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乐亭县围绕建设“全国一流的农业富县”的目标,把大力加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作为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重要任务牢牢抓在手上,广泛发动,强力推进,在全县形成了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会为龙头,各乡镇、县直农口部门、农业龙头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覆盖农业农村经济领域的合作组织网络体系。  相似文献   

2.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把家庭经营与合作经营的优势有效地结合起来,为广大农户提供农资供应、产品加工与销售、市场信息、技术交流与培训、生产指导等服务,有效地解决农户分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联接,对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效益农业发展水平、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新疆金融与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已经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主体,在新农村建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政策扶持力度不足、融资难和贷款难等一系列问题的制约,发展还很不稳定.本文在分析新疆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武宁县地处湘鄂赣边界,国土总面积3507平方公里,总人口38万,其中农业人口31.2万,耕地面积27.08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作为农业县的武宁县一直积极探索的。一、武宁县农民合作社发展现状近年来,武宁县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迅速,对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推进农产品质量标准化、品  相似文献   

5.
高丹 《理论观察》2014,(2):90-91
新农村农民合作组织承载着"新"合作内涵,有着推进农村社会建设,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意义。发展农民合作组织,需要建构政府的支持体系,开辟多元的融资渠道,增强合作组织的活力,实现合作内容的多样化,培育合作组织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6.
王庆  赵航  陈洪昭  林卿 《乡镇经济》2008,24(3):86-89
在推进闽台农业舍作纵深发展的过程当中,借鉴台湾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成功经验,加快福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是构建闽台农业长效合作机制,提高福建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前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已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情况新形势,引导和帮助农民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已成为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关心的大事。通过浙江湖州市的实践探索表明,大力培育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组织,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种以农民为主体,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按照合作制原则自愿联合组成的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国广大农村蓬勃兴起。这些专业合作社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六大和200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都明确提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作为全国第二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如何利用“五缘”优势推进“先行先试”,用好、用足、用活中央给予“试验区”的特殊政策,实现闽台两地的互补和“双赢”,发挥“试验区”的作用?就闽台农业优势互补来看,大力推进闽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交流与合作,是推进闽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建设、贯彻中央关于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和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认真分析、总结闽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交流与合作的需求、现状,并探讨推进的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切实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定南县于目前出台系列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根据安排,县财政将安排60万元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支持合作经济组织开展信息、培训、技术推广等服务以及合作经济组织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培植发展农产品品牌及加工、  相似文献   

11.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和发展是我国农业经营体制的一项重大创新,已成为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目前尚未形成良好的内外部发展环境,其进一步发展受到影响。就此,本文认为,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必须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按照自愿、民主、规范运作等原则,进行其发展定位、政府角色定位,并优化其外部环境、规范其内部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近年来为适应农业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化,推进农产品流通,实现农业规模效益而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合作经济组织;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柳春慈 《乡镇经济》2009,25(1):79-83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促进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型组织力量,在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建设过程中应该发挥出服务、组织、中介和延伸等功能作用。惠东县四季鲜荔枝专业合作社的实践探索,进一步证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重要承载主体。为了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必须得到不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4.
何民 《中国合作经济》2004,(8):29-29,31
目前,呼和浩特市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经纪人队伍,已经成为引导千家万户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进行对接的有效中介,也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繁荣的有效途径,对促进和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明确指出:“农业和农村是供销合作社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供销合作社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力量。重视和加强供销合作社,农业、农村、农民就得到利益,忽视削弱供销合作社,农业、农村、农民就受到损害。从这个意义上说,供销合作社的问题实质上是农业、农村、农民的问题。”应当看到,在挑战传统农业、构建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中,供销社在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方面具有独特  相似文献   

16.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很低,是竞争中的弱势群体。农民进入市场需借助适当的中介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适应了这一需求,在顺应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市场化的趋势下,把农民组织起来进入市场,有效解决了市场化进程中“小农户、大市场”的问题,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换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分析中国市场化进程中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原因入手,阐述了当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努力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7.
金融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支持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华 《中国集体经济》2008,(15):165-166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对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因为政府主导缺失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主体缺失,加剧了金融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的困难。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发挥农业保险的重要作用、完善"公司"模式等是金融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在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是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助农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快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其中处理好农村新型合作经济组织与供销合作社、社区综合服务社、龙头企业、党政领导的关系是保障、推动其发展的重要方面,需认真处理好。  相似文献   

19.
郭军 《辽宁经济》2007,(12):20-20
近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按照多元创办、市场运作、规范管理的要求,坚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以下简称合作组织)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政策扶持,加快推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农业市场化背景下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应运而生的,是新农村建设中重要的组织与制度创新,被社会各界寄予厚望。但一直以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在结构性矛盾制约下,资金短缺、增收路径单一、而在涉农流通领域和农村金融信贷领域开展合作减少农民支出还没有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