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音乐作为一把双刃剑,其中既有表达青春的坚持、青春的主张的积极向上的部分;也有许多包含着低级趣味、消极思想等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歌曲。本文从流行音乐的特点出发,探讨了流行音乐鉴赏的教学理念,为提高大学生对流行音乐的欣赏品味,激发他们对流行音乐的兴趣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流行音乐作为一把双刃剑,其中既有表达青春的坚持、青春的主张的积极向上的部分;也有许多包含着低级趣味、消极思想等不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歌曲.本文从流行音乐的特点出发,探讨了流行音乐鉴赏的教学理念,为提高大学生对流行音乐的欣赏品味,激发他们对流行音乐的兴趣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何宇 《活力》2010,(2):170-171
流行音乐对大学生产生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因此我们必须对流行文化有所了解,能知其利弊,辨其真伪。教育工作者们只有在摸准流行文化的脉搏,通过对学生需要的分析,找准流行音乐中的亮点,找准流行音乐与大学生教育之间的结合点,才能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流行文化,创造师生、生生之间的和谐互动。而由于流行音乐是大众文化,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快餐文化,追求即时行乐,这不利于大学生们树立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怎样才能让广大大学生在喜爱流行音乐的同时得到正确的引导呢?这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4.
赵斌  陈靖 《民营科技》2009,(11):50-50
当前作为主流文化补充的大学生亚文化现象开始凸显,主要表现形式按历史发展分为传统亚文化和新生亚文化,按传播方式分为短信文化、网络文化、流行语文化等,按生活方式分为服饰文化、流行音乐、恋爱文化等,对大学生亚文化表象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动态,有的放矢的开展思想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2013年的春夏之交,对大学生而言,充满了怀旧和不安:一部《致我们逝去的青春》不仅让80后充满了对青春的缅怀,也让90后的大学生们对四年大学岁月的飞逝有了些许伤感,比淡淡的伤感更让他们惶恐的是媒体和社会各界给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所做的预判——"史上最难就业季"。近日,记者用个案调查的方式,走近三个不同学校和专业以及家庭的毕业生,了解他们的职业规划和为寻找工作所做的准备,记录这个就业季大学生的青春语录,倾听他们的心声和愿望。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以来,生命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界讨论的热点,诚信缺失也成为大多数大学生群体的主要特征之一。大学生正处于青春的象牙塔之中,是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黄金时期,我们应当加强生命教育力度,以正确的生命观、生死观提高大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扩大诚信实践保证自我价值的实现,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大学生对生命的敬仰与尊重,树立诚信信仰,从而有效促进大学生的诚信生成。  相似文献   

7.
林露 《乡镇论坛》2011,(5):27-27
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了投身农村、奉献青春。据不完全统计,女大学生村官的比例正在逐年加大,成为新农村建没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8.
作为新时代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在乡村振兴的国家战略下应该紧跟时代步伐,紧贴国家发展需要,贡献自己的才智与青春力量,从而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与实践。本文立足乡村振兴大时代背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等,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大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成长中的青年。青年,总是与未来相联系;青春,总是和理想相伴随。理想对于青年具有特殊意义,与青年大学生关系尤为密切。  相似文献   

10.
郭金鹏 《中国就业》2013,(10):20-21
毕业于南昌大学的刘璐,2007年11月被选聘为峄城区榴园镇桃花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2011年7月成功当选大学生村官创业联盟副主席。她理智扎根农村,创办獭兔养殖基地,领办大学生创业园,带领附近群众走上了就业致富路,在榴乡大地上谱写了新时代大学生村官创业的青春之歌。  相似文献   

11.
随着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让正处于青春时期、阅历尚浅的大学生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这使他们的心理危机更加突出。不容乐观的大学生心理状况,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怎么样解决这一问题是大学生健康发展的关键。笔者在本文讨论了一些关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问题,希望能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论文将流行音乐的产业走向主要分产业积淀期,产业链形成期,产业链革新期三个不同的阶段,并以此为整个论文的主轴对大陆流行音乐产业链形成和革新的过程进行整理.大陆的流行音乐产业从最初的音乐消费为主转变为基于偶像进行的消费,带来了大陆流行音乐产业的根本转型,从唱片经济到娱乐经济.  相似文献   

13.
流行音乐是以满足消费需要为目的的,商业是流行音乐存在的基础和大众具有自觉的主动性,流行音乐是一种商品文化,商业化是流行音乐的必然走向。[1]目前,中央政府已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  相似文献   

14.
<正>流行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渗透到图书、影视、饮食、服饰甚至语言等多个文化领域,并且受到大学生的广泛追捧。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产生了强大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对流行的追逐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显示青春个性和人格魅力的重要特征。流行文化不断冲击着社会、家庭和校园,并以其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个性化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对个人和社会的认知和情感,进而影响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盛芳 《乡镇论坛》2011,(8):26-26
2月2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来到江苏徐州农村看望慰问大学生村官,给全国的大学生村官拜年,鼓励他们更好地在农村这所大学校大熔炉里经受锻炼和考验,为建设新农村贡献青春才华。  相似文献   

16.
张震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10(15):168-169
20世纪80年代初,流行音乐从香港、台湾传入内地。由于它的通俗易懂,很快被人们接受并在国内盛行。如今的流行音乐已经和古典音乐、传统的民族音乐共同形成了音乐领域中的三大板块。流行音乐能轻易将学生吸引,而现行的正统音乐教育为什么却受到学生们的排斥呢?流行音乐冲击中学音乐课堂是一个值得时刻关注的现象,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教育领地。  相似文献   

17.
马永红:西北政法大学公安学院风云学子、西北地区休学支农支教第一人物、80后校园青春及农村现实文学写手、西北青年纵队大学生志愿者总负责人、中国大学生反哺农村工程发起实施者、中国人民大学农村发展人才培养计划学员、北京梁漱溟乡村建设中心支农调研队队员、陕西省洛南县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总负责人、洛南县东麻坪农民协会创始人兼名誉会长。代表作品:长篇《洛子情殇》《我主青春》、中篇《桃花缘》、散文《向东走向西走》等。  相似文献   

18.
流行音乐是以满足消费需要为目的的,商业是流行音乐存在的基础和大众具有自觉的主动性,流行音乐是一种商品文化,商业化是流行音乐的必然走向。[1]目前,中央政府已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的《政府工  相似文献   

19.
彭光红 《中国就业》2010,(10):16-17
今年“七一”,对陆吴来说特别难忘。这位工作不到两年的大学生村官,被光荣地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受到盐城市委表彰。像陆昊这样的大学生村官,建湖县共有66人,如今都是农村工作的“多面手”,在各自的岗位上奉献无悔的青春……  相似文献   

20.
网络流行音乐这个词汇通因极高的关注度,和便利的的获取途径,已不在陌生,或被人冠以"非主流"的名号存在,打开搜索引擎你会发现,很多网络流行乐都是值得单曲循环的,无数次的听却每次都能听出别样的韵味,作为流行音乐的一种新形势,网络流行音乐在我国有着十分醒目的发展,也有着很好的发展土壤与发展未来.当然,网络流行音乐也有着丰富的演绎形式值得我们去分析和掌握.本文将通过对网络流行音乐的音译形式的客观分析,以达到流行声乐教学多元化的探索,为教学方式寻找更丰富的理论支撑,从而推进声乐实践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