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建国40多年来,我国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额在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所占比重:(以下简称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一直起伏不定,其中80年代的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降到了建国以来的最低点。1980—1984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平均每年为6.6%;1985—1989年,平均每年则只有3.1%。1984—1989年的农业生产停滞状态与80年代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太低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2.
一、贵州农业投资现状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贵州省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1952∽1987年,全省农业基本建设总投资为16215.43万元,其中,种植业基本建设投资7832.55万元,占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48.3%;畜牧业基本建设投资4415.11万元,占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27.2%;渔业基本建设投资共537.71万元,只占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3.3%;农垦基本建设投资3430.06万元,占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21.2%。1987年以后,全省种植业基本建设投资持续增加,1998年达到2863万元,占当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的65.98%;畜牧业增加…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业基本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农村经济》1999,(9):38-42,7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农业基本建设,40多年来,对农业基本建设投入了大量财力。据统计,从“一五”时期到1997年止,国家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总计为2637亿元。在农田水利和生态环境建设、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和农业服务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成效,有效地...  相似文献   

4.
弓克人 《农业经济》2022,(4):117-118
随着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和使用过程中也呈现出一些问题,影响项目投资效果,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本文主要针对中央对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投资管理问题展开简要的分析与论述,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进行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投资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如何解决我国发展农业的资金投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近年来农业投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家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减少。 “六五”期间,国家对农业基本建设投资172.8亿元,比“五五”期间的246.1亿元减少27.8%,占全国基建投资比重5.1%,比“五五”期间的10.5%减少5.4个百分点,是解放以来各个五年计划中比例最低的。而且自1979年以来,国家对农业基建投资占全国基建投资比  相似文献   

6.
不断增加农业投资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无论如何强调也不会过份的。如何从实际情况出发,认真总结我国农业投资的经验教训,探讨增加农业投资的对策措施,却是一个非常现实和紧迫的问题。一、农业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国家投资大幅度下降。1953~1978年。国家农林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占同期全民所确制基建投资的10.7%。实行财政和计划体制改革以及各级财政分灶吃饭之后,1979~1990年国家农林水利基建投资占同期全民所有制基建投资的比重下降为4.4%,其中1986~1988年仅3.0%。从1980年到1990年。国家基建投资总额由559亿元增加到1703.8亿元,增长204.8%;而同期国家对农业的基建投资却由52.03亿元增加到67.22亿元,仅增长29.2%。同“五五”时期相比,“六五”时期农业基建投资绝对额下降了30.2%,“七五”时期下降了1.5%。由此可见,国家投资结构严重向非农产业倾斜,而农业投资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对农业投入的加大,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为了加强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农业部于2004年制定了《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办法》以及《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申报审批管理规定》、《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规定》、《农业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规定》、《农业建设项目监督检查规定》,为加强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管理,规范项目建设程序和行为,提高项目建设质量和投资效益,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农业基本建设投资的会计核算还很不规范。根据财政部《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和《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若干规定》,以及《农业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办法》,本文就农业基本建设项目的土建工程、田间工程、仪器设备的会计核算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8.
增加农业投入和加强农业保护,是促进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我国农业要上新台阶,就必须增加农业投入,加强农业保护。但是,近年来,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农业保护非常不力,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一、我国农业投入面临的突出问题 一是国家农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下降。国家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用于农业的比重由1980年的7.1%下降到1985年的2.7%,1993年又下降到2%左右。其中基本建设投资总额用于农业比重由1980年的9.3%下降到1993年的2.8%,1994年1—8月又下降到1.7%。农业投资比重这样低的情况,是多年来少有的。  相似文献   

9.
高效农业规模化成效显著。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达1726亿元,新增高效农业面积309万亩.高效农业面积累计1874万亩(1不含水产),占全省耕地面积比重26%;生猪、肉禽、蛋禽、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分别达45%、69%、66%、75%,分别比上年底提高8、8、7、5个百分点;农业招商规模以上项目投资额44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80元,增长11.5%,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以上增长。  相似文献   

10.
《农家之友》2008,(3):55-55
在各级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2007年全区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取得了钱粮双增的好成绩,据统计,2007年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大关,达2053亿元,其中农业增加值1260亿元,增长5.5%;粮食在面积略减,遭遇多灾重灾的情况下,总产仍达1551.6万吨,增长0.8%;  相似文献   

11.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17日发布《2009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国际间农业投资增长将持续。报告指出,流入农业的FDI在逐渐增加,到2007年,农业领域的流入存量已达320亿美元。南南农业投资正在增长,该趋势将长期持续下去。发展中国家的投资者成为2008年跨国收购的主力军,其跨国并购的净额高达15.77亿美元,占当年世界跨国并购总额35.63亿美元口的40%。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辽阳市太子河区在搞好农业的基础下,大力发展乡村企业,八年来村合作经济组织投资2,100万元兴办了各项企业。1992年末完成乡村两级企业总产值21,688万元,税后利润实现705万元,是三中全会前的55倍。八年时间为农村合作经济增加秋累1,100万元,增加固定资产2,178万元,安排农村劳动力8,000人,为农业投入资金1,200万元。其中,1992年村级企业为农业投入资金达267万元,其中投入农田基本建设36万元,公益事业投入54万元,开支农民负担137万元,上缴村合作经济组织积累达40万元,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的资金,促进了工农的相互发展。但在补农方式上,怎样由补农逐渐向建农方向转变,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是我们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海门市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以发展设施农业为重点,以完善为农服务保障为支撑,围绕“做优特色、做强园区、做大产业”目标,日前制定了2010年全市农业结构调整规划:2010年,全市亩产值3000元以上的中高效农田占比超过66%,其中亩产值5000元以上的高效农田占比达到23.0%以上;设施栽培面积达21万亩,其中大棚栽培面积超过8万亩;建成2个省级高效设施现代农业园区,  相似文献   

14.
《上海农村经济》2008,(8):47-47
山东省不断推进农业产业化向纵深迈进,经营方式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加快了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目前,全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达到6853家,年销售收入达7487亿元,其中过亿元的1341家。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农户达到69%,农产品商品率达到76.1%。去年全省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4780.1亿元,居全国首位:农产品出口达到92.5亿美元,占全国农产品出口额的5.3%,连续8年保持全国第一位。全省粮食总产连续5年保持增长,连续两年突破400亿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去年达到4985元,比上年增长14.1%。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紧紧围绕城郊高效农业建设的总体目标,大力发展城郊型农业,取得明显成效。全区新增高效农业面积3.5万亩,新增年出栏2000头以上规模养殖小区6个,规模养殖比重达35%:新增年出栏5万羽以上规模养殖小区2个,蛋禽规模养殖比重达55%,肉禽规模养殖比重达75%;全区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100%。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定海区乡镇企业抓住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机遇,参与农业的投资与发展,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2000年全区农村经济总收入33亿元,比上年增长9%,人均收入4185元,比上年增长3.9%。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江苏省江阴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积极探索“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路,跳出农业抓农业,大力鼓励引导“三资”投资农业,积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取得明显成效:目前累计总投入已达16.87亿元,其中工商资本达6.57亿元。全市工商企业参与开发农业项目投资额超200万元的有25个,已投入资金6.02亿元,用地面积3.6万亩;大企业集团投资建设的农业项目有20个,总投入达5.9亿元,总用地面积3.4万亩。从总体来看,工商资本投资开发农业已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投资主体日益增多,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投资规模逐步扩大,区域特色显著投资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农业投入问题讨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农业投入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现将经济理论界对这一问题的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一、农业投入不足的主要表现 1.财政对农业的投入逐渐减少。据有关资料统计,“六五”期间国家财政用子农业支出由“五五”时期的693.41亿元减少到658.48亿元。支农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重,由1979年的13.7%降到1987年的7.9%,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占全国基本建设投资的比例由“五五”时期  相似文献   

19.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几年,绍兴县村级集体经济有了新的发展。1999年全县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总额达22625万元,比1990年增长3.49倍,村均29.92万元,人均357元。到1999年末村集体净资产达135626万元,比1990年增加5.2倍,村均173.4万元。出现了“三个增强”的局面:一是富裕村经济实力增强。村级集体可支配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村1999年有461个,比1990年增加265个,占村总数的59%,其中总收入超百万元的村有47个,比1990年增加42个,人均可支配收入1999年已达到省定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目标要求(即人均180元以上)的村有397个,占村总数的50.8%。二是农业发展后劲增强。全县775个村建立了农业发展基金,1999年投放农业发展基金,13139万元,比1990年增加1228万元,樯均投放资金4.05万元。全县有村办现代农业示范园区40个,已投放资金3841万元,平均每个园区投入96万元。三是村级集体服务功能增强。全县90%以上的村完成了电网改造,极大多数村通了公路,做到统一供水,实现村内道路硬化,许多村建立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和老年社员退休金制度。不少村还办起了老年活动室、图书室和体娱乐场所,促进了精神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八五”期间,上海工业持续快速发展,工业总产值年均递增17.9%,按当年价计算的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6.4%,是建国以来上海工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勺\五”期间,也是上海工业投资力度最大的时期,总投资达1487.4亿元,年均增长达26.5%。其中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达1133.92亿元。工业投资与工业经济(产值)的发展呈现出极高的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9956),工业发展依靠投资推动的特征十分明显,从而警示我们必须反思“八五”上海工业投资方式,慎思跨世纪投资战略。·一、工业投资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投资效果大多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