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5,(3):22-22
农业部部长杜青林2月28日在科技入户春季行动动员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今年要继续保持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基本目标,仍面临不少困难。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关键是构建农业科技进步的长效机制,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相似文献
4.
计算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各类粮食生产潜力,采用Helmun lieth估算式计算了全区粮食气候生产潜力。提出了粮食持续的战略对策。为正确指导粮食的区域平衡政策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吉林农业农村经济信息》2006,(1):22-22
从日前召开的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获悉:从2006年开始,农业部将全力推进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增强行动,力争“十一五”期间,平均每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100亿斤,粮食单产提高1个百分点,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0000亿斤。 相似文献
6.
7.
通过水、耕地、农业技术等因素对粮食增产的影响进行分析后,笔者认为吉林省实现500亿斤阶段水平以后,再增产100亿斤粮食产量,实现600亿斤的阶段性目标是可能的、也是现实的。并从单产潜力、增产路径及对策建议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2009年,据实产调查,全县小麦单产达到470公斤,总产83.6万吨,同比分别增长2.2%和3.7%。特别是现代农业项目区,平均亩产可达557公斤,较全县平均增产87公斤,增幅18.4%。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9.
粮食生产连续4年持续增长,粮食安全压力的缓解为粮食增产长效机制的构建创造了空间.从目前形势看,粮食增产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有:由于"浴盆模型"的作用,惠农政策的有效性减弱;不断推进的工业化进程限制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加;农民就业渠道的多元化使农业生产者的人数减少素质下降;农业对自然的依赖和生物属性的制约,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很难有较大突破;制度的不完善、市场的不健全损害了粮农收益等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并逐渐改变支农资金的用途,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此外,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农民权利. 相似文献
10.
粮食生产连续四年持续增长,粮食安全压力的缓解为粮食增产长效机制的构建创造了空间。从目前形势看,粮食增产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有:由于"浴盆模型"的作用,惠农政策的有效性减弱;不断推进的工业化进程限制粮食播种面积的增加;农民就业渠道的多元化使农业生产者的人数减少、素质下降;农业对自然的依赖和生物属性的制约,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很难有较大突破;制度的不完善、市场的不健全损害了粮农收益等等。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并逐渐改变支农资金的用途,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此外,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农民权利。 相似文献
11.
12.
13.
我国2000年粮食增产目标的科技潜力分析农业部科技司程序中国农科院农经所朱希刚实现2000年粮食产量增加500亿公斤的目标,要从三个方面同时努力:首先是通过科技因素提高单产;第二是通过增加物质投入提高单产;第三是通过提高复种指数和开荒增加粮食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粮食生产现状和增产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是我国西部唯一的粮食生产区,在国家粮食给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研究四川粮食生产及增产潜力以指导粮食生产及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有重要作用.对四川省1990~2007年粮食生产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四川地区的粮食生产呈现明显的波动上升趋势,但粮食生产总体波支较大.四川省粮食单产潜力,技术进步潜力,农业机械化潜力,土地规模经营潜力,使得四川省未来粮食增产的潜力巨大,实现粮食的持续增长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5.
16.
素有“粮豆之乡”、“松辽平原第一仓”美誉的吉林省榆树市,近年来通过采取生态保粮、设施稳粮、科技增粮等措施,粮食产量逐年递增,粮食产量、商品量连续多年居于全国县(市)之首,2012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4.2亿斤,实现了粮食生产“九连冠”的目标。然而,粮食单产不高的难题,却一直困扰着这个传统的产粮大市。 相似文献
17.
《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日前正式发布,这是农业部根据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部署,继发布《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之后,编制的又一个中长期战略规划。《规划》在对未来我国粮食供需格局变化趋势和粮食增产潜力分析的基础上,从目标,战略,重点分区定位等方面对未来的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做了总体谋划,是指导各地科学安排粮食生产力布局,着力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和行动指南。请看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在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对《规划》出台背景和内容所作的详细解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19.
粮食增产靠科技 科技增粮靠推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国粮食增产的历史分析 (一)粮食增产主要依靠单产的提高 如果按照粮食总产每增加1000亿公斤为一个增产台阶推算,建国以来,我国粮食生产一共上了3个台阶。1949~1958年上第一个台阶,粮食总产由1132亿公斤上升到2000亿公斤;1959~1978年上第二个台阶,粮食总产由2000亿公斤上升到3047亿公斤;1979~1984年上第三个台阶,粮食总产由3047亿公斤上升到4073亿公斤;1985年以后正在攀登第四个台阶,到1994年粮食总产达到4450.1亿公斤,距台阶产量尚有近500亿公斤的差距。 相似文献
20.
近日,奉化市粮食收储公司在西坞东陈村签订了粮食保护价协议。协议双方所确定的主要内容规定:十亩地以上的农户和粮食产量5000公斤以上的农户,直接签订粮食保护价收购合同;产量在1000公斤以下的零散农户,由村里统一与粮食收储公司签订协议。双方还达成了粮食最低保护价,早稻每50公斤为50元,晚稻每50公斤60元,优质谷“玉尖”每50公斤为59元。糯谷、杂交谷的收购保护价格尚未确定,农业税由财政部门决定。收购期间粮价若高于此保护价,则依市场价格运作,但在市场价格下降时,上述核定的保护价为保底价格。东陈村是奉化市粮食主产区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