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后算账”是中国农民延续了几千年的习惯。农民按照节气变化,春种秋收,辛辛苦苦打下粮食,留下口粮,剩余的就拿到市场去卖。过去农民们愁的是产量不高,现在由于科技推广,产量提高了,农民又开始愁卖不出好价钱。增产不增收是困扰当前数亿农民的大问题。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关键还是农民没有市场意识,产销严重脱节,没有真正将单家独户的生产与农村大市场对接起来。   据报道,江西省宁都县现有 3万户农民采取“倒算法”进行生活经营,普遍增收三成以上。所谓“倒算法”,就是把农业经营由以前的“从产到销”转变为“以销定产”…  相似文献   

2.
目前,农产品生产经营中普遍出现了买方市场,各地几乎都面临着“种得出,养得出,却卖不出”的严峻形势,粮食主产区“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时有发生。农业的这种产品滞销和效益滑坡,使广大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受到挫伤。无论是广大农民群众,还是各级地方政府,都应该为农产品走出买方市场找到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3.
言午 《农家之友》2003,(12):14-14
目前,农产品生产经营中普遍形成了买方市场,各地几乎都面临着“种得出,养得出,却卖不出”的严峻形势,粮食主产区“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时有发生。农业的这种产品滞销和效益滑坡,使广大农民生产经营积极性受到挫伤。无论是广大农民群众,还是各级地方政府,都应该为农产品走出买方市场寻找到新的出路。首先,要用全新的理念面对市场。在指导思想上,要从只注重生产转变到兼重市场和流通,从只注重产量转变到更重质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产条件弱化。农民增收难。(1)农地资源减少。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占用了大量的农业用地;乡镇企业长期以来掠夺式的经营方式,大量的工业污水严重地影响了有限的耕地。(2)农业生产成本高。尽管国家为促进农民增收采取了一系列举措,粮食价格有所回升,但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刚性增长,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直接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  相似文献   

5.
“订单农业”的出现,缓解了农产品的“卖难”问题,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然而这本利国利民的好经在一些地方却被念歪了,“订单”成了一些政府替农民做主生产经营的“定单”。 诚然,政府无论信息渠道还是决策水平都远远广于或胜于农民,但由  相似文献   

6.
位于贵州西北部的赫章县,针对农民“卖难”问题目益突出的现实.立足于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围绕主导产业兴办“龙头”企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到2001年,全县发展各类农业生产加工经营服务公司(场)46个,从业人员218人;  相似文献   

7.
农业增产与农民不增收矛盾的成因及对策龙方一从理论上说,农业增产与农民不增收矛盾的产生有两个原因,第一,在农业市场化进程中,尤其是在体制转换的初期,农业增产与农民不增收矛盾的产生是必然的,其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农产品的产量与价格呈负相关。在...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粮食生产效益连续走低、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近年来,农业主管部门和乡村基层干部纷纷行动起来,掀起了发展"订单"农业的热潮,收获颇丰,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据笔者调查,一些乡村"订单"农业失败的原因是:市场预测难。"什么好种就种什么,什么挣钱就搞什么",这些宣传用语没有错,问题是在实践中,到底生产什么好,种什么能挣钱,市场经济谁也说不准。市场变化莫测,去年好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各地为农民增收作了不少努力,比如实行粮食最低保护价,继续加大农田基本建设投入力度,大力改造农村电网等农村基础设施,引导农民进行产业化经营,三令五申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等等,但农民增产不增收的情况仍十分普遍,正如一些农民所说:“粮食增了产,袋子里却少了钱,怎么能高兴得起来?” 增产不增收,究其原因,一方面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城镇居民消费需求不旺,市场疲软有关;另一方面,也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一个新发展时期的反映,农产品供求格局和市场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农业生产成本上扬,主要农副产品价格一直在低位运行,销售不畅,再加上非农收入日益不稳定,乡镇企业发展速度减慢,经济效益下降,进城务  相似文献   

10.
河北省泊头市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公司 基地 农户 科技"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土地为载体,将公司与农户的利益及科技人员的积极性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四结合",对推进农业产业化解决农产品"卖难",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通江是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产品种类众多、产量丰富,但因交通不便等原因的影响,农民买难卖难、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还普遍存在。为此,该县自2003年以来,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培育发展农村经纪人,并积极指导帮助首批发展起来的35名农村经纪人组建成立了经纪人协会.为活跃流通、助农增收.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潞灌乡位于河北省南皮县东南部,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大乡。近年来,乡党委、政府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了兴办农业专业合作社这一产业化经营模式,改变了机制,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为发展高效农业奠定了基础。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科学谋划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新思路。近年来,粮棉等传统农产品连年丰收,农产品供大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农民受到"卖"难的困扰。造成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甚至减收的局面,农民进一步致富举步维艰。针对农业生产普遍存在的层次问题和广大农民盼致富、难致富的情况,潞灌乡党委、政府急群众所急,对本乡的经济结构、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全面审视。经反复研究、论证,决定避开本乡乡  相似文献   

13.
当前,农村工作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农业增产不增收,造成这种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的目标不一致的主要原因是:随着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农业生产的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已从以往的资源性约束转向以需求性约束为主,而农业结构有的地方仍停留在原地,有的地方虽然进行了调整,但其调整的节拍未能跟上发展变化的市场步伐c因此,我们必须将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摆到当前农村经济主要工作来抓c一、当前制约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因素当前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着如下不利因素。首先是农民科技文化水平的不高…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我们的“三农”工作“三增一减”——粮食增产了,农民增收了,农业增效了,农民负担减轻了。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去年的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都带有恢复性质.基础还不牢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并没有明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没有扭转,农业投入不足的状况并没有改变。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建立,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  相似文献   

15.
在增产不增收的背后我们要探寻近年来导致农民增产不能增收的直接原因,一方面,须从农副产品的价格上升带给农民的收入增量,远不及工业品价格上升造成农民在相同消费水平下的支出增量.另一方面,农户"为出售而生产"的产品不能全部售出换得相应的货币收入.然而,工农产品比价不合理和"卖难"仅仅是表层原因,其农民增产不能增收的背后更为深层次的问题还在于现行的经济体制.其一,传统经济体制是一种严重轻农的体制,农民的增产增收在这样的体制中缺乏根本的保障.建国之初,为了国家的工业化,政府对农副产品实行了低价统购制度,使其与工业品间保持着大幅度的差价,并再通过向企业增收利税,  相似文献   

16.
一是处理好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的关系。近几年来出现的农产品卖难,价格下跌,农业增产不增收等情况,已成为困扰农民和农村干部的一大难题。针对当前农村存在的这一实际情况,做好新阶段的农业结构调整需要我们调整思路适应新变化,变由过去抓生产为中心为增产、增收一起抓,更加突出质量和效益。因此,我们既要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不断提高种养业水平和农畜水产品品质,提高农业的净产出,又要善于捕捉市场信息,按照市场需求及早调整农产品结构,积极发展名、特、优、新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不断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如何解决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卖难”问题 ,把作为生产主体的千家万户融入千变万化的市场 ,是农业经济结构调整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旗旗委、旗政府结合本地特点 ,立足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增收目标 ,通过开拓培育市场 ,并以此作为桥梁纽带 ,把“粮袋子”转化为财政和农民增收的“钱袋子”。1999年 ,该旗以市场为导向 ,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 ,粮经比例由上年的8∶2调整到6 9∶3 1,有的乡镇达到6∶4。全旗粮食种植面积在比上年下降10 7万亩 ,又遭受严重雹灾、旱灾情况下 ,产量仍达到1 7亿公斤 ,而新增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18.
正武邑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衡水市东北部,基本农田66.7万亩,是传统的粮食生产大县。近年来,通过学习借鉴"阜南模式"先进经验,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创新生产经营模式,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为武邑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一、充分认识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在新时期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 )农业企业化经营是发展市场农业、深化农村改革的需要。发展市场农业,深化农村改革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农产品出现卖难情况下,解决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环节中诸多问题,提高组织化与规模化程度,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措施。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有利于提高农业与农村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提高农业从业组织与个人(农户 )的经济效益。   (二 )农业企业化经营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0.
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这是市场需求向多样化、优质化发展的要求,也是解决农产品"卖难"、缺乏竞争力、农业增产不增收的重要途径.江山市把实行农业的标准化生产作为发展特色农业的基础,产品质量有了保证,自然就不愁销路,结构调整才得以见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