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因经营小额扶贫贷款而成功获得了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本文分析其做法的特点,并结合我国农村小额贷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为解决中国农民的融资问题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2006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和平奖评审委员会宣布将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尤努斯及其创建的孟加拉乡村银行(也称格莱珉银行),以表彰他们"自下层为建立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做的努力".  相似文献   

3.
尤努斯是孟加拉国“穷人的银行家”,他的乡村银行在帮助穷人摆脱贫困的同时,也获得高额的利润,还被授予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尤努斯的故事也证实了一个道理:成千上万的小额贷款也能做成“大蛋糕”!  相似文献   

4.
高彦彬 《南方农村》2010,26(2):91-94
通过对孟加拉国的格莱珉银行、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的乡村信贷系统、玻利维亚的阳光银行以及拉丁美洲的乡村银行运作模式的比较分析,从中总结出农村小型金融机构发展的内在规律,可以为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创新、发展农村"草根银行"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5.
论金融理念创新与乡村银行运作模式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加拉国的穆罕默德·尤努斯教授在实践中创立了为农村贫困阶层提供金融服务的金融新理念,在该理念的支配下,产生了以小额贷款为主要业务的乡村银行.作为扶贫济困的特殊金融机构,乡村银行受到了农村的普遍欢迎,其运作模式也在不同国家进行复制和改进.乡村银行未来必将依据金融发展的内在规律和金融市场规则,不断进行组织和机制创新,逐步实现自身的独立运行.  相似文献   

6.
为破解传统乡村治理和集体主体乡村治理“双重消解”的现实困境,中国农村正在探索基于“多元共治”治理理念的新型乡村治理。余姚“道德银行”作为地方普惠金融信贷机制深刻改变了当地乡村治理面貌,在微观自治单元、激励约束机制、多元治理理念、信用评价体系内容等方面对传统士绅社会的传承与改造创新,并借助村社内置金融创新对新型集体乡村组织进行了有效的重构。  相似文献   

7.
通过小额信贷,让那些在传统意义上不能获得金融服务的穷人找到谋生的技能和渠道,这是孟加拉乡村银行创建人尤努斯的初衷。经过三十多年的实践,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不仅帮助数以百万个赤贫的孟加拉家庭获得贷款,其中60%的家庭因此走出贫困线,而且自身也成长为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国性银行。  相似文献   

8.
乡村银行属农村微型金融组织,国外部分地区和国家的乡村银行通过以市场经济方式缓解农村金融供给短缺,实现了扶贫性和商业性双赢的局面。本文拟通过介绍国外典型乡村银行的主要运作模式及开展小额信贷的成功做法,探寻其对我国培育村镇银行等新型金融组织,以及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等带来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9.
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小额信贷业务的成功商业化运作为世人所熟知,然而,在印尼国内还存在一种草根的小额信贷运作机构——乡村银行,本文就对印尼乡村银行的组成结构和运行模式作一简要介绍。基本情况印尼的乡村银行历史悠久,早在荷兰殖民统治时期就已经出现,当时殖民政府为了满足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资金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李秋阳  叶琛 《山西农经》2022,(16):130-132
随着各地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广大县域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贫困乡镇的居民生活质量也得到了进一步提高。作为立足服务县域、辐射城乡、服务“三农”的各县域农商银行,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了较大的金融助力。随着县域经济的转型发展、利率市场化的实行,作为扎根最基层的金融机构,农商银行在经营中面临的风险问题日益突出。文章从内部风险作为切入点,分析了农商银行在信贷业务风险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措施,对广大县域农商银行风险管理工作的改进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孙书章  刘媛媛 《山西农经》2022,(22):172-175
近年来,在金融扶贫和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河南省村镇银行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河南省各地市村镇银行的数量、资本规模情况。实证分析表明,河南省村镇银行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有着地域和机制方面的优势,但居民对金融机构选择偏好等影响村镇银行资产负债规模的增长,需要进一步创新村镇银行的经营模式、提升员工业务能力。  相似文献   

12.
孟加拉国乡村银行创办人兼行政总裁尤努斯教授,为了一个看似无法实现的理念而努力,以小额贷款的方式,给穷人提供了金融服务,赢得了世人的赞誉,获得了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其做法引起了我国理论界和实践者的广泛关注,大家在赞赏的同时,都在为中国怎么办而出谋划策。但大家更多是在探讨小额贷款本身,研究办理小额贷款的机构模式以及运作方式等问题。但我们应该更多地学习尤努斯的精神,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利用农信社等现有的金融机构,完善诸如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等品种,脚踏实地先干起来。  相似文献   

13.
朱棂 《中国改革》2006,(11):70-70
10月13日,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将2006年度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孟加拉乡村银行(或译“格莱珉”银行)及其创办者穆罕默德·尤努斯。与2004年的环境活动家马塔伊一样,尤努斯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和平人士”,他们的获奖反映这样一种理念——可持续的发展对于持久和平有着根本的意义。而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环境和贫困问题都是所谓“市场失灵”的表现,而尤努斯作为一个经济学家的实践,应该会给我们重要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三农"事业发展的新篇章,这对农发行信贷服务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同时也为我们追梦"建设现代化高质量发展的农业政策性银行"注入了新的动能.新时代下的农业政策性银行应锚定全面服务乡村振兴这一使命任务,坚持革弊鼎新、推陈出新、守正创新,努力开创...  相似文献   

15.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和关键所在,为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政府的银行、支农的银行、补短板的银行,农发行辽宁省分行围绕本省关于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充分履行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发挥政策性优势,积极有效探索实践,提供适应辽宁乡村振兴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支持模式、发展思路和信贷资金,在金融服务辽宁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支撑和主体骨干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银行为主体的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必不可少。本文从银行贷款审批的信息问题出发,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来探讨由于地理距离引发的信息不对称对贷款的影响。利用来自银监会的一个独特数据,本文着重考察了银行地理距离对农村金融资源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首先,从趋势上看,银行越来越表现为"离乡进城",银行分支机构越来越远离农村,靠近城市,银行地理距离越来越小;其次,从微观层面来看,银行地理距离对农村家庭的金融可得性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银行离农村越近,农村家庭的金融可得性就越高;最后,从宏观层面来看,银行地理距离对农村地区获得贷款占比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银行离农村越近,农村地区获得的贷款比重就越高。上述结果表明,"离乡进城"的银行不利于农村金融资源配置,乡村振兴必须高度重视农村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发展,交通先行.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的经济成就离不开交通基础设施的保驾护航.同样,乡村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交通基础设施的支持和保障.近年来,我国农村路网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重要支撑.农发行充分发挥政策性银行职能,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支持农村路网建设领域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孟加拉的格莱珉银行自创立以来,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格莱珉银行创造者罕默德·尤努斯教授也因此获得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格莱珉银行经营模式分析格莱珉银行的市场定位。格莱珉银行定位为穷人的银行。1976年,格莱珉银行在孟加拉的乔布拉村诞生,并于1983年正式转变为一家银行。为了银行的成立,特别通过了一项法律:贫穷的借贷者们,其中绝大部分为妇女,拥有这家银行,银行只为这些穷人服务。如今,格莱珉的贷款者们拥有银行94%的股权,另外6%为政府所拥有。  相似文献   

19.
2009年9月笔参加了中国业农发展银行总行第6期赴德国中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听取了专家讲授的德国金融业、欧盟和德国的农业政策及补贴、银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知识,拜访了德意志银行、黑森州农业抵押银行、西德意志银行和巴伐利亚州储蓄银行以及德国联邦食品、农业和消费者保护部,并参观了农业企业.  相似文献   

20.
金砖银行的建立,对以欧美为首的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来说无疑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从金砖银行成立的背景和意义出发,对金砖银行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对国际金融体系的影响,以及金砖银行本身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金砖银行建立和发展进行全方位多角度阐述。金砖银行的建立不但对于这些发展中国家来说是一件好事,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增加了国际融资渠道,这样可以降低国际融资成本,进而提高经济政策的作用效果,以达到促进本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