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陕西省农民收入灰关联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灰关联分析法对1978年到2006年陕西农民收入数据进行了分析,分析得出财政农业支出、非农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非农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占农村劳动力总数比重、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指标对于农民增收相关性较高,进而提出增加陕西农民收入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 一、劳动积累在我国农业现代化中的特殊意义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自然资源相对人口而言不太丰富;农村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占绝对多数;工业化起步晚,基础薄弱;工业化水平和工业经济效益都比较低,工业和其他非农业部门还不能有效地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十分落后。在这种条件下实现农业现代化,首先,必须从农业资源条件和经济条件出发,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尤其在农业现代化初期,要特别强调开发我国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进行劳动积累,尽快建立起现代化农业的物质基础。其次,我国现代化农业的物质基础建设,只能立足于国内,走以劳动积累为主,资本积累为辅,劳动积累与资本积累相结合的路子。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黄渤海地区两市五省2002年—2012年农业产出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选取农业总产值作为代表农业产出水平的指标,将各省农业在经济中的地位、联合收获机的年末拥有量、化肥施用量、播种面积、受灾面积以及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作为影响农业总产值的因素,利用2002年—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采用stata进行计量分析,对影响黄渤海地区各省农业总产值的因素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黄渤海地区农业总产值受生产条件的影响较大;第一产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对农业总产值也有较显著的影响,而劳动力文化水平程度的影响并不是很显著。  相似文献   

4.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尽管采取了不少政策和措施,安排了不少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但是,农村劳动力供大于求,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我国农业的从业人员为3.48亿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70.7%。非常值得关注的是,进入90年代,农业领域容纳劳动力还出现绝对量下降的新情况,平均每年下降0.83个百分点,这实际上意味着农业要素投入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资本要素加速向农业流人,我国农业已进入资本替代劳动的加速时期。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3/4,农村人口多耕地少,由于农业本身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以及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单位土地所吸纳的劳动力数量逐渐减少,产生了更多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由于农业现代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的低下,导致增加农民收入举步维艰,出于解决生计问题或者提高收入的动机,很多农民选择了进城务工这条道路,挣劳务费成了许多农民取得收入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6.
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主要在农村,在农业,没有9亿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多年来,各级地方政府致力于发展农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从深层次来看,相当多的农民生活,生产还是延续着农耕社会的方式,社会结构、化层次与现代社会相差甚远。截至1998年底,全国农民受教育程度为:100个农村劳动力,盲、半盲为9.56%,小学化程度的占34.49%,初中化程度的占44.99%,高中化程度的占9.15%,中专和大专以上化程度的分别占1.46%和0.37%,平均受教育程度年限为7.4年,而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的平均化程度80年代末为11年,目前已达到12年以上。  相似文献   

7.
李雨 《老区建设》2009,(9):60-61
一、国外农村劳动力就业概述 (一)国外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发展状况 十九世纪初,美国农业人口在全国就业人口中约占四分之三。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高,农村劳动力开始大量到城市非农部门就业,加之部分城市人口向农村非农部门倒流,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农村人口占到全国人口的28%。  相似文献   

8.
发展安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发展安徽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首先是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需要;其次是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需要;第三是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第四是提高安徽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手段。推进本省农业产业化的基本途径有: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特色产品,全面实施农业名牌战略;大力实施农产品流通工程;尽快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9.
貟小苏 《发展》2003,(10):2-2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解决好农民增收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中心。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建设现代化的重点任务是工业化和城镇化,而实现工业化的重点、难点在于农村工业化。综合分析我国现阶段耕地资源、农业经营和劳动力状况,我国农村大部分是以分散的农户家庭经营为主,以农为主,与工业化有很大的差距。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是解决农民增收、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推进小城镇建设,扩大农村经济总量的必然选择。在甘肃,乡镇企业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到2002年,从业人员达到177.7万人,占全省农村劳动力的17.6…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在人口总数中占有很大比重。由于人均耕地比世界水平低得多,单靠现有耕地实现农业现代化,容纳不了不断增长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人口的转移成为经济发展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1.
如何解释在新时代农户高度兼业化和农业劳动力日趋老龄化的情况下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以及在此基础上农民收入17连增、粮食产量17连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而在新时期,供销合作社改革也必须紧扣时代主题,在补齐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短板、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贡献力量并找到自身的定位。  相似文献   

12.
李宏 《发展》2005,(6):26-27
甘肃省是一个农业大省,“三农”问题是制约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农村人口占全省的79%,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山地、高原、沙漠、戈壁占全省国土面积的80%,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农业经济所占比重仅为18.4%,人均占有土地资源的数量过少,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过剩,土地报酬递减。因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直接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人的提高。在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措施上,应采取综合的、多元的、配套的方法,通过多层次、全方位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实行城乡统筹,努力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本是以劳动者的质量或其技术知识、工作能力表现出来的资本形式。在发达国家,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日益降低,而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则日益突出。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为44%,44%的农业劳动力创造的产值仅占全部GDP的18%,产业结构和劳动力构成很不协调,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农村劳动力仅有5.25%具有高中以及上学历,纯农业户的从业人员中有17.23%的文盲,显然,这种状况亟待改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劳动力断层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大量优秀人才特别是农业青壮年劳动力的流失、抛荒、弃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农业生产,致使农业劳动力可能出现断层现象。文章在分析农业劳动力断层这种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村教育投入、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等建议,以期使我国农业走上  相似文献   

15.
我国转型时期的环境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增收不仅事关农民利益 ,而且事关农村稳定 ,事关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建设进程。本文通过对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分析 ,从调整农业结构、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农业科技创新、大力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外向型农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活化农业政策机制等方面提  相似文献   

16.
农村经济总体水平低,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且极不完备,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国所占比例低,农业商品化程度低,农村教育发展缓慢,劳动力素质差,农民生活水平大大低于东部地区,贫困人口比例高,乡镇企业力量薄弱。面对如此众多的不利因素,西北地区农业出路何在?笔者以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对“三农”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现代化长期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进入新世纪的中国能否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三农”问题的解决。然而,解决好“三农”问题首要的是要解决好8亿多农民的问题。我国农民数量非常庞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2/3,总数达8亿多,其中农业劳动力估计在5亿人以上,但是我国人均耕地不足世界人均耕地的1/2,而农民人均耕地不足世界农民人均耕地的1/3,若按中等发达国家的生产水平,我国现有耕地仅需5000万农业劳动力。显然,在我…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全国农村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仅农业劳动力数量有所下降,而且农业劳动力质量也有所下降。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问题日益凸显,这都影响着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文章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综述了农业劳动力数量和结构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杨肃昌 《发展》2005,(4):15-16
现状和问题目前,我国农村有4.8亿劳动力,按照目前劳动力合理负担耕地水平测算,种植业实际只需要约1.5亿,加上2000万专门从事林、牧、渔业生产的劳动力,农业实际需要的劳动力约为1.7亿。而4.8亿劳动力中只有约1.6亿进入当地乡镇企业和其他非农产业,这就意味着现在我国农村尚有1.5亿富余劳动力,而且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多万。尽管农村储有巨大的劳动力资源,但劳动力素质却比较低。这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素质低。目前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38.5%,初中文化程度者占49.3%,高中及中专文化程度者占11.7%,大专及以上文化…  相似文献   

20.
<正> 一、农村劳力分工的现状和特点分工,是人类社会经济进步的标志,经济水平越高的国家,从事农业的劳力就越少,农村分工的程度就越深。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劳力分工获得了很大的发展。1988年,全国农业劳力在总劳力中的比重为59.5%,比1978年下降了11.2个百分点,相当于前30年下降速度的总和。按职业统计,1988年,全国4亿多农村劳动力中,有9545万乡镇企业职工,有1727万个体工商户,有309万民办教师和文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