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主要以美国中东霸权未来所面临的挑战为线索 ,前瞻伊拉克战争对中东政治和世界政治的影响 :在安全层面 ,美国将面对伊斯兰极端主义恐怖势力反弹的挑战 ;在推进中东民主化方面 ,美国将面临西方与阿拉伯伊斯兰政治传统在民主理念上的矛盾 ,同时在现实领域中也面临着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借民主化崛起的压力以及如何处置盟友君主专制制度的困境 ;在文化方面 ,“9·11”事件后在美国媒体推波助澜下日趋彰显的“文明冲突”的阴影将更加迫近 ;在美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方面 ,对于中东国家中的盟友与半盟友国家 ,如何避免“9·11”事件和伊拉克战争造成的消极影响 ,而使双方关系得以修复和巩固 ;对于“无赖国家”和“邪恶轴心” ,美国是否有决心和能力义无反顾地依次进行整治 ,都对美国的中东霸权战略构成了挑战。  相似文献   

2.
美国为什么要发动对伊拉克战争,这在这场战争爆发前后,以至在战争结束之后,人们都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在为美国开列的各种理由中,包括铲除恐怖主义、捍卫国土安全、推翻独裁政权、争夺石油利益、确保美国中东霸权、改造伊斯兰世界、发泄对“9·11”袭击的愤怒、振兴美国经济、巩固单极世界等等。这些理由概括起来反映了美国国家利益的三大核心内容: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和价值利益。每当美国发动或卷入一场战争时,无论从动机还是结果看,都会涉及维护和扩大以这三项基本利益为内容的国家利益。我们不妨追溯远一些,为什么美国要进行1898年的那场…  相似文献   

3.
“9·11”后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上海合作组织面临非常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更多的地区不稳定因素。纵观上海合作组织对“9·11”事件和阿富汗反恐怖战争的反应,可以将上海合作组织所面临的挑战分为四个层面。第一,最直接的挑战首先来自该组织本身,这关系到上海合作组织将来能否在该地区的安全合作中发挥主导作用。第二,上海合作组织中亚成员国在反恐怖战争中和结束后与美国合作的程度,正在对该组织的凝聚力构成极大的考验。第三,美俄关系的深刻变化必将对中俄关系的走势产生微妙的影响,而中俄合作是上海合作组织有效发挥作用的关键。第四,“9·11”后上海合作组织面临的最重大的外部挑战是,美军进驻中亚国家及其对中亚地缘政治、地区安全形势和周边大国关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美国为什么要发动对伊拉克战争,这在这场战争爆发前后,以至在战争结束之后,人们都要关注的一个问题.在为美国开列的各种理由中,包括铲除恐怖主义、捍卫国土安全、推翻独裁政权、争夺石油利益、确保美国中东霸权、改造伊斯兰世界、发泄对“9·11”袭击的愤怒、振兴美国经济、巩固单极世界等等.这些理由概括起来反映了美国国家利益的三大核心内容:安全利益、经济利益和价值利益.每当美国发动或卷入一场战争时,无论从动机还是结果……  相似文献   

5.
伊拉克战争正在又一次使国际形势发生带有阶段性的重大变化。这虽然是一场双方力量极为悬殊、规模有限的局部战争 ,但它已牵动全世界。和标志着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发生阶段性变化的“9·11”事件一样 ,这次仍然首先体现在头号大国美国身上。“9·11”后 ,美国国内同仇敌忾 ,举国支持政府的反恐战争 ;国际上普遍受到同情和支持 ,初步建立起国际反恐战线 ,在阿富汗比较顺利地进行了一场反塔利班战争。但美国保守势力中的强硬派 ,却借势推行筹谋已久的以美国模式改造世界并加以控制的霸权计划 ,因而在安全问题上提出先发制人的军事战略 ,在外…  相似文献   

6.
伊拉克战争后的中东局势与美国全球战略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世界经济研究》2003,(8):47-50,41
美国发动对伊战争,从战略层面来看,主要是出于国家安全战略、地缘政治战略、石油能源战略和民主政治战略的综合考虑,是与全球战略的调整和改造中东的决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战后中东局势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中东地区的战略态势进一步失衡,美阿矛盾日趋加深,恐怖活动有所加剧,巴以和平进程重新启动,伊朗和叙利亚可能成为美国下一个打击目标。但是,美国在中东也面临伊拉克战后重建等棘手问题。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基本走向是战略重点继续放在中东地区,全球战略军事部署逐渐东移,重新关注其他全球力量中心,构造新的全球霸权机制。我国必须准确判断伊拉克战争和美国战后战略走向对我国战略环境的影响,及时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从里海石油之争看俄罗斯的新能源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9·11”事件之后 ,作为可以取代中东石油供应地的中亚里海备受关注。随着美国把对阿富汗的反恐战争变成了在里海和中亚建立以能源为重点的地缘政治战略契机 ,该地区在今天国际环境和能源安全战略中的地位也就日显突出。俄罗斯一直视中亚为自己的传统势力范围 ,但美国却始终将俄罗斯视为重要遏制对象 ,极力反对它作为垄断力量参与中亚的能源开发。在这种情况下 ,前苏联中亚地区的传统安全观念受到了挑战 ,地缘政治也正逐渐成为经济的集中体现 ,而作为世界超级能源大国俄罗斯的表现 ,格外地引人注目。虽然伊拉克战争中的石油风险溢价并不明显 ,战争结束后 ,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也开始逐步回落 ,但各地缘政治势力对里海能源的争夺仍将继续 ,这使中亚地区出现了多极化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8.
回首2003     
作者从七方面概述和探讨了 2 0 0 3年国际形势的主要事态及其特点 :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的重大失算 ;中东危机和朝核危机的深化 ;“9·11综合症”及其表现折射出的新帝国主义 ;大国关系的新动向 ;全球和平与冲突的若干趋势 ;面临“危中之机”的联合国 ;反全球化现象、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经贸政治”的凸显、一些地区和国家政治领导人的换代以及美国紧锣密鼓展开的“选举秀”等现象。美国在这一年的行为及其巨大的连锁性影响 ,成为分析讨论的焦点和贯穿全文始终的主线。本文从世界政治和全球安全的角度 ,透视美国的角色和国际关系的互动 ,展现了当前国际形势的复杂性、多层次和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9·11”事件以来,国际恐怖势力几经起伏,伊拉克战争后又进入了一个新时期,活动特点出现了明显变化,反弹力度、反恐难度和地域广度都在增加。恐怖主义作为非传统安全中最突出和最现实的威胁,其危害性不断上升,已成为国际社会将长期面临的诸多全球性问题之一。近日,本刊编辑部记者蒋尉(以下简称“蒋”)就9·11”之后的国际恐怖活动及反恐斗争的新情况新动向,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经政所副所长王逸舟研究员(以下简称“王”)。王:近期内,恐怖主义活动呈现全球上升的趋势,特别是在某些区域更为集中和剧烈,如从北非、中东到西亚和中亚的所谓“…  相似文献   

10.
“非典”挑战中国“人”的安全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入 2 1世纪 ,人们的安全观念正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经历着重大而迅速的变化。国家安全正超越“国家”的主体与范畴 ,扩展到“人”的安全领域。在中国和世界一些地区爆发的“非典” ,使传统的安全观继“9·11”事件后又一次受到严重的挑战 ,“人”的安全受到前所未有的普遍重视和强化。“非典”的短期效应是威胁人的健康、生命安全 ,挑战国家公共卫生防御及监管体系 ;其长期效应同“9·11”事件一样 ,将影响中国的安全观念 ,并将对中国参与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等众多领域活动的形式和参与程度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俄关系的良性发展与新形势下的上海合作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关系的良性发展为“上海五国”——上海合作组织进程奠定了基础,并对这一机制的走向和中亚的未来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9·11”事件的发生和美国反恐怖战争的打响,使上海合作组织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而上海合作组织要进一步健全和加强,中俄之间的协调和合作仍是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伊拉克危机引发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的 13个问题 ,涉及有关伊拉克危机的国际关系后果和全球政治发展趋势。文章的中心思想是 :分析伊拉克战争前后的整个危机过程 ,不能仅仅关注对美国霸权行径的抨击 ,还应考虑这场危机的深远影响 ,尤其是一些落后、封闭国家的主权面临的深刻挑战以及国际法变动的长远趋势  相似文献   

13.
视点     
事件“9·11”事件周年回眸据统计,“9·11”事件使美国直接经济损失约1000亿美元,股市市值损失约7万亿美元,并带来大量资本外逃,成为延续美国经济衰退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还具有连带效应,其影响波及到了全球,引发了全球股市的下跌,助长了世界经济的阴霾气象。另外,“9·11”事件也导致了政府经济行为的变化,使美国出现了“管制经济”的新现象,世界尤其是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也有所抬头。许多专家认为,“9·11”  相似文献   

14.
回到未来?——“9·11”后的国际秩序与新中世纪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9·11”事件给国际关系造成的影响出发 ,介绍了国际关系理论中新中世纪主义的主要内容和学术观点 ,并结合冷战后国际关系的发展特征 ,分析讨论了新中世纪主义对形成中的国际关系新秩序的把握能力和两者之间的切合度。文章最后指出 ,“9·11”确实可以成为国际关系转折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新中世纪主义指出了国际关系发展中民族国家遭到挑战的特征 ,但同时忽视了民族国家在应对挑战中联合自救的特征。冷战后 ,特别是“9·11”事件爆发后真正值得关注的国际关系新趋势是国际治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反恐战略、“倒萨”战争与美国的石油争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 ,“9·11”事件前后 ,美国反恐战略与其全球石油战略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和本质的逻辑关系。阿富汗战争之后 ,在美国的全球反恐战略中 ,争夺和控制石油资源的企图已经昭然若揭 ;在阿富汗反恐与中亚石油争夺密切相关 ,“倒萨”与获得伊拉克石油和进一步控制沙特的石油相互联系 ;在反恐的形势下美国与俄罗斯建立新型能源关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俄的石油供应。从石油争夺的角度 ,我们或许能够更好地了解美国的全球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16.
作者从七方面概述和探讨了 2 0 0 3年国际形势的主要事态及其特点 :美国在伊拉克问题上的重大失算 ;中东危机和朝核危机的深化 ;“9·11综合症”及其表现折射出的新帝国主义 ;大国关系的新动向 ;全球和平与冲突的若干趋势 ;面临“危中之机”的联合国 ;反全球化现象、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经贸政治”的凸显、一些地区和国家政治领导人的换代以及美国紧锣密鼓展开的“选举秀”等现象。美国在这一年的行为及其巨大的连锁性影响 ,成为分析讨论的焦点和贯穿全文始终的主线。本文从世界政治和全球安全的角度 ,透视美国的角色和国际关系的互动 ,展现了当前国际形势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7.
当地时间5月1日23时35分,整个美国都长舒了一口气。彼时,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发表了约9分钟的讲话,宣布本·拉登已死。从“9·11”事件到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拉登让美国苦苦追捕了10年。  相似文献   

18.
恰值"9·11"事件发生11周年之际,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遇袭身亡,随后西亚、北非国家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大规模反美示威,阿拉伯世界内的亲美政权陷入内外交困之中。表面看,美国人制作的诋毁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影片引发了伊斯兰世界的反美狂潮。实际上,美国的阿拉伯世界政策是激化当前西亚、北非乱局的更为重要的原因。在西亚、北非地区10年反恐的背景下,美国决策者形成一个比较固执的理念:一劳永逸地消除恐怖分子及其赖以生存的土壤的终极途径,是在中东以强力方式建立所谓"西式民主"。这种单向性的外交思维导致美国无法认同中东地区所存在的文化与政治实践的多元性特色。  相似文献   

19.
"9·11"事件对于世界来说就像其事件本身一样具有爆炸性.时隔两年,"9·11"事件对于国际关系的影响已渐渐明朗.就美国而言,其影响有三方面一是导致了美国国家安全观念和安全战略重点的转变;二是催化了布什主义的出台;三是加速了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步伐.就世界而言,其影响有四方面一是重新整合了大国关系;二是导致了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的失衡;三是传统国际法与国际秩序遭受严重挑战;四是单极多极之争异常激烈,世界格局走到十字路口.  相似文献   

20.
"9·11"后国际恐怖主义的新特征、新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9·11"事件发生后,国际恐怖主义受到国际社会围剿。但是,美国反恐战争中的失误导致了反美主义和圣战恐怖主义的扩散,使"9·11"后国际恐怖主义呈现新的特征:"基地"意识形态化、圣战全球化、组织形态的网络化分散化、成员的年轻化、目标对象的泛化和软化,以及追求恐怖效应最大化。国际恐怖主义将成为国际社会长期严峻的挑战。动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危险不断增长。不同类型的恐怖主义组织趋于联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