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1、烂尾烂身病(1)病原:嗜水气单孢菌。(2)症状:病灶部位充血,表皮逐渐脱落,病灶逐渐成血红色斑状凹陷,严重时可烂及骨骼。尾鳍分支,尾柄肌肉溃烂脱落,尾部骨骼外露。  相似文献   

2.
<正> (一)皮肤病: 1、赤皮病:5—9月发病,体表局部或大部充血、发炎、鳞片脱落,尤以腹部最为明显。表皮或鳍条蛀断。 2、打印病:5-9月发病,尾柄或腹部两侧出现圆形、卵形或椭圆形红斑,严重者肌肉腐烂成小坑,可见骨骼或内脏。此病由外部烂入。  相似文献   

3.
《江苏农村经济》2014,(4):51-51
细菌性烂尾病 病原:鱼尾部感染产气生单孢菌而引起。感染后尾柄充血发炎,直到肌肉坏死溃烂。病鱼反应迟钝,头伸出水面,严重时尾部烂掉,尾椎骨外露,丧失活动能力而死亡。  相似文献   

4.
<正>4.草鱼细菌性尾柄病又叫烂尾病,是草鱼鱼种阶段(5~10cm的幼鱼)的一种常见病,无论是在养鱼池中,或是实验室的水族箱中都经常可以见到。该病严重影响草鱼的生长,随后影响到成鱼的生产,罹病鱼体食欲减退,逐渐消瘦直至死亡。给渔业生产带来危害,经济上带来损失。【病原体】草鱼尾柄病的病原菌为苏  相似文献   

5.
<正> 斑点叉尾(鱼回)病毒病此病的主要症状为20%-25%的病鱼表现为头上尾下直立,呈不协调的螺旋式旋转运动,眼球突出,鳍基部、尾柄和皮肤充血,腹部积水膨大,鳃丝、肝脏渗白,肾脏红肿,脾脏增大,肠道无食,内脏血管充血等。该病的病原为一种疱疹病毒(CCVD)。这种病只  相似文献   

6.
<正>一、亲鱼"尾柄病"发病症状病鱼昼夜浮游水面,驱赶时游动迟缓,个别严重的,鱼体失去平衡,头朝下,尾鳍往水面上翘,食欲减退。拉网检查鱼体轻者分别在尾柄部、尾鳍基部和腹部发现局部鳞片  相似文献   

7.
正四、暴发性病毒传染病1.病原体:现发现主要由两种彩虹病毒感染所引起。大型球状彩虹病毒(ISKNV),依症状亦称鳜传染性脾肾坏死病毒;鳜蛙彩虹病毒(MRV)。2.病毒病症状特点:病鱼口腔周围、鳃盖、鳍条基部和尾柄处充血,有的病鱼眼球突出或有蛀鳍现象;大部分病鱼鳃、肝脏发白,内脏器官充  相似文献   

8.
《江苏农村经济》2011,(1):50-50
鲤鱼出血病 症状病鱼腹部的鳞片下、鳍条、尾柄充血发红。病鱼上浮贴近冰层或浮于水面,成群集结、缓慢游动于池边并逐渐死亡。  相似文献   

9.
<正> 夏花鱼种质量的优劣主要是根据规格大小、整齐度和体质情况来确定的。具体鉴别如下: 优质夏花: 1、同池同种夏花鱼种规格大而匀,体质健壮,头大,背部肌肉肥厚,尾柄肉质肥满,体表光滑,体色光亮,肌肉润泽,鳍条完整无缺,无病无伤无寄生虫。 2、行动活泼,受惊时迅速成群潜入水底,摄食能力较强。在密集网箱中,头向下,尾向上,不断扇动。  相似文献   

10.
<正>黄河鲤鱼是指原产自黄河中的鲤鱼,属鲤形目、鲤科、鲤亚科。它体格健壮,胸部较长,脊有厚肉,内脏少,骨骼小,口部尖,脑骨扁平。最明显的外部特征是金鳞赤尾,体形梭长(体长/体高3,尾柄长/尾柄高≈1)。目前除黄河主河道里有极少自然产量外,主要来自沿黄地区人工培育和养殖。针对传统技术配制的全价饲料饲  相似文献   

11.
<正> 淡水白鲳保种越冬,经常发生腐皮病和九江头槽绦虫病,容易引起鲳鱼大量死亡,现根据经验介绍两种有效的防治方法。 一、疾病特征 1、腐皮病:部分病鱼呆浮水面不动,反应迟钝,不怕惊吓,多数鱼在水下拥挤成团,失去食欲。病鱼背鳍基部、腹部两侧或尾柄  相似文献   

12.
<正>1.鲤鱼出血病外观病鱼腹部鳞下、鳍条、尾柄充血发红;融冰时,病鱼上浮贴近冰层或浮于水面,成群集结于池边,游动缓慢而逐渐死亡。患病鱼运输成活率低。根据病原病因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出血性败血病。病鱼外观正常或腹部鳞下  相似文献   

13.
此病的主要症状为20%一25%的病鱼表现为头上尾下直立,呈不协调的螺旋式旋转运动,眼球突出,鳍基部、尾柄和皮肤充血,腹部积水膨大,鳃丝、肝脏渗白,肾脏红肿,脾脏增大,肠道无食,内脏血管充血等。该病的病原为一种疱疹病毒(CCVD)。这种病只是在水温较高的夏季危害斑点叉尾鲴鱼苗或鱼种,感染鱼的规格大多为体重10克以下的鱼苗鱼种。目前对该病还没有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据国外资料介绍,此病长期流行于美国,死亡率达80%-90%。不过,通过采取如下这些措施,可以预防此病的发生,或将损失降至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4.
<正>夏季气温不断升高,草鱼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如细菌性肠炎病、草鱼出血病、草鱼尾柄病等多种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全国各养鱼地区均有发生。因此,夏季草鱼养殖的病害防治工作是降低发病率、减少经济损失的重要措施。下面就夏季草鱼常见几种疾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 白皮病又叫白尾病,是由细胞引起鱼苗及鱼种身体后半段发白的疾病。病程短,死亡率高,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鱼苗、鱼种池,每年6—9月为流行季节。 症状:发病初期,尾柄处发白,随着病情发展,迅速扩展蔓延,使背鳍基部后面的体表全部发白,病鱼的头  相似文献   

16.
一、草鱼出血病[病原]草鱼呼肠孤病毒(RVGC)[症状]病鱼体成黑色,游动缓慢,食欲减退或停止摄食。皮下肌肉、口腔周围、鳍基部、肠道等部位有出血现象,严重时全身肌肉呈红色,而鳃部因为缺血成白色。[流行情况]草鱼出血病是一种鱼种培育阶段,流行性广,危害性大的病毒性鱼病;每年6—9月为流行季节,水温27℃最为流行,8月为高峰,当9月末水温下降到25℃以下病情逐渐消失。[防治方法](1)人工注射灭活疫苗,每尾0.2-0.5mL,隔10天重复一次(腹腔注射);(2)大黄粉拌饵投喂,每万尾0.5-0.8kg连续用3—5天;(3)土霉素拌食,每kg10—20g,连用4—6天;(4)漂白粉1…  相似文献   

17.
<正>5.细菌性冷水病(Bacterial coldwater disease,BCWD)1987年在日本德岛县琵琶湖出产的香鱼的稚鱼发生了这种疾病,1990年在岩手县及宫城县的银大麻哈鱼孵化场也确认了这种疾病。开始为稚鱼多发,最近也有成鱼发生了这种疾病。【症状】鲑科鱼类的稚鱼发病的特征为尾柄部糜烂、溃疡以及缺损等症状。可是单凭体色变黑和贫血症状,而且仅凭肉眼观察很难与IHN区别。在成鱼患病时,  相似文献   

18.
<正> 胡子鲶烂尾病是鲶鱼苗种阶段易发的疾病。该病发生在苗种下池后的2—3天内,5天达高峰。其病因是鱼种长途运输过程中尾部受伤,被细菌感染所致。 一、症状 早期共同症状是体表颜色变淡,鳍的外缘及尾柄处有黄白色的粘状物过后,症状变的较为复杂。有的病鱼胸鳍至尾鳍全部发  相似文献   

19.
<正> 斑点叉尾鮰(简称叉尾鮰)近年来在丹江口水库得到大面积推广,许多个体户、渔民纷纷备制网箱养殖叉尾鮰鱼,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鱼病也时有爆发,给经营者带来很大损失,其中尤以“三病”(病毒病、水霉病、烂鳃病)为严重。现将网箱养殖鮰鱼“三病”的病症、危害对象、病原以及我们这几年防治该病的方法分类述之: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初春,我县一养殖户武昌鱼种越冬池塘发生细菌性赤皮病,通过我们积极治疗,有效控制了病情。现将防治情况整理如下,供参考。一、病原荧光假单胞菌。二、症状表现为体表局部发炎,分布于尾柄、背部两侧,尤以肛门上部两侧为重,病灶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