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康”说与“复兴”说这两者之间存在跨越两千多年的历史性联系,真实存在的历史参照指向是“复兴”说成立的前提,“小康社会”不仅是一种历史社会理想标准,更是一种曾经达到过的历史社会理想状态,历史上的“小康社会”是“复兴”说整体意义上的放矢之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真谛。  相似文献   

2.
《宁波通讯》2012,(5):72-73
宁波,一座江南历史文化名城,以7000年前河姆渡先人的干栏式建筑开启人类聚居的先河,宁波城市经过1190多年的历史演绎与变迁。形成了今天“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山海名城。 今后五年,中共宁波市委又以“加快构筑现代都市”战略部署为城市建设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跨步迈上构建“一核两翼多节点”网络型都市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3.
章政 《浙江工商》2009,(12):8-9
早在7000年前,余姚就创造了誉为世界文化瑰宝的“河姆渡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而今,余姚凭借其领先的理念再次成为了工商联同仁的取经之地。  相似文献   

4.
葛正芳 《发展》2000,(5):6-6
在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作出了“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决策。党中央高瞻远瞩,站在历史和政治的高度,规划了下世纪我国又一轮区域经济重点突破、资源全国优化配置的壮观前景,是落实邓小平同志“两个大局”、“共同富裕”思想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大步骤.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伟大壮举。  相似文献   

5.
安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七大古都之一,是甲骨文的故乡,也是《易经》的发祥地。安阳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华民族发展史。安阳西依太行,洹水穿流,交通便利,气候宜人。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摇篮之一。安阳西部的小南海原始人洞穴,是25000年前旧石器时代一处人文景观,这里出土了7000多件人类使用过的石器工具,还有动物骨骼化石等,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称之为“小南海文化”。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爱玉崇玉的历史源远流长。用玉琢玉的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中国历代宝石和玉石制品,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文化艺术专库的珍贵遗产。由于中国宝石和玉石制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浓厚的东方文化神韵.故在世界上享有“东方艺术”和“玉石之国”的美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然而.世界最美之物莫过于宝石和玉石;世界最贵之物也莫过于宝石和玉石,常言道“黄金有价.玉无价。”玉石玲珑别透,是大自然赐给人类最珍贵的一份礼物。玉石,被古人视为“日月星辰”和“大地万物”之精萃。珍稀的宝石和玉石附会…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壮举。30个年轮,铭刻了当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篇。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同时,我们也更加清楚地看到.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的历史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也在不断地给改革开放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老吾老,以厦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贤的一句箴言最能体现中华民族传承已久的慈善胸怀。穿过历史的烽烟,我们能看到“义庄”里为穷人遮风避雨的茅屋,史书的字里行间还能闻到“粥厂”飘来阵阵粥香。慈善,虽然那时候还不叫“慈善”,还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血脉传承中一步步走来.铸成了华夏文化的慈善基因。  相似文献   

9.
【摘要】本文阐述了统一战线的基本内容及认识误区,分析了三个“为什么当前还需要统战工作”的问题。指出长期坚持统一战线是历史的必然,是作为“执政党”的需要,是我党奋斗90多年的基本经验,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历史任务的动力和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0.
《宁波通讯》2006,(3):F0002-F0002,I0001
余姚市丈亭镇位于宁波市西首,长江三角洲南翼,区域总面积56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 1个社区,现有常住人口3.1万人,外来人口近2万人。丈亭镇是一个富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江南水乡古镇。据《夏侯曾先地志》载:“慈溪江分流处,有石矶十七八丈,筑方丈亭其上,为老尉廨宇,旧日“丈亭”。“丈亭”由此得名。有着7000多年人类文明历史的河姆渡遗址,与丈亭镇境内的鲻山遗址、三七市镇的田螺山遗址,共同构成了光辉灿烂的河姆渡文明。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优良的师德.如“当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为人师表,教学相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等。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师德的内容是不同的.但它都具有内在的继承性和稳定性.知识经济时代的师德是对传统师德内容的发展与创新.并赋予了其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2.
赵雷 《首都经济》2008,(5):36-38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而今改革开放已经步入了第30年。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所指出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武安位于河北省南部,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地带,武安历史悠久,距今约8000多年的“磁山文化”发源于此,是中华民族文明发祥地之一。武安春秋属晋,战国归赵,赫赫有名的苏秦、李牧、白起都曾被封为“武安君”;西汉初置县,被联合国命名为千年古县。1988年10月撤县建市。  相似文献   

14.
50年前,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有力配合下,打败了日本侵略者,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毛泽东曾精辟地指出:“长期而又广大的抗日战争,是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犬牙交信的战争,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它“在东方历史上是空前的,在世界历史上也将是伟大的”.①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英勇抗战,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上谱写了光辉的志章.一、抗日还争打问了世界足法西斯社争的约一枪,是它的征三嘱的组成@分拉问明中国抗B胡争在世界反法百行战争中的地位.首先必须弄清两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世界化人都有一个共同的家,她的名字叫“中国”。如今,一个“精神层面”上的“家”即将在山东启建。这个“家”浓缩了中华民族5000余年的悠久历史,被称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她即是中华文化标志城。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的“民族魂”,它过去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现在和今后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巨大推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的实质就是民族意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三者的有机统一,是“振兴中华”的伟大运动。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一部农业文明的历史。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农耕时代,粮食的丰歉直接影响着王朝的兴衰和国家的命运,从帝王将相到黎民百姓,无不虔诚地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毫不夸张地说,是一粒粒普通的粮食养育了中国历史灿烂的文明。中华民族在新石器时期就已经开始种植农作物。据考证,麦子自秦汉时期已经成为黄河流域主要的粮食作物。“黍稷重谬,禾麻菽麦”、“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粮食不仅构成国计民生的物质基础,那一株株摇曳的庄稼还进入了古代文人的审美视野。 21世纪的今天,我国农村人口已普遍解决了温饱,向小康迈进。但急剧增长的人口和有限耕地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当前,国家已把粮食问题提升为安全问题。早在4000多年前,在杨凌这片沃土上,华夏农业始祖——后稷开始教民稼穑;4000多年后,同样在这块地方,一个以“西杂”系列小麦品种续写育种史的人,又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他,就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杂交小麦育种专家张改生教授.近日,记者专程前往杨凌对他进行了采访。[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带着千年历史的沧桑、迈着时代骄健的步伐,以金龙腾飞之势跨入了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花语神韵、万物激新,龙年的春天显得分外妖绕。因为她连接分两个世纪交替的时光焦点、洋溢着千禧之年的喜庆。更重要的,她是中华民族从成熟走向辉煌、走向高科技信;③时代的里程碑。改革开放的20年,是我们国家长足发展的20年。从第一台“28”走进“先富起来”的单位和家庭,到如今以“奔腾Ⅲ”为主流的高配置计算机,在全国各行各业及普通家庭的广泛应用,一下子就把我们国家的高科技产业送上了高速运转的轨道。仅十多年的时间,中国的…  相似文献   

19.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和文化发源地之一,“八川分流绕长安,秦中自古帝王州”就是后人对古都长安的评价。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对于古都长安来说更是如此。古都长安就像一部沉甸甸的史书,一幕幕、一页页记录了中华民族的沧桑巨变,尤其长安见证了令我们今天仍然自豪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辉煌,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全球竞争的背景下.依靠自主创新,创立和发展民族品牌,推动民族工业发展,提升中国科技的全球竞争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2008年12月8日上午.国内特种计算机企业研祥集团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在北京首都大酒店签署了嵌入式技术应用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双方还为专门成立的“嵌入式应用联合实验室”举行了揭牌仪式。至此,研祥特种计算机与“龙芯”CPU的应用研发合作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