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夜间行车路况比较复杂,相对于白天来说危险性有所增加,因此,驾驶人应了解相应知识和技能,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做到谨慎驾驶,确保夜间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
夜间行车应遵循一条原则,就是安全第一,对于并不熟悉夜间驾驶的朋友,还是要了解一下在黑夜中行车的安全守则。一、合理选择路线夜间行车的首选是高速公路。因为黑夜带来的最大麻烦就是视觉上的障碍,驾驶人最担心是车外的路况。  相似文献   

3.
夜幕降临后,由于光线变暗,驾驶人的视线不如白天,再加上车辆灯光的刺激和驾驶入的心理变化,夜间行车的安全系数远远小于白天。因此,驾驶人一定要小心谨慎,尽量避免下半夜开车或者是整夜开车。若必须夜间行车,一定要知晓夜间驾驶的特点,掌握夜间行车的常识,确保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4.
寒冷的冬季里,在冰雪路面行车时,由于路面附着系数低,极易发生制动跑偏等危险现象,造成制动距离加长,对行车安全极为不利。因此,每一位驾驶人应做到"十防"。  相似文献   

5.
《道路交通管理》2014,(10):68-69
正人有时会对来车的车长、会车间距、跟车距离产生错觉,使会车的距离不够和跟车的距离过近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常见的有同样距离,白天看起来近,而在夜间较昏暗时感觉远;前面是大车时感觉距离近,是小车时感觉距离远。速度错觉行车过程中驾驶人大多是根据观由于受生理、心理、年龄、身体条件以及行车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驾驶人在行车中往往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觉,导致错误操作而造成险情。因此,驾驶人应了解这些易引起错觉的特性,并在行车中加以预防,才能保证行车安全。距离错觉对于路上各种类型的车辆,驾驶  相似文献   

6.
要闻     
<正>关键词雾天行车安全预警秋末冬初季节,部分地区降水较为频繁,加之日夜温差较大,团雾大雾天气较多,一些地方雾霾天气频发,道路交通事故比平日易发多发,交通安全风险增大。为此,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向广大交通参与者发出预警,提示广大驾驶人应及时关注天气情况,合理规划出行时间。遇恶劣天气驾车要减速慢行,注意观察道路情况,与前车保持安全车距,切莫超速行驶。雾天行车要打开雾灯,控制车  相似文献   

7.
夏季天气炎热,气温高,不利于车辆正常运行和驾驶人身体健康。为保证行车安全,驾驶人应注意做到以下"十防":  相似文献   

8.
驾驶人驾驶行为监测及预警系统对于提高行车安全性及降低交通事故等都具有重要作用,在营运驾驶员在途营运行为、驾驶员培训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用于驾驶人安全辅助驾驶的监控技术属于主动安全领域,具体的方法有很多种,如驾驶人驾驶行为监测、车距保持、驾驶人视野拓展等等,其中基于机器视觉的驾驶人驾驶行为监测是近年来比较热点的一个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9.
正夜间行车极易发生交通事故,原因就是光线不足,驾驶人的视野不够清晰。那么,为了避免交通事故,合理地使用灯光是驾驶人首先应当做到的。夜间会车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八条规定,在没有中心隔离设施或者没有中心线的道路上,夜间会车应当在距相对方向  相似文献   

10.
转弯七技巧     
正受地形、交通情况及行驶阻力的影响,车辆转弯时往往要求减速。这时驾驶人必须根据动力和转弯时车速的需要,综合路况选择适当的挡位安全通过弯道。街道或出入大门转弯驾驶人应特别注意路旁堆积的杂物,在50至100米内减速、鸣号,用转向灯或手势表示行进方向。汽车夜间用近光灯,做到"一慢、二看、三通过",密切注意转弯内侧,谨防靠路边并行又不  相似文献   

11.
《道路交通管理》2014,(12):46-47
正严格掌握安全视距"安全视距"指的是驾驶人在行车过程中从发现路面异常情况到采取措施避险所需的视线范围。它包括两个方面:道路前方的纵向视距和道路两侧的横向视距。对于有经验的驾驶人来讲,在行车中时刻保持一定的安全视距,以随时防范突然情况的发生。但也有不少驾驶人,特别是刚刚学会开车的新手对此知之甚少。根据大多数驾驶人的经验:在开车过程中,一般车速下应保持50米的安全视距;高速行驶、特别是在高速公路行驶,应至少保持150米至200米左右的安全视距。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便可以避免许多险情、减少许多交通事故。  相似文献   

12.
正保持安全距离在冰雪路面起步,要慢踩油门,缓加油。在冰雪路面驾驶,车速尽量控制在20~30公里/小时。冰面行车要尽量保持匀速,万不可猛踩油门猛加速。由于冰雪路面的阻力较小,应当避免跟车过近,保持足够的安全车距。如果需要加速或减速时,油门应缓缓踏下或松开,以防驱动轮因突然加速或减速而打滑。尽量避免急刹车在冰雪路面行车,驾驶人不可急收油、急刹车,由于路面在结冰  相似文献   

13.
“提到行车安全教育,人们往往就会想到交通安全法制教育、交通事故警示教育,而驾驶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却被忽视了,以为只要驾驶人身体健康,车况、路况良好,就等于行车安全。然而,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的驾驶人往往具有潜在的、特定的心理特征,包括侥幸心理、骄傲自大、对工作有厌倦感  相似文献   

14.
成为一名合格的驾驶人,成为不仅需要具备能在行车过程中不仅处理复杂交通情况的能力和娴处理交通熟的驾驶技能,更要拥有安全、熟的更要拥有安全文明、守法的意识。文明、守法  相似文献   

15.
告别了炎热的夏天,迎来了凉爽的秋天。北方的秋天早晚容易有雾霭,南方的秋天更容易阴雨绵绵,因此给交通带来一些不利因素,给高速公路行车带来了事故隐患。为此,笔者提示广大驾驶人,雨、雾天安全行车,六项防范要做好。  相似文献   

16.
秋末冬初,大雾频发。高速公路车流量大,车速快,雾天发生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司机掌握一些雾天行车的安全常识非常必要。高速公路上,当能见度低于50米时,交管部门会关闭雾区的所有入口通道;已经驶入高速公路的车辆,要就近驶离高速公路或进入服务区。当能见度低于100米大于50米时,在进入雾区的入口处实施间断放行,车辆以低于40公里的时速行驶,保持车距100米以上并禁止危化物品运输车辆、“三超”车辆、载重型大货车、大型客车和灯光不全的车辆驶入。司机在雾天行车应注意下列几个问题:一关注高速公路路况信息,得知要经过的高速公路因雾实施交…  相似文献   

17.
<正>行车前的准备1.秋季人们会出现"秋乏"现象,会导致精神不振,注意力不集中。因此,驾驶人在行车前要保持睡眠的充足和饮食的合理,从而保证驾车精力集中,防止开"疲劳车",避免事故发生。2.行车前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及路况信息,及时做好防雾防雨的相对准备。3.秋季行车会产生一种抢时心理,会在潜意识中比夏季开车要快一些,所以要保持平稳驾驶,最好保持中速,切忌超速。4.出行前应将挡风玻璃、车头灯和尾灯擦拭干净,并检查灯光装置是否完好,特别是雾灯。这点在雾天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18.
冬季在冰雪路面上行车时,由于路面附着系数低,极易发生制动跑偏、甩尾、侧滑、制动距离加长,对行车安全极为不利,因此在冰雪路面上行车应做到十防:  相似文献   

19.
春运期间,人流、车流、物流高度集中,交通环境异常复杂,如何确保行车安全确须审慎以待。笔者根据部分优秀驾驶人的安全行车经验,汇总如下,供节日期间驾车外出的人们参考。  相似文献   

20.
雨天对安全行车的影响是巨大的。据山东省费县交警大队事故部门统计,近几年雨天发生的交通事故比晴天高出近25%,其中因驾驶人操作失误、不注意雨天安全行车的要领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占80%以上。因此,驾驶人需掌握雨天行车的一些决窍,确保交通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