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纯白金针菇工厂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针菇为真菌植物门真菌冬菇的子实体,其菌盖小巧细腻,黄褐色或淡黄色,杆部形似金针,故名金针菇。纯白色种由黄色或浅色种突变而来。纯白金针菇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清香扑鼻,是拌凉菜和火锅食品的原料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你喜欢吃金针菇吗?在日常生活中,金针菇大多数家庭里仅仅是在吃火锅的时候才会想到金针菇。其实,金针菇的做法是有很多种的。如果,你喜欢吃金针菇就一定不要错过下面小编所推荐的金针菇的6种食用方法哦。金针菇的营养价值抗疲劳。根据实验报告,给小鼠服用一定时间的金针菇,具有抵抗疲劳、加速消除疲劳的作用。抗炎。金针菇菌丝体、籽实体中的有效成分对人体也有抗菌消  相似文献   

3.
潘晓 《农家之友》2005,(2):38-38
黑斑病该病是一种由假单孢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发病后,金针菇菌盖出现椭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初为针尖状,扩大后直径达2—4毫米,边缘整齐,有时菌盖开裂。防治方法:关键是控制好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给菇房洒水时,不可将水直接洒在金针菇  相似文献   

4.
石新 《农家之友》2004,(8):34-34
黑斑病和锈斑病是金针菇栽培常见的两种病害既影响产量,又影响品质。其防治方法是:1.黑斑病发病后金针菇菌盖出现椭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初为针尖状,扩大后直径达2毫米~4毫米,边缘整齐。该病以危害菌盖为主,偶尔也侵害菌柄。患病的菌盖再传播到相邻的籽实体,严重时整个菌盖变成黑色,有轻微的臭味。菌盖颜色变黑影响商品性,发病重时金针菇失去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金针菇分为白色金针菇和黄色金针菇,味美,营养价值较高,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金针菇生长要求温度较低,在我省大部分地区冬季都可以栽培。管理比较简便,投资相对较小,规模可大可小,很适合广大农民栽培,作为脱贫致富的手段。下面简要介绍金针菇的栽培技术。一、品种选择:各地栽培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品种,若以外销为主,则主要选择白色金针菇品系。以选菇形好,色白菌柄硬直,较粗,菌盖较小且圆,不易开伞,基部少绒毛的品种为好。而内销品种要根据当地市场销路选择白色或黄色品种。黄色品系的选择当以下部褐色较少,颜色较淡的品种为好。  相似文献   

6.
金针菇是在秋末至春初的寒冷季节中生长的一种朵型较小的食用菌,其菌柄细长而脆嫩,菌盖较小,由于其天然的品种色泽呈金黄色至黄褐色以及菌柄形状与金针菜相似,故名金针菇。其盖滑、柄脆、味鲜,营养价值较高,是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在华北地区有较大规模的栽培,受到人们的广泛欢迎。一、金针菇的生物学特性(一)金针菇的形态特征野生的金针菇一般成束丛生,菌盖幼时球型至扁球型,随着成熟逐渐展开至平坦,直径2~10厘米,中央淡茶黄色,光滑。菌盖表面有胶质的薄皮,湿时有粘性,菌肉几乎白色。菌柄较硬,长2~15厘米,直径0.2~0.8厘米。上下等粗或上方稍细,下半部暗褐色,且密被黑褐色的绒毛,上半部逐渐变淡黄色。目前,人工栽培的  相似文献   

7.
黑斑病这是一种由假单孢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发病后,金针菇菌盖出现椭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初为针尖状,扩大后直径达2—4毫米,边缘整齐,有时菌盖开裂。  相似文献   

8.
纯白金针菇正在替代传统黄色金针菇,是目前市场上十分走俏的食用菌品种。据最新研究,金针菇含有少量的牛磺酸,对大脑十分有益,特别是对促进儿童大脑发育有良好的保健功效。纯白金针菇不仅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园地     
金针菇袋式两头出菇栽培技术金针菇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它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我国种植地区广。因为它是低温型菇类,适合北方地区栽培。在华北地区从秋末、冬初和初春寒冷季节,可利用栽培其它食用菌的生产设施和冬闲时的劳力,栽培金针菇,以丰富冬季的蔬...  相似文献   

10.
绿亨一号     
主要特点: 1、光谱性杀菌剂,对多种病原真菌引起的植物病有较高的防治效果. 植物病害80%以上是由真菌引起的.已知引起的植物病害的真菌种类有8000种以上,每种作物都有几种或几十种以上的真菌病害,如水稻有100多种,番茄有80多种,马铃薯有200多种.  相似文献   

11.
<正>金针菇既是一种美味食品,又是较好的保健食品。但金针菇栽培管理要求较高,特别是子实体发育对水分的要求。现介绍几种管理方法,以供参考。保湿催蕾。当菌丝发到袋底后,立即开袋搔菌,耙去老菌皮,盖湿报纸或地膜进行保湿催蕾。报纸覆盖的,喷水应少量多次(每天3~4次),以保持报纸湿润;地膜盖的,可向地面和空间喷水,保持空气湿度90%左右。此期每天开窗通风1次,室温控制在10~14℃,经5~7天菇蕾便大量发生。  相似文献   

12.
《农家致富顾问》2009,(5):29-29
平菇:目前已趋缓和,由于不易加工。只能鲜销,因此发展空间受到限制。 金针菇:外销量较少,主要是国内鲜销,近2年金针菇的产量和鲜品销量上升。若发展高档品种,种出优质产品,仍具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3.
食用菌是一类大型真菌,也是菜肴中的珍品。世界上已知食用菌近500种,我国有360多种,目前进行人工栽培和半人工栽培的有10多种。人工栽培较多的有蘑菇、香菇、黑木耳、银耳、草菇、凤尾菇、猴头菇、金针菇、灵芝等。食用菌营养价值高,被人们誉为“健康食品”,“长寿食品”,有人预言,食用菌将部分代替动、植物蛋白食品,逐步成为二十一世纪的主要食品之一。据统计,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发展食用菌人工栽培,每年食用菌的消费量已达到百万吨以上。食用菌在福建省很有发展前途。  相似文献   

14.
答:金针菇属于低温品种,出菇期间温度调至12℃应在金针菇的出菇温度范围,如果出菇不好应从湿度、空气及光照中找原因。出菇期间空气相对湿度要控制在80%-90%,同时必须有充足的氧气才能正常生长。在地下室栽培金针菇,要配备一定的通风设备。另外,金针菇在形成菌蕾时也需要有一定的散射光,因此,地下室栽培金针菇应装有一定数量的日光灯。  相似文献   

15.
金针菇又名冬菇、构菌,是菇体最小的一种伞菌。其菌柄脆嫩,菌盖粘滑,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在国内外市场上声誉较高。 金针菇采用铝塑复合袋包装,不仅能有效延长保质期,方便运输、携带,而且能改善商品外观,提高商品附加值及经济效益。 包装前,新鲜金针菇要剪去柄基部褐色段,剔除畸形,带病虫斑点和大小不均的菇体。再按下述标准分级。一级:柄长大于12  相似文献   

16.
<正>金针菇采用常规栽培法,虽然一年可收3茬菇,但培养料生物转化率最高只达100%,每次生育期长达95天,一年只能循环3个栽培周期,且第三茬菇的菇柄短而粗,易开伞盖,商品质量差。现介绍一种根据金针菇生长特点配制的一次性培养料栽培技术,不但生物转化率高达193%,栽培周期缩短40天,而且金针菇株数增多、菇柄增高,提高经济效益80%左右。其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药用菌一般是指用于医药的大型真菌(食用菌)。我国利用真菌作为药用或保健品的历史至少已有2500年。现代科技不仅实现了许多药用菌的人工驯化栽培,还通过生物发酵、萃取等生物技术,开发利用药用菌的菌丝体及其代谢产物。我国药用真菌资源丰富,种类很多,东汉时的《神农本草经》记载药物365种,其中就有茯苓、猪苓、雷丸、木耳等10多种真菌。目前我国食药用菌已知多达1000种以上,能够人工培养子实体的近  相似文献   

18.
真菌(True fung)是一大群没有叶绿素的孢子植物,全世界大约有25万种,它们都不能直接利用太阳能把水和二氧化碳变成有机物,而是过着腐生或寄生的生活。食用菌是这一群体中可供人们食用的大型真菌,如蘑菇、银耳、猴头菌、木耳……些类真菌在  相似文献   

19.
用人造加厚菇房,以玉米芯或秸秆为主料,栽培金针菇,生物转化率达到100%以上,菇盖直径均在1.5厘米,柄长20厘米左右,盖、柄均为乳白色或淡黄色,质量符合优质商品菇要求。  相似文献   

20.
被称为“金针菇大王”的融安县雅瑶乡滨口屯农民向玉明,利用外地学到的蘑菇种植技术,在当地种植金针菇,年收入5万多元。他还带动周围10多户农民发展温棚栽金针菇、蘑菇、香菇等食用菌,每户年均收入在6000多元左右。目前,像向玉明这样的“乡土人才”在融安共有3000多名,他们靠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