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争鸣     
《金融博览》2013,(16):10-11
“中国的房地产泡沫将在数个月内破裂,最长不会超过一年,这些都来源于致富欲望和超额货币。”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在出席某庆典活动时再次唱衰中国楼市  相似文献   

2.
微言大义     
《证券导刊》2011,(25):12-12
谢国忠:房地产高增长时代已经过去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高增长时代已经过去了,等到泡沫调整后,行业会出现大幅度的整合。  相似文献   

3.
白利倩 《理财》2014,(9):22-23
很多人都在猜测,房价的节节攀升和楼市的热度投资,终将会为楼市带来泡沫,甚至还有人指出,目前中国楼市已经出现泡沫。因此,政府各种调控楼市政策开始一步步出台,调整、限购等,但是这似乎对中国的楼市来说,起不了多大作用,各地“楼王”“地王”还是不断刷新着纪录。  相似文献   

4.
关于房价的争论近期在各大媒体被广为关注。一个越来越响亮的声音就是,楼市泡沫存在毋庸置疑,国内各大中城市持续上涨的房价已经到顶,房价由涨转跌的时刻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5.
杨博 《证券导刊》2011,(1):15-15
尽管距离泡沫破裂已经快五年,笼罩在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寒气“仍未驱散。分析人士表示,今年美国房价还将进一步下跌.房市将“二次探底”:但也有乐观观点认为,美国房地产市场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今年将开始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6.
《国际融资》2005,(4):65-67
去年5月间,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44岁的谢国忠首次明确预警中国房地产泡沫。此言使谢旋即置身质疑与诘问的漩涡之中。究竟怎样看待谢国忠的“房地产泡沫论”呢?笔将网上的评论整理呈现读:  相似文献   

7.
叶辉 《财政监督》2004,(12):64-64
"干一辈子也买不起一套房了",随着房价的节节攀升,越来越多的小市民发出这样的感慨。可是感慨归感慨,房价依然是一个劲地上涨。房价的不正常上涨终于让专家们坐不住了,仅仅在今年,就有多位专家发出中国地产"泡沫"论、"崩溃"论。先是易宪容发表文章说,"房地产业正挟持着整个中国经济。如果让国内房地产的泡沫任意吹大,破灭将不可避免。"这篇《谨防房地产要挟整个国内经济》的文章,被业界认为是掀起这轮房地产泡沫讨论的点火之作。之后,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史蒂芬·罗奇、摩根士丹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等人,都对房价虚高的  相似文献   

8.
2009年以来.中国房价的快速飙升以及市场巨大的投机风潮.引起社会各界对房地产行业泡沫的高度关注与担忧。据北京业内人士透露.北京绝大部分新楼盘在交房前就已经全部售出。但即使到了交房后的第二年,其入住率也只有30—50%,其他地方的楼市基本也是这样,投资性需求在楼市交易所占比例越来越大。而按照国际通行惯例,  相似文献   

9.
《证券导刊》2012,(2):11-11
日前,著名经济学家谢国忠在一次活动中谈到当前经济形势时表示,中国的楼市是供大于求的,他同时也抨击了房价上涨的核心理由是中国缺地这种观点。他说,中国从不缺少开发房地产的土地,中国的人均居住面积是28平方米,比欧洲还要高,住房总存量有近200亿平方米,而且还有100亿平方米的建造空间。  相似文献   

10.
中国楼市自从2003年开始,就有无数人大喊泡沫严重,马上就要崩盘。可是房价一路高歌猛进涨到了现在。最近媒体又开始报道各地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的新闻,预示着房价这次真的要大跌了。  相似文献   

11.
闹心的房事     
王再峰 《理财》2012,(10):1
如果在中国评选最热闹的行业,房地产业应毫无悬念拔得头筹。当下正是房地产行业最为持重的“金九银十”,最热闹的行业遭遇最热闹的时间。只要你眼不瞎耳不聋,想图清净都不可能。 近日,素有“任大炮”之称的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放言,明年3月份以后就会出现房价暴涨,而其最主要的依据就是土地供应的减少,导致商品房供应量出现缺13。并且,房价周期性涨跌,到明年初正好“轮涨”。而著名的楼市“空军司令”谢国忠近日也忽然“改13”,否认了关于其长期看空中国房地产的说法。  相似文献   

12.
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及金融当局犯下的一系列错误造成了艰难的全球市场环境,导致本已疲弱的经济进一步放缓。当前经济放缓不需要任何理由。股市和楼市同时出现泡沫,又双双破裂,已经足以对经济形成打击。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房价下降已经从深圳、广州等城市向全国蔓延,最近的市场显现出量价齐缩的局面。在全国范围,2004年以来房价持续上涨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房价泡沫的破裂和房地产业的调整。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并未达到人人对楼市都狂热的状态,不是大家对房产不热衷,而是大多数中产阶层都无法承担目前已经高不可攀的房价了。  相似文献   

15.
熊出没,注意!注意谁?谢国忠。曾经改口表示不再唱空的谢国忠不仅重温起空军司令的旧梦,而且得寸进尺,变本加厉地唱空中国股市。这是目前经常在中国股市公然出没的一只最嚣张不过的熊。谢国忠大概可以算是最早提示中国股市泡沫风险的经济学家之一,  相似文献   

16.
“楼市综合症”及新“国八条”“处方”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房价、高地价和高泡沫为主要特征的楼市综合症,对其治疗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新国八条力度空前自不待言,但仍然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获得突破,这就是楼市泡沫的全面化不容忽视、房价控制目标要敢于刺破泡沫、遏制非合理住房需求须税法给力和土地财政的逐步退出才是真正的打神鞭。唯如此,楼市的平稳健康发展才真正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17.
继2015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正式将“去库存”纳入2016年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之一之后,2016年伊始,监管层便在继续推行宽松货币政策的同时陆续出台多项楼市调控措施,旨在实现刺激楼市需求,加快去库存的目的.然而在房贷首付比例下调、公积金存款利率上调、房产交易契税与营业税减免、央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红包”逐一落地后,中国的一线城市房价暴涨,二线蠢蠢欲动,三四线泥足深陷.如果处理不当,房价泡沫很可能与股市泡沫一样引发一地鸡毛,阻碍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  相似文献   

18.
人物·观点     
《证券导刊》2012,(15):7-7
赵丹阳:中国股市泡沫已经释放;李稻葵:未来几月或实施有针对性的政策放松;鲁比尼:中国房价已开始下跌未来会跌更多;李大霄:央行灵活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利好证券市场  相似文献   

19.
人物·观点     
《证券导刊》2012,(33):7-7
谢国忠:中国已经进入长期房地产熊市 “中国投资占GDP比重已经高达50%,和韩日一样,在投资高峰时中国会出现很多特殊现象,而未来十年中国投资占GDP比将从50%下降到25%左右。”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在“2012中国煤焦产业链供需形势高峰论坛”上对未来中国经济作出如上判断。对于颇受关注的房地产市场,谢国忠认为中国土地价格...  相似文献   

20.
常洋 《金融博览》2010,(10):54-55
2010年3月,一份“房地产崩盘时间表”在网络和业界广泛流传,它以日本为例预测了中国楼市的未来。 时间表中,首先回顾了日本1985-1991年楼市的走势,大约经历了几个重要节点:1985年日元开始升值,1986年大量资金进入房地产,1987年日本房价飙升3倍,1988年房价下降、地王拉升房价,1991年房价再次下降、楼市崩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