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从2011年末,"2012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一公布,这一横空出世的好消息便在网络世界里疯狂转载,人们的视线再也不能从一月的日历上移开,它瞬间占据着公众视线和大众话题:因为今年元旦、春节的紧紧相拥,自然而然地形成假期扎堆的难得现象——元旦3天假期、春节7天假期,加上原有的两个周末——这个月只要工作17天就可以休息14天!人们"史上最具幸福感月"的说法呼之欲出,令人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2.
<正> 现代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是财富的"焦点"。对高科技企业而言,钱是赚不完的,真正的财富是人。高科技企业如何实践"以人为本",构筑具有超强竞争力的人才平台呢?微软公司:雇佣有潜质的人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说,在我的公司里,我更愿意雇佣有潜质的人,而不是那些有经验的人,因为从长远来看,潜质更有价值。如果雇员以加薪或提升作为条件威胁要辞职,那么即使会造成短期的麻烦局面,我也让他们走,因为不受眼前因素左右的雇佣政策将有利于公司长远的发展。比尔盖茨经常讲,他的主要工作就是迅速发掘和雇佣最优秀的人才。当年为帮助  相似文献   

3.
【美国《商业周刊》3月26日】海外众多猜测 中国在买石油!中国在买韩国证券!中国在买谷物!中国在买福特汽车公司!中国在买安哥拉!未来几个月里,想必会听到许多诸如此类的话。预计全球货币、农矿产品和债券市场将因此而变得更疯狂一些。中国正从其巨额外汇储备中拨出约2000亿美元建立一只新的基金,该基金很可能开始对比美国国库券更吸引人的东西进行投资。问题在于,尽管我们知道这可能是件大事,我们甚至连这只基金将如何运作的最基本的情况也不知道。  相似文献   

4.
王欣 《走向世界》2013,(2):84-93
刚刚敲响的新年钟声仍萦绕在耳,踏进2013年,美好生活从"新"开始了!走进青岛的市南区,你会发现,冬日的缤纷炫彩里又多了几分耳目一新的感觉,特别是大大小小、琳琅满目的商店,无不彰显时尚的气息.是的,没有什么比新年购物更令人兴奋的,市南浓浓的购物氛围会瞬间把人调整到"血拼"的状态!  相似文献   

5.
CEW群     
正杨眉古人云,十年磨一剑。第一个十年,我们是一流的新闻人和新闻平台;下一个十年,我们转型做现代化的传媒人和传媒企业。王山山很幸运在周刊的青春里有我的脚印,希望你的1000期比今天更精彩!侯隽祝CEW在2014年Cheer Enjoy Win!  相似文献   

6.
面对普遍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现实和责任,企业家是否拥有自己虔敬的政治期待?应该是有的。在西方,没有一个资本家会告诉你说,他是为利润生活的。在中国,自古以来的商人伦理也不是金钱至上的。中国传统中有"义利之辩",商人精神里包含"济世"的使命感,更有所谓"儒商"和"商而优则学",近代中国有许多人奉行"实业救国"的理念。当代中国更有许多人是"弃官从商",因为谈改革不如干改革,他们干得很成功。中国人从骨子里潜孕着"士忠于道"的文化传统,一个人有了一些社会地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尤其是在经济方面有成就,他就可能从传统中很自然地接过"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义承当。当然,企业家还是企业家,他们造福社会的方法就是把企业做好。一些企业家不说企业家该说的话,而是动不动就唱高调,办企业不是向市场看齐而是向政治口号看齐,这一类型的企业家事实上是最缺乏理想和政治期待的。 做企业的人清楚,单纯的经济环境并不能自发地产生出完善的公司,公司的合法结构和它的目标依赖于商业文化和商业的组织结构,而这些东西又依赖于更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精英的文化价值观念。因此,企业家有理由希望企业、社会和政治之间在信念上形成相当同质的期待。  相似文献   

7.
"生命多重要啊!留住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但其实有时候更危险的是身在城市高楼的办公室里,没有梦想地活着";"对我来说,名号、称谓都毫无意义,而为这些毫无意义的东西去冒生命危险,就更没有意义了。我的动机只有一个,就是摄影";"我认为,人在世界上很短暂,几十年一过,人在天堂,钱在银行,所以不能太看着钱。相比之下,把事业做好很重要,而让生命丰富和有价值更重要"……  相似文献   

8.
张利娟 《中国经贸》2012,(21):90-91
"假如可口可乐的工厂被一把大火烧掉,全世界第二天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一定是银行争相给可口可乐贷款",这是可口可乐人最津津乐道的一句话,也是连续9年排名"全球最佳品牌榜"榜首、品牌价值高达700多亿美元的可口可乐的底气.由此可知,企业如果想在行业中出类拔萃,不仅要靠优质的产品、娴熟的技术,更要打造一个在行业内有影响力的品牌.  相似文献   

9.
"春运",有人把它称为中国人的一大奇迹:在为期40天的时间里,有超过23亿的人(次)在路上奔波,它是世界上最迅速最大规模的一次"人口迁移"。而这样的奇迹中国却是年年上演。奇迹并没有什么可炫耀的资本,赶春运大潮的人总会遭遇买票难、乘车难等各式各样的问题,其心情更可谓是五味杂陈。"春运",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世界对中国的想象:巨大的人群,巨大的需求,巨大的缺口,等等。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每年都要在交通上被"绊一下",而作为国家基础设施之一的铁路运输,一直成为人们诟病的对象。大国的现代化究竟该有多难?这从铁轨上的春运中就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0.
刘同福 《走向世界》2015,(11):76-81
过年,是中国老百姓最看重的传统节日。虽然过年只是从除夕夜到正月初一,但老百姓在过年上的"投入"却会持续一个多月的时间。一进腊月,便开始忙年,赶大集、办年货,备礼物、回家乡,买鞭炮、贴春联,蒸馍馍、做年糕……忙得不亦乐乎。忙中有乐,那份幸福和期盼写在每个人的脸上。腊月里的"忙"是为正月里的"乐"垫场的,从除夕夜开始,亿万个家庭便是亿万个春晚的现场,欢声笑语伴着阵阵爆竹声,仿佛要搅翻整个世界。"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吃罢热气腾腾的年夜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