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王红梅 《活力》2010,(12):48-49
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构建和谐社会对于刑事司法工作的必然要求.准确把握和正确使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对检察干警执法能力的一种考验。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我院侦监部门积极贯彻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实践中严格把握“逮捕的三个条件”,严格执法,突出重点,对严重、恶性刑事犯罪坚决从严打击,  相似文献   

2.
曲冬梅 《活力》2011,(9):32-32
宽严相济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刑事司法政策,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背景下确立的、我国当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应当坚持的刑事司法政策.也是检察工作的基础原则之一。而在审查批捕过程中,正确理解、合理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把惩罚与教育的刑法目的贯彻到司法实践中。实现惩治犯罪和保障人权的有机统一,可能推动司法文明.增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3.
单凤辉 《活力》2007,(8):99-99
一、当前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存在的问题 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虽然为我们人性化的执法办案提供了强大理论基础,但这一刑事政策在实际检察业务工作操作上很难把握,存在着与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相违背的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岐岭 《活力》2010,(13):47-48
宽严相济既是党和国家的一项基本刑事政策.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方法。基层检察院如何在司法实践中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当前检察工作中很重要的一个课题。本人认为。要贯彻好这一政策,应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5.
杜建国 《民营科技》2010,(10):124-124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构建和谐社会的科学理念,而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下提出的又一重要刑事司法指导思想,在反渎职侵权工作中应正确贯彻和执行这一政策。现从三方面重点讨论如何完善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推动反渎职侵权工作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6.
陆春生  李晶 《活力》2011,(11):87-87
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又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手段。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打击犯罪中既“雷霆万钧”又“春风化雨”。体现了以人为本和社会公平正义的理念.体现了我国刑法规定的罪刑法定原则和罪刑相适应原则的精神,对于有效打击犯罪和预防犯罪,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检察机关作为宪法规定的法律监督机关,肩负着维护公平正义的神圣职责,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应充分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控制犯罪、  相似文献   

7.
洪爱善 《活力》2011,(9):35-35
2004年12月22日罗干同志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指出:“正确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活动严厉打击。绝不手软,同时要坚持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才能取得更好的法律和社会效果。”今年的“两高”报告明确规定我国现阶段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刑事法对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政治目标的回应,  相似文献   

8.
宽严相济是为了适应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提出的一项刑事司法政策.最高人民检察<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中,对公诉部门如何贯彻宽严相济政策作出了明确规定,并提出了全面把握,区别对待,严格执法和注重效果的四项原则,笔者就司法实践中公诉环节落实贯严相济政策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9.
李国新 《活力》2011,(6):45-45
宽严相济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刑事司法政策.是检察机关正确执行同家法律的重要指针。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就是要根据社会治安形势和犯罪分子的不同情况,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小实行区别对待,注重宽与严的有机统一,该严则严,肖宽则宽,宽严互补,宽严有度,这已经成为国际刑事司法的基本准则。  相似文献   

10.
李国新 《活力》2010,(16):129-130
宽严相济是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刑事司法政策,是检察机关正确执行国家法律的重要指针。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就是要根据社会治安形势和犯罪分子的不同情况,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中实行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1.
面对当今的犯罪状况和司法困境,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是我国必然的选择。如何正确认识并积极准确地贯彻这一刑事政策,有机结合好办理案件的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政治效果,直接关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对政策和法律的关系有了新的阐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法尤其是刑法的基本原则的关系成为了值得探讨的话题。坚持政策与法律的一致性,促进政策和法律的互联互动,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和刑法三大原则统一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陈凤全 《活力》2007,(8):90-90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检察工作中《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若干意见》为公诉部门如何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指明了方向,并提出了全面把握,区别对待,严格执法和注重效果四项原则。为此,本人结合工作实际,拟就在审查起诉中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谈点个人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陈巨宝  刘德明 《活力》2010,(12):101-101,10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我国的刑事政策必须切实紧紧围绕这一主题,服务于和谐、致力于和谐,才能完成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使命。社会决定刑事政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实行与其相适应的刑事司法政策。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的司法观念中,不论犯罪性质,犯罪背景,刑事案件只能通过公诉的方式予以结案,这导致了司法成本的上升,亦不利于犯罪的预防和社会矛盾的化解。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必要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深入推进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15.
薛树雁 《活力》2010,(16):62-63
近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我国的刑事政策也在逐步改革。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从最初的严厉打击各种类型的刑事犯罪到如今的全面执行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这些转变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权保护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与当今我国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16.
张润国 《活力》2011,(14):27-27
在审查批捕工作中,如何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并将这一刑事司法政策向审查批捕的纵深领域延伸.是我们这项工作科学发展的重要一环,笔者就探索和推行对不批准逮捕案件的说明说理工作机制.对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深化社会管理.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我国的基本刑事政策,理论到实践总是需要一定的过渡,现如今检察工作中就在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无法适应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落实。本文拟就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检察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前提下,针对性的提出笔者的观点,期望对构建和谐司法的阳光大厦提供有意的帮助和思索。  相似文献   

18.
陈巨宝  刘德明 《活力》2009,(6):63-63,65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是我国历史承传的防治犯罪、促进社会稳定的思想结晶。是新中国长期司法实践经验教训的产物。它是我国优化的系统性、可操控的刑事司法政策。  相似文献   

19.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是我国历史承传的防治犯罪、促进社会稳定的思想结晶,是新中国长期司法实践经验教训的产物.它是我国优化的系统性、可操控的刑事司法政策.  相似文献   

20.
尹宗伟 《民营科技》2009,(11):87-87
深入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通过强化教育培训,确立惩罚与保护、从严与从宽、实体与程序、办案数量、质量、效率、效果有机统一的执法观,推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检察工作中全面正确地贯彻落实。为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