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化创意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四大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等新型高端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其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是培育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大举措。在文化创意与工业的融合发展中,要推动设计服务与工业的纵向产业链延伸与横向服务链拓展,激发产业升级的动力;在文化创意与旅游业的融合发展中,要打造旅游魅力的智核,营造丰富的内容、多元的主体和动态发展的框架;在文化创意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业的融合发展中,要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统一;在文化创意与农业的融合发展中,要结合中国农业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以休闲农业项目为突破口,建立具有生态文化价值和现代服务业意义的农业形态。  相似文献   

2.
创意产业在全球产业结构演进中迅速崛起,标志着智力资本时代的到来.发展创意产业具有重大意义,要发挥优势,克服劣势,抢抓机遇,加强领导,努力培养创意人才,开发智力资本,以"创意"、"创造"促进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产业升级,打造中国创造的世界品牌,抢占全球创意产业竞争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3.
创意经济又叫创意产业,而创意产业又被称为“头脑产业”.通过对创意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的阐述;论述了创意产业、时尚创意产业、时尚设计、服装设计的概念和相互间的关系;分析了服装设计在创意经济时代下所呈现出的“颠覆性”、“快时尚”、“跨界联姻”、“慢时尚”和“泛时尚”的面貌及趋势.  相似文献   

4.
简要阐述了创意产业的内涵,指出发展创意产业对福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区域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海西创意产业发展进行战略构想:一是从时间纬度构想,适时择机地发展海西创意产业;二是从空间纬度构想,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发展海西创意产业;三是从产业纬度构想,以打造创意产业链和集群为主发展海西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5.
一、创意产业概述(一)创意产业内涵、范畴及功能1.创意产业的内涵.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y),又叫创意工业、创造性产业、创意经济、文化创意产业等,其概念出自于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所谓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这其中蕴含着创意产业三个层次的内容:一是"创造性"的本源性质,它以"个人创意、技巧及才华"为主要投入;二是"虚拟性"的浓厚色彩,它以"知识产权"为主要产出;三是"高增值性"的显著效应,它的活动过程具有极强的"创造财富和就业"属性,并且潜力无限.因此,创意产业被认为是突破传统产业特性的一种新型产业,是社会分工发展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新型工业化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南省工业化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级阶段,其新型工业化的主要障碍是工业规模小、支柱产业层次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就业矛盾突出等。湖南省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应走以扩大就业为核心,用信息化为手段,以品牌打造为中心,促进农业产业化、改造传统产业、稳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面发展服务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增长,国际地位显著增强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速度最快,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的时期.2004-2008年,全国文化产业年均增速为22%,比同期服务业年均增速高出2.6个百分点.2011年,文化产业总产值超过3.9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3%.  相似文献   

8.
对当前浙江省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城镇化推进中存在的服务业与城镇化差距较大,服务业发展不均衡、地区之间城镇化水平差异明显,服务业发展滞后、城市供给难以满足城市需求,服务业发展结构不合理、导致环境突出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营改增”的浙江省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与新型城镇化推进的融合对策:一是以产业联动带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提升新型城镇化供给水平;二是以财政扶持带动现代服务业均衡发展,缩小地区城镇化水平差异;三是以行业规划带动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改善新型城镇化生态环境;从根本上实现产城相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土地、原材料、能源等资源约束和节能减排的压力不断加大,宁波作为沿海地区原有的发展优势,逐步弱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进一步提升城市竞争力已经迫在眉睫。文化创意产业因其知识密集型、高附加值、高整合性及其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越来越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主要门类之一,成为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宁波文化创意产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成长中的烦恼"。因此,要通过加快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高度重视文化创意产业的顶层设计;深入挖掘宁波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培育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品牌;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主体的作用,加快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配套体系建设;依托现有制造产业,打造宁波文化创意产业链;紧跟时代发展变化,加强科技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等措施,进一步推进宁波文化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及发展趋势为论述基点,在阐述现代服务业与新型工业化之间的"耦合"现象的基础上,比较深入地分析了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现代服务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服务支撑体系不完善、体制性政策性约束等方面.进而,对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有效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各地农村工业发展差异的工业化因子、技术因子和管理因子的高载荷指标有从事工业的农业人员占全部农业人员比重、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增加值与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率、非农业乡镇企业中女性所占百分比、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中工业所占百分比、非农业乡镇企业中技术人员百分比、非农业乡镇企业中管理人员百分比。重庆市农村工业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其产业取向应是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加工业。特别是以轻纺、服装为代表的轻工业。  相似文献   

12.
目前重庆市汽车产业主要参与了汽车产业全球价值链中生产环节,而对于全球价值链的研发、采购、服务等环节还没有能够全面参与。有关政府、企业、高校以及各研究机构应共同合作,以长安集团为核心整合汽车相关产业,完善汽车产业链条;同时,强化汽车整车制造核心环节,提高研发力量,实现重庆汽车产业的过程升级、产品升级与功能升级。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东部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大潮中,中西部地区承接外来产业转移是否成功,首先要看其是否具备承接基础和空间。研究表明,重庆市作为中西部最大的产业转移承接地,要充分利用承接外来服务业转移的历史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培育电子信息、外包承接、金融服务、总部经济等新兴的服务业,着力提升重庆服务业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4.
重庆市已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工业体系,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物质技术基础也较雄厚,形成了一系列优势产品,并且其技术和资金密集型制造业呈现出产值比重上升而就业比重下降的趋势.在新形势下,重庆市应重新审视制造业的地位和作用,以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作为其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基本战略选择,构筑工业新体系.  相似文献   

15.
嘉兴传统制造业五大"竞争要素"的优势受到挑战,转变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难度较大,产业链的定位出现问题,且缺乏高效整合。营造嘉兴制造业竞争优势需要注重科学发展、标本兼治、自主创新,同时实施创新强市战略,发挥龙头企业在产业链整合中的作用,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支持性产业,以节能减排为突破口,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还要发挥政府在制造业竞争优势再造中的资源配置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关于发展北京商务中心区现代服务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CBD是高端现代服务业的集聚之地。根据其产业集群功能定位,北京CBD可重点发展国际金融、咨询服务、服务贸易、文化传媒、信息科技五大服务产业。同时,利用CBD涉外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培育写字楼经济、会展经济、商务旅游等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北京三大功能区之一——商务中心区发挥其商务功能。通过发展现代服务业,逐步提高CBD对首都经济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为北京实现国际化大都市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制约重庆服务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市场化程度低,垄断性经营抑制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城镇化发展较慢,需求基础弱;制造业粗放式扩张,生产型服务业投入少;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差距大,低收入群体消费难拉动;中介服务业发展滞后;认识不到位,体制不健全.应重点发展生产服务业,积极发展生活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业,并为服务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8.
重庆的城市产业集群,形成了较强的专业化分工,获得了外部规模经济,因而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大量同类企业的集聚,也提升了重庆汽车摩托车等产业的区域经济的外部性;同时,大中小企业通过区域品牌的产地效应,迅速地扩大了市场,进一步促进了专业化分工,降低了交易费用.应进一步强化重庆产业集群的专业化分工,促进专业化水平和技术不断提高,提升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形象,做大做强重庆城市产业集群,才能提高重庆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空心化”质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部分发达国家出现的所谓“产业空心化”,实际上是传统制造业大量向外转移而产生的“制造业空心化”,在传统产业向外转移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重点发展了信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由此推动了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制造业空心化”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然结果,不能因为一些国家的新兴产业没有及时弥补传统产业转移留下的空白,就认为这种转移是不可取的。至于我国目前出现的“离制造业”现象,是认识偏差造成的,与发达国家“制造业空心化”的性质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