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创新型产业集群和创业型经济对区域转型发展、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和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都被大量的研究所证实;创业型人才的大量涌现是创业型经济构建的关键要素。通过对产业集群和创业型人才培育的互动演化分析,论证了区域经济转型及区域创新体系构建中,政府可以通过制度的完善,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创业人才的培育,并使得二者形成良性互动关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相似文献   

2.
借助政府科技基金提升区域科技实力和科技创业氛围业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政府的共同选择,我国不少地方政府也设立了政府科技基金。在探究政府科技基金性质和特点的基础上,认为,政府科技基金主要应通过激励创新、扶助创业、便利融资、优化服务,促进区域在若干重点产业领域和重点发展环节创新能力的提升,从而为区域经济长期、高速、健康的发展发挥助推作用。同时,实现基金管理中全方位的制度创新对于改进基金在促进区域发展中的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为了占有一席之地,我国要加强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研究,深入开展支撑国家和区域科技创新的协同综合服务体系研究。本文总结、归纳了典型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技术、资金、人才、政策和体制等方面科技协同创新的先进经验,并以此提出了从政府层面、企业层面、科研层面、金融层面和中介层面共同激励我国科技创新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科技领军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最重要的人才资源。为探究我国科技领军人才引进与培育政策体系演进脉络,聚焦江苏省实践,筛选出58项相关政策进行文本内容分析,发现江苏省科技领军人才政策体系总体经历了探索期、快速增长期和加速发展期3个阶段;呈现出自下而上与横向拓展相结合的特征;政策核心主题经历了从物质条件保障向制度环境建设的转变;政策体系顶层设计逐步从政府主导向社会多元主体共同设计转变。最后,提出了科技领军人才引进与培育政策体系优化建议,为高层次科技人才工作实践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5.
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对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至关重要。选取1978年以来40篇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为研究样本,结合注意力基础观,采用QSR NVivo11分析软件对40篇报告中涉及科技人才的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政府对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总体注意力呈波浪式上升,且出现了3个峰值;在科技人才创新创业4个维度中,评价和激励维度的注意力始终保持最高水平,其它3个维度的注意力呈现平稳态势。注意力文本内容分析发现,科技人才流动和吸引方面,政府从指令性计划向市场自由流动转变;选拔和培养方面,由注重科技人才数量增长向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转变;评价和激励方面,由政府主导向以多方协同推进转变;安全和保障方面,由关注科技人才基本保障向注重科技成果保护转变。最后,对进一步优化政府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注意力配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关键,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对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至关重要。选取1978年以来40篇中央政府工作报告为研究样本,结合注意力基础观,采用QSR NVivo11分析软件对40篇报告中涉及科技人才的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政府对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总体注意力呈波浪式上升,且出现了3个峰值;在科技人才创新创业4个维度中,评价和激励维度的注意力始终保持最高水平,其它3个维度的注意力呈现平稳态势。注意力文本内容分析发现,科技人才流动和吸引方面,政府从指令性计划向市场自由流动转变;选拔和培养方面,由注重科技人才数量增长向培养选拔高层次人才转变;评价和激励方面,由政府主导向以多方协同推进转变;安全和保障方面,由关注科技人才基本保障向注重科技成果保护转变。最后,对进一步优化政府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注意力配置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1协同创新计划为高校师生科技创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深入分析高校师生科技创业的内部优势和劣势,外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相应的行动对策。指出大学、企业和政府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形成多元主体协同互动的孵化服务平台,从政府政策支持、教师科研评价、创新创业教育、产学研合作、创业载体建设五个方面推进高校师生科技创业工作。  相似文献   

8.
本文梳理了爱尔兰在推进创新创业方面的主要经验,即: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奠定创新创业体制基础;制定科技创新规划,明确创新创业重点;集中创新资源,加大对重点产业领域研发活动的支持;大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全面推动创新创业;加强科研人才培育和支持,创造更多高技能岗位。通过对上述经验的综合提炼,形成了五个方面的启示:创新文化是创新创业的思想源泉,科技创新是创新创业的内在动力,对外开放是创新创业的快捷途径,政府资金是创新创业的重要杠杆,创新人才是创新创业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还难以满足社会化的整体需求,究其原因在于高校人才培养主体各自为政,导致人才培养资源较为分散,影响整体性人才培养效率.在高校与地方政府资源整合的视角下,高校、企业与政府共同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体,进一步的提高了创新型人才的的运营效率.高校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协同开展创新创业理论教学、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协同指导创新创业活动的开展,协同开展创新创业政策的解读,提高创新创业过程中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更好的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服务,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在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打破主客体二分法来分析技术预见模型的演进:第一代技术预见行动者主要是科技、政府和专家;第二代行动者新加入市场,使专家的外延扩大化;第三代行动者包含公众和社会。市场和政府、公众与专家、社会与科技作为行动者具有广义上的对称性和能动性,他们使用不同的技术预见方法和理论进行转译链接,共同构建发展的、不断演进的和稳健的行动者网络;第四代技术预见需要关注环境行动者的地位,在全球低碳科技的大背景下,应重点关注各国政府对环境代理者角色的争夺。  相似文献   

11.
周小虎  毕轲   《技术经济》2017,36(8):76-84
基于创业生态系统和人才效能理论,采用偏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方法建模,利用江苏省人才公报统计数据,探索了创业生态系统对海归创业人才效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资金、区域人力资本、创业平台、创新氛围和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对海归创业人才效能有正向影响,其中创业平台和创新氛围两方面的因素起关键作用。最后,从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建设、创新融资方式、提高区域整体人才素质三个方面,针对江苏省的海归创业人才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创新创业政策是支撑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引擎。以我国创新创业系统为研究对象,创新性地构建了包含科技投入、教育投入、人才支持、创业孵化、平台建设和税收优惠6个政策工具在内的创新创业政策评价指标体系,运用DEA和Malmquist指数法分析了2014-2016年创新创业政策对区域高新技术企业及创业企业的支撑效率。结果表明:研究期内,我国创新创业政策对区域新动能的支撑效率总体较高,但是地区间的政策落实效果略有差距,各省市呈现较大程度的不平衡特征。深入挖掘发现,部分地区暂未形成规模效应,在资金配置结构、人才利用效率、税收优惠额度、政策绩效产出等方面存在较大改进空间。与此同时,技术进步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度有待进一步提升。据此,提出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完善创新创业政策体系、消除技术进步制约因素、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经济师》2021,(1)
当前,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重点关注的问题,培育创新创业人才,不仅可以提高人才核心竞争力,对于促进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也有重要价值。在创新创业人才的培育中,思政教育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课程思政的开展,能够有效提高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文章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课程思政的应用价值与具体教育改革方式做出阐述与探究。  相似文献   

14.
基层是我国经济建设的最前线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阵地。基层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完整、开放并不断自我发展的系统,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性单元。它的能动主体包含政府、企业、人才、研发机构等要素,它的作用条件包括科技资源、法律制度、基础设施、社会舆论等环境,它的运作机制是互动、互融、互促的,它的效能作用是可以通过行政政策等手段来调控。溯源技术创新理论、区域创新体系和政府管理理论,特别借鉴我国基层科技工作的理论成果,对基层科技创新体系的内涵特征、主体要素、创新环境和运行机制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符合我国实际的基层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思路,为各地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高层次科技人才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科技创新创业的生力军。高层次科技人才创业能力高低成为决定其创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运用扎根理论对3位高层次科技人才创业案例进行研究,最终构建了高层次科技人才创业能力提升路径理论模型。高层次科技人才创业可通过契合区级政府人才政策获取政策支持,将自身创业资源与政策资源有效整合,从而大幅提升自身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燕 《经济师》2022,(12):100-104+108
随着科技创新进程的深入推进,科技自立自强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并且成为引领高质量经济发展的战略引擎。新时代新征程,聚焦山西省科技创新发展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协调解决好研发投入不足、结构不合理难题,统筹推进“三类创新”,畅通创新创业产业链,推动科技与经济实现创新发展、紧密结合。要从强化基础研究,集聚力量进行引领性科技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展重点产业全产业链培育提升行动,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产业创新体系整体质量;明确企业创新主导地位,推动产学研金有机融合,夯实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聚焦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深化科技人才发展体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等方面赋能山西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科技创新通过引领产业技术范式转变,驱动一国发展方式、动力供给的周期迭代。研究如何依靠科技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这一时代议题,是学术界对实践迫切需求的回应。从产业科技政策视角,借助扎根理论方法,对“深圳模式”这一典型产业科技创新的中国样本进行解构,考察改革开放40年其产业科技创新演化过程,系统概括“深圳模式”形成的逻辑与经验。研究发现,40年来,深圳产业科技创新先后经历了科技体制调试、发展高科技、区域自主创新、综合创新生态系统和引领式全面创新五大阶段,并进一步地构建了针对深圳产业科技创新演变过程的理论模型。抚昔望远,在新时代,“深圳模式”的核心经验是:适时布局前沿科技领域与能力建设;培育创新型人才队伍;关注产业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推进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善于统筹区域优势科技资源。结论对地方政府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打造高质量创新发展引擎具有重要理论蕴意。  相似文献   

18.
一个良好的创新生态体系要为创新创业提供富集并充满活力的核心要素,还应有适于科技资源配置和流动的体制机制,以及鼓励创新的包容性文化等。以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深圳市为代表的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安徽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在推进创新生态体系建设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经验,主要包括: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面向全球整合创新资源、发挥创新载体协同作用、推动科技金融有效结合、不断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但是,也必须清醒认识创新生态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比如,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仍不够突出,科技创新链条之间的协同性较弱,技术、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的保障机制不健全等等。因此,必须加大科技体制改革力度,进一步优化创业创新环境,切实发挥企业的主体创新作用,逐步构建起符合创新生态环境的开放式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19.
科技创新创业载体作为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科技型创业企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全链条孵化视角,概括了创业苗圃、孵化器和加速器3类科技创新创业载体的内涵与功能;通过对上海市各类创新创业载体的实地调研、深入访谈与专题研讨,以及对国内其它地区的考察,分析了创新创业载体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近年来创新创业载体发展成效显著,但仍存在创业苗圃资本驱动力不足、孵化器未形成多元化运作机制、加速器建设缺乏有效指导与管理、载体间利益冲突等问题。为此,需进一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释放载体活力,完善政策体系,创新全链条孵化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经过18年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新的生长点。在政府的主导下,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在完成大规模原始资本积累后,有可能从以基本建设和获取政府资源为主转变为以资产组合升级换代和依靠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经营者自身的经营能力为主。深入探索我国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往何处去的问题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大课题。从剖析高新区及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存在的种种问题入手,阐述了建设孵化集团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归纳了孵化集团发展的模式与作用,提出了我国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向集团化发展的目标及其建设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