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中亚里海地区油气地缘环境分析及中国的突围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分析中亚里海地区油气地缘格局及主要竞争因素,权衡大国之间的抗衡与制约态势,全方位评估博弈矛盾基内的地缘政治风险。指出面对美国及其盟国的多层次地缘政治封锁,中国应该制定机动灵活的石油地缘政治策略,利用国际合作、经济援助等手段,发挥优势,实现中国在中亚里海地区油气地缘政治“突围”,有利于中国油气安全保障及供应多元化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胡斌 《中亚信息》2009,(11):34-35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油价从顶峰应声跌落。在此情况下,坚信廉价油气时代已经过去的俄罗斯,非但没有停止能源扩张的步伐,而是将“能源触角”进一步伸向世界各地。此外,考虑到与乌克兰习惯成自然的“天然气大战”,俄罗斯也需要寻找新的能源输出路径。在多方面因素作用下,富含油气资源且地缘政治意义重大的中亚—里海地区,被俄罗斯锁定。  相似文献   

3.
“9·11”事件一年来俄美在中亚的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亚地区的地理位置特殊 ,能源资源丰富 ,历史上一直是群雄争夺的重点地区 ,“冷战”后更吸引了各种势力竞相进入。“9·11”事件之后 ,美国对阿富汗进行军事打击 ,借此实现了在中亚的军事介入 ,并不断谋求在中亚的进一步发展 ;俄罗斯在中亚的传统地缘政治优势受到严重削弱 ,但它并没有一味退让 ,而是积极地采取各种应对措施以增强自己在中亚的影响 ;处在两大国夹缝中的中亚各国也积极谋求自身的利益 ,奉行“大国平衡”的外交政策 ;周边地区的一些大国不同程度地介入了在该地区的竞争。中亚地区新一轮复杂的实力较量已经拉开序幕。虽然俄美两国在中亚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但考虑到双方相互间的战略利益 ,各自都会有所克制 ,谋求合作将是它们的首选策略。  相似文献   

4.
冷战后美国的中亚里海能源战略与中国能源战略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苏联的解体和中亚里海地区新独立国家的出现,使世界能源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使中亚里海地区成为新的“世界能源供应心脏地带”。基于国内能源安全和全球霸权的需要,美国及时制定了中亚里海能源战略,并采取各种措施推进落实其能源战略。鉴于未来能源供应的短缺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美国的中亚里海能源战略对中国能源战略的突出影响主要是刺激中国加快以中亚里海能源开发为重点的能源战略规划,在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织”机制的同时,从地区油气连接方面处理好与日本、韩国关系,积极推动建立东北亚地区能源和经济协调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5.
祝辉 《新疆财经》2010,(1):29-34
石油供应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随着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中国的石油供应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与中国西北边疆接壤的中亚及里海地区被誉为21世纪的“世界能源供应基地”,其独特的地缘能源优势为中国解决日益严重的石油供应问题提供了条件。本文就制约中国石油供应安全的因素以及中亚在中国石油供应安全战略体系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参与中亚地区油气资源合作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苏联解体后,中亚地区因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处于欧亚大陆腹地的战略位置,再次成为大国争夺地缘政治主导权的战场。”9·11“恐怖袭击事件后,临近阿富汗的中亚地区又不可避免地成为国际战略界关注的焦点。作者认为,阿富汗和中亚地区是冷战后美国建立其主导下的新安全结构的最后环节,认识中亚在冷战后的国际战略地位,有助于理解美国的中亚战略以及正在进行的阿富汗战争对中亚地区安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中亚能源地缘战略格局与多边能源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亚这一能源热点地区的多边能源合作尚处于起步阶段,主要原因是中亚地区的能源地缘国家相互的地缘观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亚的能源地缘格局,具体表现在中亚-里海地区油气管线走向的博弈。能源地缘国家相互之间在地缘上的认知分歧成为这一地区实现多边能源合作的最大挑战。中亚多边能源合作的前景取决于各参与国为改变相互地缘认知所作出的外交努力。  相似文献   

8.
美国政治学家、东方学专家南德·刘易斯预言:当前中东地区的复杂矛盾将引爆战争,美国的最终目标是通过这场战争完全控制世界的石油产地,把石油管道的阀门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美国独霸石油的野心将引起欧洲和亚洲国家的反击,俄罗斯从旁观者变成当事人,从而使战争规模不断扩大,最终发展为世界大战。刘易斯的“咒语”让人忐忑不安,关键在于它道破了一个重要事实:能源地缘政治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9.
无论是对世界经济来说。还是对国际政治局势来说,里海的石油资源都在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许多国家的利益交织在这里,有些国家甚至在世界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美国、欧盟、中国及俄罗斯。每个国家都认识到了里海的重要性。自然,地缘政治冲突往往会影响到里海地区各国石油资源开发战略的目标选择。每个国家都在这里打出了自己不同寻常的“石油牌”,力图使自己的最大利益与最大安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0.
欧盟对俄罗斯能源依赖严重,俄乌天然气纠纷凸显了欧盟能源政策的脆弱性。欧盟能源多元化战略中的纳布科天然气管道项目引起俄欧围绕气源地和运输通道铺设的路线而在中亚-里海盆地、伊朗和外高加索以及土耳其、东欧等过境国展开能源地缘政治博弈,其结果将影响欧俄美关系的进程及对中国-中亚管道气源地形成竞争,而中亚天然气进入中国则是一种互惠的理性选择。俄主导的南溪管道与纳布科管道展开气源地之争,欧盟选择从伊朗进入纳布科取决于伊核问题的解决前景和美伊关系走势。俄格战争导致南高加索局势动荡阻碍纳布科项目的顺利实施。而在俄欧之间则存在着一种能源相互依赖,通过建立俄欧之间能源博弈模型所抽象出来的依赖与竞争表明,俄欧双方更多是通过改变自身收益来达到影响对方行为的目的,双方博弈也是非静态的,各自收益变量不断变化,导致现实中的均衡解也不断发生变化。俄罗斯对欧盟施加压力的成本增高,有利于欧盟能源进口多元化格局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从苏联解体到20世纪结束,美国在俄罗斯的能源输出中不占有重要的位置,俄罗斯石油在美国年进口的石油总量中的比例仅为1%左右。“9·11”事件后,随着俄罗斯对美国反恐战争的支持,在俄美关系升温的背景下,两国在能源领域加快合作步伐。由于国际油价的波动、近年来巴以爆发持续的激烈冲突以及美国与沙特阿拉伯关系有所恶化,美国政府开始加紧实施石油供应多元化战略。俄罗斯石油产量的增长势头以及为减轻对欧佩克阿拉伯国家的石油依赖,使美国明确地选择了加强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的政策。此外,美国支持俄罗斯扩大石油出口的政策以平抑国际油价,不赞…  相似文献   

12.
亚兵 《中亚信息》2003,(3):28-28
近日,俄罗斯里海舰队新任司令、海军少将尤里·弗拉季米罗维奇·斯塔尔采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了俄罗斯里海舰队的建设情况。里海是俄罗斯国家利益的重要战略方向之一。在里海地区新的地缘政治条件下,里海舰队所发挥的作用和所具有的意义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3.
刘畅 《欧亚经济》2023,(3):87-110+130
中亚地区位于欧亚大陆腹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冷战”结束初期美国便开始介入中亚事务。“9·11”事件后,美国借反恐之名进一步扩大了对中亚地区的影响。其中,对外援助作为美国中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是美国维护地区安全利益、推进外交政策的重要工具。近年来,美国宣布进入战略竞争时代,将中国定位为最大竞争对手,将俄罗斯定位为严重威胁,其全球和地区战略也随之调整,中亚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战略地位和价值有所提升,成为美国与中国竞争和排挤俄罗斯的前沿地区。在此影响下,美国中亚政策的风向标——对中亚的援助也出现了新变化。因此,研究战略竞争时代美国对中亚援助的目的、体系、规模和趋势,不仅有助于把握美国中亚政策的新动向,也为观察战略竞争时代大国在中亚地区的博弈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反恐战略、“倒萨”战争与美国的石油争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认为 ,“9·11”事件前后 ,美国反恐战略与其全球石油战略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和本质的逻辑关系。阿富汗战争之后 ,在美国的全球反恐战略中 ,争夺和控制石油资源的企图已经昭然若揭 ;在阿富汗反恐与中亚石油争夺密切相关 ,“倒萨”与获得伊拉克石油和进一步控制沙特的石油相互联系 ;在反恐的形势下美国与俄罗斯建立新型能源关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俄的石油供应。从石油争夺的角度 ,我们或许能够更好地了解美国的全球战略意图。  相似文献   

15.
汪洋涛 《魅力中国》2010,(34):12-13
近年来,我国石油企业在与中亚国家的油气合作中取得了引入注目的成绩,初步形成了重点投资哈萨克斯坦,大力建设中哈油气管道,积极参与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等国家油气开发的合作格局。随着我国对进口能源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实现油气来源“多元化”和能源输送的“安全性”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迫切要求。在这种背景下,中亚在我国能源战略布局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针对我国未来发展的需求、中亚能源供给的可能前景以及该地区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加强我国与中亚石油等能源合作的现实意义便不言而喻了。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一路大幅攀升, 自1993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1996年又成为原油净进口国。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高达40%以上,成为世界石油第二大消费国。当前世界能源命脉掌握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在日趋激烈的国际能源竞争中,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劣势地位。我国虽然与世界主要产油国关系友好,且在俄罗斯和中亚地区具有地缘和政治优势,但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外部威胁因素日益凸显。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伊拉克战争后的中东局势与美国全球战略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健 《世界经济研究》2003,(8):47-50,41
美国发动对伊战争,从战略层面来看,主要是出于国家安全战略、地缘政治战略、石油能源战略和民主政治战略的综合考虑,是与全球战略的调整和改造中东的决心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战后中东局势出现了较大的变化:美国在中东的主导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中东地区的战略态势进一步失衡,美阿矛盾日趋加深,恐怖活动有所加剧,巴以和平进程重新启动,伊朗和叙利亚可能成为美国下一个打击目标。但是,美国在中东也面临伊拉克战后重建等棘手问题。伊拉克战争后,美国全球战略的基本走向是战略重点继续放在中东地区,全球战略军事部署逐渐东移,重新关注其他全球力量中心,构造新的全球霸权机制。我国必须准确判断伊拉克战争和美国战后战略走向对我国战略环境的影响,及时制定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国际能源地缘格局视角下的中国与中亚能源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正在引致世界的每个组成部分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合纵连横,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的跨国界的交流,并逐步推动了四大"能源生产利益共同体"的形成,这四大板块奠定了当今世界能源生产的地缘格局。如何在这种格局中拓展能源利益,维持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安全的重大问题。中亚五国在国际能源格局中的重要性是来自它们所处的敏感地理位置和潜在的资源优势。中国与中亚有良好的合作基础,近年来又通过上海合作组织进一步密切了合作关系,该地区有条件成为中国未来油气资源进口的重要战略后备来源,应该成为我国能源外交的重点地区。本文着眼于国际能源生产的地缘格局,结合我国中亚能源合作目标,提出我国参与中亚能源合作的原则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中国的中亚能源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能源问题,不仅是中国一家所面临的大问题,而是全球,无论是超级大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是作为现有格局的维系者欧美等国所面临的大问题.换言之,能源问题无疑会对21世纪的国际社会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科技、文化及意识形态产生重大影响.中亚地区是世界载能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战略资源十分丰富,尤其以石油、天然气为最.一场以能源为战略的"中亚逐鹿"之战正在中亚激烈展开.本文从中国的立场出发,在考察了大国和地区组织(美、俄、欧盟、日、印、中国等)在中亚地区的能源运作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的中亚能源发展策略,并构建了保障中亚——新疆能源大通道的安全战略和政策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20.
当今中亚大国政治:出自中国视角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中亚:地缘政治的角逐场中亚曾是19世纪和20世纪初最著名也最经久的大国竞争、对抗和间接冲突的舞台,并且由此成为将“西方”和“东方”两个现代国际政治体系连接起来的最前沿枢纽。拥有跨洲利益的两大世界级侧翼大国——不列颠和俄罗斯——将它们彼此在中亚的“大角逐”(The Great Game)视为头等重要的帝国战略组成部分。在此,地理位置是个极为明显和不可更改的决定性要素。作为英印的屏障、波斯的东邻以及广袤的俄罗斯南部“自然”延伸,中亚既构成了帝国安全所系的战略边疆和缓冲地带,也构成了侵入对方势力范围的战略通道和占领“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