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自从2000年上海市开展创建“四高”优秀小区工作以来,已取得显成绩。2000年创建“四高”优秀小区32个,2001年创建68个,2002年上升到85个,2003年达到近百个。实践证明,“四高”优秀小区的创建,对推动上海住宅建设整体质量水平和综合品质的提高,对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和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活环境发挥了  相似文献   

2.
居住小区是城市的基本构成。小区建设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居住环境的优劣,而小区规划又是小区建设的先行,是影响小区建设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住宅小区居住环境的优劣,首先取决于规划方案的好坏。针对近年来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规划设计出一批居住环境良好、社区功能完备、具有当地特色的高水准的居住小区已经成为一项急待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3.
居住小区是城市的基本构成。小区建设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居民居住环境的优劣,而小区规划又是小区建设的先行,是影响小区建设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住宅小区居住环境的优劣,首先取决于规划方案的好坏。针对近年来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日益提高。规划设计出一批居住环境良好、社区功能完备,具有当地特色的高水准的居住小区对我们来说已经成为一项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浮世绘     
《住宅与房地产》2009,(2):119-120
“孟母堂”开学遭业主拦截 2009年2月3日,是位于上海锦轩新墅小区内的私塾“孟母堂”开学的日子。但是许多业主以其非法办学和影响居住环境为由阻止该私塾的学生及工作人员进入。这天从早到晚,在小区门口,两拨人马紧张对峙。面对业主们的责难,自称是工作人员的一个男子强调自己也是小区业主,“孟母堂”是一般住户,只不过居住人口多一些而已。对于这样的解释,其他业主却不买账。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们国力的增强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应该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以营造最佳居住环境、最好居住条件为中心,使小区规划达到企业目标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的要求,建造出最适合人居住的、生态环境优秀的、山水景观优美的、功能质量优良的、人居文化上乘的、物质、精神可持续发展的住区。  相似文献   

6.
天津市从2003年6月开始,对市内六区、滨海三区组织实施了大规模的旧楼区综合整修,几平米总计投入经费12.6亿元,先后整修旧楼小区640个,楼房16,471栋。受益居民达到62.7万户,201万人。这项工作不仅得到广大群众的衷心拥护和全社会的普遍赞誉,而且得到建设部的充分肯定,2004年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前不久,经建设部推荐,又向联合国人居署申报2006年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  相似文献   

7.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演进韧性理论适用于老旧小区不断发展和演进过程的复杂环境,契合老旧小区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构建基层治理体系的改造目标,能够破解老旧小区所处的困境。研究基于演进韧性视角,以“小区韧性评估—演进阶段判定—更新类型识别—更新策略指引”的思路,从基础设施、建成环境、社区资本、组织制度四个维度构建老旧小区韧性评估框架,依据评估结果判定老旧小区的韧性演进阶段为单维释放、多维释放、全面释放、消亡重组四个阶段,并针对性提出专项优化、局部更新、整体更新和拆除更新四种更新类型。研究选取苏州市姑苏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区域内老旧小区整体韧性水平一般,专项优化和局部更新型占比较高,分别占36.44%和32.41%;整体更新及拆除更新型占比较少,分别占15.95%和6.97%。针对不同更新类型,进一步提出基础设施完善、建成环境优化、社区资本增长、组织制度健全等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8.
张冰 《上海房地》2005,(7):58-59
2005年是宝山区实现“中变样”的目标年,计划完成商品房销售230万平方米,存量房交易180~200万平方米,配套商品房销售100万平方米,新开工住宅面积300~350万平方米,实际完成各类招标土地面积约200公顷。计划创建优秀“四高”小区4个,建筑面积达40.8万平方米,建设“为老”服务设施6个,改善居住小区环境,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9.
择邻而居     
乐业 《企业导报》2004,(8):46-46
古时候有“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的故事,现在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的生活环境,保持和睦、轻松、积极的精神风貌,这一点也是马虎不得的事情。对小区人氛围的注重,对周围居住环境的要求,除了各种硬件配套之外,小区的人环境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前,城市中一些居住小区的违章搭建,不但直接影响到物业环境的整体面貌与人文景观,也影响到小区内居民的邻里关系和社会治安,甚至可能危及房屋建筑和人身安全。因此,对居住小区违章搭建的整治既是房屋业主和使用人安居乐业的需要,也是创建文明社区、文明小区乃至现代化城市的必然途径,更是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把上海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客观要求。为此,我们有关职能部门和物业管理单位必须对物业小区违章搭建进行整治,以此优化物业小区居住环境,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在居住区域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1.
目前,辽宁省葫芦岛市2013年度老旧小区改造比预计提前20天完工。改造面积29.5万平方米,受益4000户,受益居民1万余人.改造后的小区环境实现了大“变脸”.  相似文献   

12.
小区规划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区规划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居民居住生活环境的好坏,因而,在小区建设发展中,小区规划是一个比较极为重要的环节,所以,小区规划方案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小区居民居住生活环境的好坏。当今,居民对于居住生活环境非常的重视,所以,在小区规划设计中,能够设计出高环境、高标准的住宅小区对于设计工作者来说已经成为一项急待解决的问题。那么本文阐述了在小区规划设计中,针对于应注重的几个问题进行了如下浅析。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导刊》2003,(70):74-75
现代住宅小区越来越注重小区环境设计,着力营造“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舒适宜人的优质居住空间。作为房地产开发商广州名盛房地产实业有限公司在玫瑰园的环境设计中,以其超前的意识,将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与手法和现代住宅小区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建造出宁静优美、自然和谐兼具深厚文化内涵的园林小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们国力的增强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广大群众改善居住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住宅小区的规划设计应该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以营造最佳居住环境、最好居住条件为中心,使小区规划达到企业目标功能、环境功能、社会功能的要求,建造出最适合人居住的、生态环境优秀的、山水景观优美的、功能质量优良的、人居文化上乘的、物质、精神可持续发展的住区.  相似文献   

15.
非常高兴前来参加今天的会议,上海的物业管理是我国内地物业管理的发源地之一,对中国物业管理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91年,上海第一家物业管理企业诞生;1994年,上海物业管理协会成立;1995年,上海的康乐小区被建设部授予优秀示范小区,夏克强、韩正等先后被授予“全国城市物业管理优秀市长”的光荣称号;1996年,地方性法规《上海市居住物业管理条例》出台,标志着上海的物业管理开始走上依法运行的轨道。上海的物业管理起点高、发展快,在推进旧住宅物业管理、建立住房专项维修资金制度、物业管理参与和谐社区建设等方面为全国提供了十分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赵金旭 《中国物业管理》2006,(5):I0015-I0015
“家”代表希望,寄托着温馨,体现出亲情。在紧张忙碌的生活中,家是一块绿洲,让疲惫的身躯暂时得以憩息、让劳碌的心灵浸润爱的雨露……物业管理,不仅为小区居民提供一个简单的居住环境,更应创设出一种温馨感、亲情感和归宿感,让业主们亲身感受到小区的优美、舒适、安全和温馨,时时刻刻有“家”的感觉。几年来,远洋物业在服务中始终不渝地坚持探索和实践着“家文化”的特色服务,得到了广大业主的充分认可,同时也确保了企业健康稳步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大量老旧小区正面临着居住环境与人口双重老化的问题。老年人群体在生理、心理方面对居住空间有较高要求。为满足老年群体的身心健康需求,文章基于“老年友好”视角,以黄山市屯溪区6个老旧小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这几个小区在适老化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中老年居民对小区改造的需求,最后从交通、设施、公共活动空间等方面提出适老化改造策略,以期为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物业管理是住房商品化、社会化的产物。加强对住宅区的物业管理,是保障居民正常生活秩序,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自2000年以来,三门县已先后建成了“滨江花园”、“赛格特花园”、“纪元中央广场”等8个住宅小区,各类房屋总建筑面积68.3万平方米,居住户数S860户,全部入住后,居住人口近2.34万人。目前各住宅小区不同程度地实施物业管理,对小区居民安居乐业起到积极的作用。但由于我县物业管理工作起步晚,各项制度和措施还不够完善和规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9.
随着现代城市生活质量与居民需求层次的提高,城市小区开发中生态环境建设问题已成为开发商和城市规划部门应强调的—个重要因素。美化城市小区景观,改善小区生态环境,积极进行城市小区绿化系统建设已成为当前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整体品位的重要内容。因此开发商系统规划城市生态景观小区,满足公众对人居环境要求,具有时代责任。  相似文献   

20.
王志原 《活力》2005,(12):161-161
一、小区规划多样化 1.人们的生活环境是多样化的。因此居住区环境规划的好坏对居民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环境是人创造的,又反作用于人的性情、感情、心理和行动。居住区规划设计的任务就是满足人们的需求,因而要规划好一个富有特色的居住小区是非常复杂的。居住小区不是对于人类聚居区的泛指,而是有特定的含义。居住小区是指城市主要通道所包围的独立生活居住地段,并要同自然条件、地形特点、地质构造等密切结合,布局要灵活多样。小区内应设有日常性的生活服务设施,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在进行小区修建规划设计时,坚持在地形、地质资料具备布置建筑物的原则,并根据地形、地质情况对原规划进行相应的调查。强调进行规划和基本建设时要重视选择场地。根据地形地质情况,对一些不宜建筑等地段,如大坑、回填杂土地段等布置小区绿地、学校操场、消防队练习场等。这样虽然是同一小区,采用同一住宅建筑标准图,但由于结合了地形,考虑了地质构造,小区内的布局就多样化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