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产业,像汽车这样聚集了如此众多疯狂的勇士和资本,他们扛着振兴民族工业的大旗,致力于打造中国人自己的车,这既是他们惟一的生存之道,也是他们惟一的信念。  相似文献   

2.
近5年来,在全球高新技术的经济版图上,正在崛起一支中国的力量,其主角正是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尽管这些高新技术企业多数还存在资金匮乏、规模偏小的软肋,但是他们执着,他们努力,他们永不言败,他们就这样站在了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塑造世界品牌的最前沿。他们及时借助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完善的东风脱颖而出,不断创造着中国的经济奇迹。创造了中国汽车GPS通信导航领域奇迹的领军人物——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朝阳就是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3.
百年之前,传教士将西方的思潮带到中国。现在他们开始充当绿色“传教士”,在中国布道低碳环保理念。这一次他们选择的窗口是他们国家的驻华大使馆。  相似文献   

4.
李湛 《中国高新区》2010,(10):76-78
在朝鲜,他们被称为遣返回国者;在南非,他们被称为回家的人;而在中国,人们对他们的归来寄予厚望,并把他们亲切地称为“海归”。  相似文献   

5.
2006年,中国金融业之变革令人瞩目:入世的过渡期限结束,几大国有银行赶着时间接连上市,在这个对国际化最敏感也最迫切的领域,越来越多的“金融洋高管”进驻颇为引入注目,他们空降至中国,直接出任高层,他们被寄予厚望,希望让稚嫩的中国金融市场加速成长,他们更被认为是全球人才竞争与流通的生动证明,他们的今天,在许多人看来,就是自己光明的未来。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总量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另一方面,中国社会的各种矛盾已经积累到一个临界点。在这个许多人选择沉默或称颂的时代,有一批耄耋之年的知识分子,他们坚持独立思想,直指中国的巨大问题:资源日益短缺,环境严重破坏,腐败四处蔓延,贫富差距悬殊,社会道德滑坡……他们提醒国人,中国矛盾重重;他们直言:“不改革,无出路。”  相似文献   

7.
【英国《金融时报》12月11日】世界正在改变着中国,中国同样也在改变着世界。中国人非常清楚全球化是如何改变着他们的国家,但他们对中国是如何影响其他国家却知之甚少。他们恐怕再也无法承受这种无知了。  相似文献   

8.
中国,又到了一个大潮汹涌的时代。位于南中国海的广东,一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潮头。听从时代的召唤,今天的广东,在全国上百所的大学和研究院所里,又率先组建了一支崭新的弄潮团队,他们在生产研发的一线集结,他们以知识和科技的力量破解难点,他们在帮助企业强渡危机中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9.
李琳 《环球财经》2004,(11):64-65
外资投资城市商业银行有利于他们的业务在中国迅速展开,为他们全面适应中国市场做好准备。而参股国有大银行,无疑是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0.
QFII的2005?     
简洁 《环球财经》2005,(2):64-66
2004年已然远去,无论失望抑或兴奋,对于QFII们来说,他们已经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中国资本市场。当然,他们也在被中国资本市场的种种“现状”所困扰。  相似文献   

11.
《中国招标》2010,(38):58-60
近期,许多国外巨头企业纷纷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或开拓市场,中国市场成为这些企业竞相追捧的香馍馍,到底是什么吸引着他们呢?他们的进入又会给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和中国工程机械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2.
落马七富豪     
他们曾在商界呼风唤雨,对资本运作得心应手。他们也曾被前呼后拥,宛若财神爷一掷千金。他们在商业运筹时气势如宏,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的资金任其调遣。因为腰缠数亿的身家,他们曾位居《福布斯》中国内地富豪榜。但是,当公众的目光探究他们的致富历程时,那些财富大厦轰然倒塌……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大陆,这个群体不超过1200人。他们是“金领中的金领”,平均年薪在150万以上,他们的签名能够决定一个公司的上市与否;他们是证券公司眼中的摇钱树……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经济》2010,(4):61-61
金融危机已结束,后危机时代已经到来,我们的企业和政府要面对新的形势。这个新的形势归结到一点,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压力更大了。目前,国际环境在恶化,贸易摩擦逐步增多。最近半年以来,国际经济形势已明朗化,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看法,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对中国有一种莫名的怨气,他们潜在的情感是中国的发展该给他们创造市场和就业,但是反过来发现,中国的外贸反而好了,而他们的企业却倒了。  相似文献   

15.
资讯·媒体     
《中国经济信息》2010,(19):12-12
《中国企业家》消失的企业家 他们曾是中国3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中最醒目的人群之一,如今这些弄潮者大多数归于沉寂。254年来,这样的企业家并不在少数,他们在所停滞之处构成了历史的坐标。  相似文献   

16.
引爆全球商品抢购热潮来自中国官方的最新消息称,中国外汇投资基金已经成立,这是一件值得关注的事情。他们宣布,他们将持有650亿美元的储备金,他们将投资余额由过去的200亿美元增加到250亿美元,他们期望赚取更多的金钱。  相似文献   

17.
外媒看两会     
中国慢下来会怎么样 美国人常说,中国不可能像这样继续增长,而且整个状况都会变成一团糟。但是,经过了25年,这种增长并没有垮掉。中国的经济一直跌宕起伏——但大多是向上的。他们对经济低谷的应对非常有效。中国能够很好地摆平其短期遭遇的挑战。以百分比计算,他们的经济刺激计划是美国规模的10倍左右。他们正面临着由此带来的过度膨胀,但他们会处理好这些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直击     
《中国报道》2008,(6):15-22
生命至上国祚绵长 他们是这个国家核心的决策者。 他们以国民的生命危机为国家的最高危机。 他们始终走在抗震救灾的最前线。 他们流泪,为每一个逝者的亡灵默哀。 他们感激,为灾难中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亿万人民。 “能走水路的走水路,能走陆路的走陆路,没路,靠腿也要快走进去。” “我给遗体三鞠躬。”“我应该把你们照顾好。” 他们让“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些曾写在报告里的理念变得如此触手可及。 他们与每一个身处危机的中国人携手同心。 他们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中国。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的边缘地带,生活着一些四处流浪的大篷车部落,他们被称为“中国的吉普赛人”。这些来自社会底层的民众,用自己的努力改善着生存的状况,在娱人的同时继承和发扬了民间的传统文化,他们让中国的艺苑变得多姿多彩。可是,没有人关注、关心过这一群体,没有人留意过他们在市场化过程中的挣扎与奋斗,没有人赞许过他们对民间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他们真的是一群江湖中人,一切的行状,只能在野史轶闻中寻找?!  相似文献   

20.
国际热钱根本没必要绕个大圈子跑到中国来买中国境外融资主体发行的股票,他们在本土购买本土股票成本更低。除非是中国的国际板充满暴炒、高溢价的投机机会,或者他们另有所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