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劳资集体谈判如何走出困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资集体谈判制度是西方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劳资矛盾、斗争的产物。工人阶级争取劳动立法、参加集体谈判的权利从被禁止,到被有限禁止,直到最终获得承认,经历了漫长的斗争过程。当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工会组织者普遍认为,全球化是一个客观、广泛而漫长的过程,对工人阶级有着正反两方面的影响。“以工会全球化应对经济全球化”已成为越来越多工会人士的共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跨国公司的规模不断扩大,成立跨国公司世界企业委员会的设想也变成了现实。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于1995年最早成立了世界企业委员会,到200…  相似文献   

2.
国际关系是以国与国关系形式表现的国家与世界的关系 ,与国内关系的根本区别在于国内是有政府状态的 ,而国际社会则缺乏最高权威 ,处于无政府状态。生活在无政府状态下 ,国家追逐的基本目标是生存与发展 ,以国际关系术语讲主要是安全与权力。国际关系理论的不同学派及其争论首要的即是围绕权力与安全的关系而展开。认为只有争取权力 (强权 )才能追求到安全 (和平 )的是经典现实主义 (以摩根索《国家间政治———争强权 ,求和平》为代表 ) ,认为各国权力必须受制于集体安全与国际道德的是理想主义 (威尔逊“十四点计划”) ,及至集体安全 (世…  相似文献   

3.
马华 《新西部(上)》2009,(10):101-102,95
确立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特征是界定恐怖主义犯罪及有效地同恐怖主义作斗争的前提。恐怖主义犯罪的本质特征在客观上是实施犯罪活动的反人类性,在主观上具有政治、宗教或社会目的。  相似文献   

4.
尚会鹏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2):24-43,156,157
以新现实主义为代表的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建立在单一本体论基础上,在单元层次上趋于把构成国际体系基本单位的国家视为权力单位,在关系层次上把国际关系简化为一种权力关系,在体系层次上把国际体系视为一种更接近物理系统的简单系统。而在批评新现实主义基础上形成的各种国际关系理论流派也未能很好地解决国际关系本体论的单一性问题。作者在梳理学术界对国际关系本体论思考的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一个逻辑上自洽的国际关系本体论基础,从而使国际关系研究跳出“政治学囚笼”,置于一个新的本体论基础之上。新本体论三个层次的特点是:在单元层次,构成国际关系的单元是考虑了文明体与组织体两个侧面的多元国家;在关系层次,国际关系是一种由人类多维活动构成的复杂网络;在体系层次,国际关系是人类在国际场域中多元社会共现的演化系统。世界强联结时代出现的一些新特点支持新的本体论思考:人类多维活动被深度卷入国际场域的现实支持从多元、多样的视角看待国际行为体;国家行为体强联结的现实支持把国际关系模式视为一种多维复杂的关系网络;国家间因深度互动而出现“共同体化”的趋势支持把国际体系视为“多元社会共现”的文明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5.
国际关系中存在大量的蔑视体验以及为此而追求承认的现象。在目前学术界关于承认问题的研究中,承认的内容究竟为何以及反抗蔑视的应对策略受到什么因素的影响这两个问题仍未得到充分澄清。国家间的承认内容主要是国家所具有的身份,包括角色身份、个体身份与类属身份。这些身份如果遭到蔑视,被蔑视的行为体可能采取四种应对策略:积极抗争、消极合作、身份调整与无视。被蔑视的行为体在特定情况下采取何种应对策略,主要取决于被蔑视的身份类型。在其他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国家的角色身份、个体身份与类属身份遭到蔑视,导致其采取的抗争策略的强度会逐渐降低。美国与中亚国家互动过程中的蔑视与反抗现象验证了这种观点。明确国家身份类型与承认斗争策略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就理论意义而言,这有助于澄清承认斗争的内容、纠正承认斗争一定会采取武装冲突等冲突策略以及承认斗争首先受到实力分配的影响等成见,从而为针对国际关系中的承认斗争开展经验研究提供一定启示。就现实意义而言,它提醒国家在国际关系互动中须给予其他国家的身份以明确的尊重,这是缓解国际关系中承认斗争和促进国际合作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6.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文化软实力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中国在争取国际话语权以及引领人类社会发展中担当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国际社会中的传播,成为中国当下越来越紧迫的任务。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多元世界格局正在形成,世界各种文明都在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际传播正当其时。这不仅是提升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需要,也是增进国际认同感、树立良好的负责任大国形象的现实需要,是中国共产党文化使命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世界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世界各国和地区在经济相互联系中所形成的一定的国际生产关系的统一体,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是世界经济的基础,反过来,世界经济状况会对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但世界经济并不是各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的简单总和,而是通过国际分工、国际贸易、金融往来、技术和劳动力流动等经济活动而形成的一个既互相依赖又存在矛盾的有机整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迅猛发展的崭新阶段,特别是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无论是生产力的发展,还是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国际经济…  相似文献   

8.
1.世界贸易组织作为正式的国际组织被列入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 经历了40多年发展和完善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虽然在国际社会中实际上是处在一个国际贸易组织的地位上,联合国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地区)实际上也承认并接受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作为一个国际组织所发挥的作用,但从严格的法律意义上说,关税与贸易总  相似文献   

9.
作者集中探讨了巴瑞·布赞关于国际关系理论的第一部重要著作———《人民、国家与恐惧》,这是布赞国际关系理论方面的核心著作。布赞运用层次分析和领域分析的方法,提出了“地区复合安全”的概念。除了安全研究外,该书还勾勒出了布赞的整体研究的框架———地区复合安全理论、世界历史中的国际体系理论以及对英国学派的研究。作者认为,布赞在概念和方法论上采取的多元主义指明了国际关系领域发展的方向,为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0.
<正> 在国内许多报刊杂志(有些还是专业学术杂志)上,有些文章往往混同使用“国际货币”与“世界货币”两个词汇。许多人认为:“象美元、英镑、日元等在国际上常用的货币,也即世界经济中的中心货币、关健货币、主导货币就是国际货币,国际货币就是国际通用货币的总称,同时也就是世界货币。”从理论上来看,这种说法是很不正确的。一、真正的国际货币真正的国际货币即国际货币的本质定义应是“国际社会共同创造和共同使用的货币,是世界货币的高级信用形式”。它必须具备两个基础条件才能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1)国际社会所共创和共用,从一开始就取得国际社会的共同承认,取得世界范围内的流通和使用。(2)它  相似文献   

11.
石程 《魅力中国》2011,(14):155-155
跨国犯罪活动对世界各国和国际社会安全与发展经构成了严重威胁,它直接威胁国际社会的政治稳定、人民安全、社会组织的存续和经济发展。任何一个国家独立地应对跨国犯罪都是困难的和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通过世界各地的共同合作,才能掌握同跨国犯罪斗争的主动权。  相似文献   

12.
冯利娟 《黑河学刊》2008,29(1):89-90
国际承认是苏俄建立之初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布尔什维克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了不同的策略。由于种种原因,世界革命以失败收场,退入俄国外交思想深层,苏俄最终以和平外交的方式获得了国际承认。  相似文献   

13.
正一、基于价值链的国际分工(一)国际分工方式的演变国际分工是世界上各国(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分工超越国界的结果。20世纪60年代之前,国际分工的主要形式是产业间的国际分工,即不同国家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生产专业化的分工,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  相似文献   

14.
汪慕恒 《开放潮》2002,(10):30-31
2001年11月的第五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宣布将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这一建议立即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这不仅是由于这自由贸易区将会有力地促进亚太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乃至亚洲经济联盟的形成,还将对促进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平稳定从而对世界的经济发展、和平稳定起到重大的作用。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前,我国与东盟的会晤与对话还只停留在高级官员与外交部长两个层次上进行,危机后才提高到国家领导人的层次。  相似文献   

15.
虽然国际关系中存在大量的承认经验,但是国际关系研究中却没有相关的研究。国际关系中的承认主要在空间(主权)、制度与身份三个维度上展开。国际关系中的承认研究其实暗含着这样一个假定,即国家不仅仅是个在国际社会中争夺权力与财富的物质性实体,也是一种具有自身特性的文化体。承认追求与地位追求及荣誉追求是有区别的。地位与荣誉是具有等级特征的,而承认则是基于文化多元主义。对外政策中的承认利益追求本身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国内的政治合法性承认;另一个方面个则是国际社会对某项外交政策及其行为的认可。在国际关系中,承认既是行为体追求的目标又是其行为的手段。国家追求承认的核心政治动机为维护与扩展政治合法性,观众成本理论可以对国际关系中的承认进行微观机理的分析,同时观众成本理论所使用的方法又是分析国际关系中承认的衡量工具。  相似文献   

16.
论“四势群体”和国际力量重组的时代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际力量对比正朝着有利于以新兴大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的方向发展,这种力量的变化史无前例地冲击着西方国家对世界事务的主导权。国际力量重组导致了得势、守势、失势和弱势这一四势群体的形成。四势群体正在从各自和共同的立场出发应对全球性问题,这一过程极大地丰富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性内涵,赋予了地区合作和次区域合作建构国际体系的历史使命。四势群体仍处于动态发展的时期,其内部和相互间会因时因事而做适当的调整和相应的排列组合,新兴大国乘势而上则是发展的大趋势。中国在走向世界强国的道路上还需要将新兴大国群体作为自身发展的战略依托,从而争取在世界事务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在和平环境下进行国际力量的重组以及实现国际体系的转型,这将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和曲折的过程,国际社会对此应有充分的思想和物质准备。  相似文献   

17.
世界制造中心形成及变迁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界制造中心是一个历史范畴 ,是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现象 ,是世界制造业在区域上发展不平衡的现实体现。但是世界制造中心绝不是工业化必然结果 ,它是特殊国家或地区在特定历史阶段所出现的特殊现象 ,世界制造中心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政治、经济条件和区位环境。在新的国际经济分工形势下 ,世界制造中心具有新的时代内涵 ,也呈现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面临严峻的分裂主义威胁。此前即已存在的俄罗斯车臣问题,近年来变得日益突出的苏格兰问题、库尔德问题、加泰罗尼亚问题等,均对地区安全与稳定产生了影响。由此衍生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应对这些"无公认非国家行为体"追求国际承认的诉求。截至目前,国际社会尤其是大国在承认无公认非国家行为体方面一直存在诸多争议,而且立场存在明显差异。对于这一问题,现有从国际法与国际关系学视角出发对大国为何在承认无公认非国家行为体方面立场迥异的研究成果难以充分说明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事实上,寻求承认的行为体是否具备充分的准国家能力与大国围绕这些行为体所进行的战略考虑,是影响无公认非国家行为体能否获得大国承认的关键因素。结合大国对斯洛文尼亚与克罗地亚、科索沃、南奥塞梯的承认情况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只有当无公认非国家行为体符合大国的战略考虑,且被承认实体的准国家能力足以维持其独立时,大国才会承认其独立地位。这一研究框架及相关结论对国际社会理解和应对无公认非国家行为体的承认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和政策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前,对经济全球化的解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从本质上讲,它意味着全球问题的尖锐化,并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经济发展意识的趋同化,例如承认市场经济价值观以及发展问题本身的国际化、国际社会相互依赖的加强、全球信息通讯体系的形成等.这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的一个新阶段,并对处在世界经济体系边缘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带来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20.
试论冷战后的世界核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结束后,人们曾期待世界真正走出核恐怖的阴影,然而形势的发展并未像人们预期的那样乐观,世界核态势在曲折起伏的演变中似乎更加严峻并可能继续走向恶化。当今世界核态势,可以认为是由美国、俄罗斯两个核大国,英国、法国和中国三个中等核国家,印度、巴基斯坦和以色列三个事实上的核国家,刚刚跨过核门槛但未被国际社会承认的朝鲜以及出于不同目的公开和秘密追求核武器的国家和集团所构成的多层次的力量格局。位于世界核力量结构第一层次的两个核大国特别是美国的核战略走向依然对世界核态势的发展具有主导性的影响,是审视判断世界核态势特征和走向的基本视角。中国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审慎而策略地应对日趋严峻和复杂的世界核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