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熊谦 《重庆与世界》2013,(7):35-36,45
新现实主义是在新的国际背景下对传统的现实主义的修正和补充,国际合作理论是其中重要的理论发展之一。新现实主义内部有着不同的国际合作观,但它们之中也存在着共通性。本文将国际合作分为全球性合作,发达国家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以及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利用新现实主义国际合作理论及其共通性来分析国际合作在冷战后与2008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变化,并进行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2.
李彦伟 《魅力中国》2009,(24):15-16
在当今国际关系理论晃,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是两大主流理论。然而,现实主义看起来越来越多地受到建构主义的质疑和挑战。本文主要尝试着从本体论方面对现实主义与建构主义做一比较。  相似文献   

3.
现实主义是权力政治理论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深入地分析了“Power”的两种含义及其在现实主义经典国际政治学著作中的具体应用。国家利益必须由国家力量的大小来界定 ;国际结构必须由国家间的力量对比来界定 ;而进攻性现实主义所主张的是不断增强的力量 ,并非国际体系中的统治。把现实主义误解为统治国际体系、不讲道德的权力政治理论 ,并没有把握现实主义的真正本质。这样一种误解给理论研究和国家政策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相似文献   

4.
国际责任是指国际社会某个成员对国际社会在经济、政治、安全、道义等方面所应承担的国际义务及所做出的贡献。现实主义国家利益观不能有效地兼顾内外需求,难以成为国际责任观构建的理论基础。而共有利益概念将国家利益、共有利益和国际责任有机地统一起来,它可以和国家利益一道成为大国国际责任观以及中国国际责任观构建的理念基础。  相似文献   

5.
国际责任是指国际社会某个成员对国际社会在经济、政治、安全、道义等方面所应承担的国际义务及所做出的贡献。现实主义国家利益观不能有效地兼顾内外需求,难以成为国际责任观构建的理论基础。而共有利益概念将国家利益、共有利益和国际责任有机地统一起来,它可以和国家利益一道成为大国国际责任观以及中国国际责任观构建的理念基础。  相似文献   

6.
亨利·基辛格不仅是20世纪国际社会公认的杰出外交家,他也是国际关系理论的大师,更是一位现实主义的外交大师,他推崇传统的均势理论和国家利益论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国外研究侧重于对基辛格军事理论的阐释,分析与评价,国内研究除了关注基辛格均势外交思想外还对他现实主义思想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分析框架的建构主义原则上可以与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等实体理论相融合,建构主义试图在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之间走一条"中间道路",因此它与现实主义在本体论与认识论上并非截然对立,这就为建构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话提供了前提条件。建构主义与现实主义融合而成的现实建构主义有两个核心假设:一是国际政治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二是国际政治无法超越权力政治。因而,现实建构主义的核心问题是探讨权力的多种形式及其在建构国际政治中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现实建构主义:国际政治的权力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分析框架的建构主义原则上可以与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等实体理论相融合,建构主义试图在实证主义与后实证主义之间走一条"中间道路",因此它与现实主义在本体论与认识论上并非截然对立,这就为建构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对话提供了前提条件。建构主义与现实主义融合而成的现实建构主义有两个核心假设:一是国际政治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二是国际政治无法超越权力政治。因而,现实建构主义的核心问题是探讨权力的多种形式及其在建构国际政治中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20世纪 80年代 ,各种非主流国际政治思潮汇成一场针对新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的“批判风暴” ,挫伤了新现实主义的锋芒 ,使新自由制度主义成为主流思潮 ,为90年代建构主义的兴起准备了必要的前提。在这次“批判风暴”中 ,作为批判阵营内主力军之一的“批判社会理论” ,深受法兰克福学派的影响 :霍克海姆的“传统理论”启发了考克斯提出“问题解决理论” ;哈贝马斯的“旨趣学说”被阿希利用来批评新现实主义 ;哈贝马斯的“沟通理论”还促成了林克莱特“道德实践理性”革命主义理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小人鱼”的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 2 0年来 ,在国际政治研究领域长期一直居于统治地位的传统安全观 ,或者说是强调以军事安全为中心的国家安全的现实主义安全观念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本文从社会性别视角揭示传统现实主义安全观的偏颇与片面之处 ,并以小人鱼的不利处境、妇女面临的安全问题为切入点 ,阐释女权主义的安全、和平概念 ,分析人类安全和妇女人类安全提出的意义 ,最后总结由此引发的有关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关系、国际政治定义等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英国学派的发展、贡献和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国学派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既具包容性又具独特视角的一个学派。它以反思现实主义、理性主义和革命主义3个传统为研究基点,取格劳秀斯的理性主义为思想本源,确立了以“国际社会”为中心概念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把阐述国际体系的霍布斯现实主义与强调国际秩序的格劳秀斯主义结合了起来,为与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对话提供了可能性。它所阐述的国际社会的构成特征,事实上与建构主义也有共鸣。英国学派的多元化思想、传统主义研究方法以及注重民族话语的研究思路,对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的创建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际关系大理论与综合解释模式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国际关系的大理论是对国际体系进行解释的理论。在这个层次,始终存在着各种争论。对照现实可以看到,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实际上阐释的是国际体系的不同属性。由于国际体系原本就具有多元的属性,因此我们需要有多元的解释。建立这样的解释,把几种主流大理论的核心假定糅合在一起大概是不可行的,人们可以做的也许只能是在解释现实时对不同理论进行综合运用。这种综合解释模式本身所需要的不是一种万能的理论,而是多种精到的理论。在这种解释中,每一种理论都是有用的工具。把不同的理论工具组合起来,就可以求得对现实问题的比较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蒙克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3,(1):25-52+151-152
针对争论如何影响国际规范演变这一问题,作者结合建构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分析视角,从中国春秋时期国际战争规范退化的历史中提炼出一个解释国际规范演变的理论框架:在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规范争论的结果会影响规范演变的方向,当国内规范争论的结果违背原有规范下的社会预期时,会经由规范之间的相互嵌入性导致与国内规范相连的国际规范出现退化;同时,这一效应会随着现实主义范式所强调的国家间相对实力差距的缩小而被放大。为此,作者创建了春秋时期主要诸侯国国内规范争论和国际战争正义性的面板和配对数据集,以定量方法检验并支持了该框架推导出的假说。分析揭示,“春秋无义战”的出现未必是由于楚国等异质性修正主义大国对周礼战争规范的挑战,而更多是规范主导者周王室的衰微以及各诸侯国在争霸竞争中实力趋近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发现有助于我们透过国际规范演变的理论视角和中国古典国际关系的历史启迪理解当下自由国际秩序所面临的危机。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两个有着密切关系的学科,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在二者发展过程中却渐行渐远,这是由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兴起并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原因造成的。现实主义的"利益"、"权力"观与国际法的"权威"、"服从"理念无法调和,导致国际法受到冷落和排斥。但近年现实主义的全新发展形式"共生现实主义"的出现,开启了现实主义包容国际法的大门,其所主张的"双重本体论"、"多元化的行为体及治理结构"以及以共生关系为基础的"国家偏好"取向,是对国际法的全面接纳,体现了现实主义国际法观的重大转变,为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的全面互动带来了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两个有着密切关系的学科,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在二者发展过程中却渐行渐远,这是由国际关系现实主义理论兴起并占据主导地位的历史原因造成的。现实主义的"利益"、"权力"观与国际法的"权威"、"服从"理念无法调和,导致国际法受到冷落和排斥。但近年现实主义的全新发展形式"共生现实主义"的出现,开启了现实主义包容国际法的大门,其所主张的"双重本体论"、"多元化的行为体及治理结构"以及以共生关系为基础的"国家偏好"取向,是对国际法的全面接纳,体现了现实主义国际法观的重大转变,为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的全面互动带来了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16.
国际关系的大理论是对国际体系进行解释的理论。在这个层次,始终存在着各种争论。对照现实可以看到,现实主义、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实际上阐释的是国际体系的不同属性。由于国际体系原本就具有多元的属性,因此我们需要有多元的解释。建立这样的解释,把几种主流大理论的核心假定糅合在一起大概是不可行的,人们可以做的也许只能是在解释现实时对不同理论进行综合运用。这种综合解释模式本身所需要的不是一种万能的理论,而是多种精到的理论。在这种解释中,每一种理论都是有用的工具。把不同的理论工具组合起来,就可以求得对现实问题的比较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论西方比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理论路径的趋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奇琦 《世界经济与政治》2012,(4):86-105,158,159
西方比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在理论路径上出现了明显接近的趋势。比较政治学形成了结构主义、理性主义和文化主义三大理论路径,国际关系学则发展出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建构主义三支理论流派。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特征来看,结构主义与现实主义、理性主义与自由主义、文化主义与建构主义之间均表现出较为鲜明的一致性。理论合流趋势给中国比较政治学和国际关系学的学科建设带来新的机会。中国的和平发展是两学科合流研究的现实问题情境。在中国的和平发展研究中,有两个重要问题亟须两学科的合流研究:一是中国的政治制度与和平崛起之间的相容性,二是中国的政治学习与国际权力增长的相关性。比较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两大学科之间理论趋近的内在动力是人类对社会世界认识本身的无边界性以及这种认识逐渐深入后产生的同一性。社会科学的研究需要在分立的学科之间实现一种视阈融合。视阈融合的过程就是不同学科间开放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欧洲的国际关系理论传统既包括现实主义范式,也包括基督教思想、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现实主义原则在西欧大陆已经遭到直接、深入和根本性的质疑,这有利于多元主义、欧洲新制度主义和社会建构主义的融合。而现在的美国政府更青睐单边主义、反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欧洲的思想文化潮流不仅对美国的新现实主义理论提出了批判,而且有利于推进全球治理体制的建立。全球和地区治理中的多边主义有两种:威斯特伐利亚范式内的国际多边合作和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行为体参与的“超越国家的治理”,后者对权力与主权概念提出了质疑。中国的快速发展和欧洲的和平统一是具有历史和哲学意义的事件,二者越来越多地承担着作为全球治理主要行为体的政治和经济责任。在这一背景之下,中欧国际关系学者的互动变得越来越密切和深入,这有助于促进双方新多边主义的研究议程,构建国际关系研究领域的共同知识和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贸易中,技术商品和服务商品以其无形特质区别于有形实物商品,同时在两者之间又存在着明显不同的市场特点。国际经济一体化推动的中国经济发展要求中国的经济理论研究对商品现象给予准确严格的界定。目前在中国高校经贸学科在所出版的国际技术与服务贸易教材中,存在着一些含糊不清的概念。文章是分析了技术商品与服务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特点,为中国高校经贸学科在国际技术与服务贸易的教材编写中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朝核问题的演变牵动着朝鲜半岛局势的安全走向,现实主义和建构主义两种国际政治理论对朝核问题给出了不同的解读,积极互动和增加共识是解决朝核问题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