活中。  相似文献   

11.
郭娟 《魅力中国》2014,(23):91-91
一、藏羌彝民族文化走廊概念的提出 “藏彝”民族文化走廊这一概念最早由费孝通先生提出,这个概念的提出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但无论从地理上还是文化上,古往今来,羌族的存在都是不可忽视、不可缺失的。从族群上来说,该走廊内的各民族均与历史上西北羌人有族源关系,从地域上来说,岷江上游羌族所居地域为藏彝走廊南下开口处,羌族在该地区形成了其独特的尔玛文化,且羌语为“藏彝”为走廊内四大语支之一,故我们可以从保存着非常深厚的古羌文化基因的羌学的角度,结合藏彝及其它民族传统文化可以提出“藏羌彝”民族文化走廊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2.
2009年5月7日,锦屏县三江镇80岁的林积生热泪盈眶地握着黔东南州城镇集体工业联社主任刘开焯的手,不停地说:“感谢你啊,刘主任,要不是你,我哪能领到退休金哟。想不到我这个年龄的人还得到你们的关照,想不到你们还记得我们啦。”  相似文献   

13.
王琴  杨雨鑫 《魅力中国》2014,(7):268-268
羌绣是羌族美丽的民族符号,是羌族文化的形象载体,是这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直观性、审美性的象征表现。羌民们在袖口、衣领。衣摆或是鞋子、头帕甚至窗帘、枕被上绣着美丽的绣花,用各种不同的针法将生活中的种种图案绣出,既展现了美的艺术,又反映了民族文化。本文以茂县、汶川羌绣的开发调查为例。分析目前羌绣的发展现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更好地开发利用羌绣,更广泛地宣传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部》2013,(34):90-95
羌绣,是羌族文化的形象载体,有着悠久的历史,被人们美誉为“云端艺术”。“5·12”汶川特大地震使羌文化受到重创,重建中,羌绣作为羌文化中最具典型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抢救和保护,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济快讯》2009,(18):28-29
汶川县雁门乡的萝卜寨村,是一个具有4000年历史的羌族古村落。“5·12”大地震,使这个被誉为“云朵上的街市”、经受住了数千年风霜雨雪的古羌王遗都,在地动山摇中,遭受重创。  相似文献   

16.
羌族     
羌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三千多年前,殷代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羌人的记载。 他们大多生活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主要聚居区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汶县。在汶川、理县、黑水、松潘及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绵阳市的北川等县也有散居),这里山高谷深,林茂水急,盛产名贵药材,还是国宝大熊猫和珍稀的金丝猴生息之地。  相似文献   

17.
<正>活灵活现的飞龙、蚂蚱、蜻蜓……它们本是一株株无人知晓的小草,经过坚强的羌族妇女同胞灵巧的双手和智慧,化作一只只爱的精灵,寄托着来自大山深处的感恩与祝福。作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北川羌族草编早在大禹时代就有了全面的发展。羌族人脚上穿的草鞋,身上披的蓑衣,头带的斗笠,日常使用的各种框、篮等大都是草编制品。遭受了"5·12"大地震毁灭性的打  相似文献   

18.
旅游资讯     
《中国西部》2013,(17):12-13
四川评选"辛夷花仙子"传递正能量展示幸福北川以"美丽中国、和谐四川、幸福北川"为主题的四川省首届花卉生态旅游形象大使--北川药王谷"辛夷花仙子"选拔赛决赛在北川新县城巴拿恰广场隆重举行。决赛分为羌绣装、泳装、晚礼装表演三个环节。特别是以民族服饰羌绣装的表演,展现出了羌绣这一凝聚着千年古羌文化底蕴和羌民族生活理想的内涵,更是对灾后重建  相似文献   

19.
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以来,曾经同样遭受过特大震灾、接受过全国军民倾力支援的唐山人民迅速掀起了捐款物、献爱心的热潮,更有多名豪情儿女义无反顾地奔赴抗灾一线,与灾区人民共克时艰。“爱心城市爱心奔涌”,“感恩之城”倾城报恩——这正是以“感恩、博爱、开放、超越”为核心内涵的新唐山人文精神的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20.
汶川县雁门乡的萝卜寨村,是一个具有4000年历史的羌族古村落。“5&#183;12”大地震,使这个被誉为“云朵上的街市”、经受住了数千年风霜雨雪的古羌王遗都,在地动山摇中,遭受重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