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资助工作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大学生资助体系已经建立,但是在资助育人工作实践中依然存着诸如对受助学生的感恩教育、诚信教育不够,认定模式说服力不够,育人方式简单,资助信息的对称性等问题.在"微时代"的背景下,高校要充分利用好"微平台",实现资助育人功能更加便捷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
常瑜 《时代经贸》2010,(4):94-95
高校资助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科学整合资助资源、充实资助工作的内涵,建立经济资助和思想育人相结合的贫困生资助体系,是我们做好新时期资助工作所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促进贫困大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3.
武喜元  杨建新 《当代经济》2016,(28):122-123
职业院校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基本要求是要做到精准资助,而要达到精准资助,应从资助政策、资助程序、资助标准、资助方式等多方面入手,其中最根本的三个方面是资助政策的制定执行、资助过程的严格把关、关爱贫困学生的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4.
当前,中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包括奖、贷、补、助、减等多种形式的资助措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在帮助贫困学生有学上,家庭困难学生有资助,入学后学生有奖贷等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社会功效,同时也是培育人才的重要途径。面对新形势下的高校资助工作,尤其是在新媒体高速普及和利用的今天,高校要不断探索发挥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途径,利用好新媒体,发挥好新媒体在学生资助育人工作中的作用,促进经济困难学生在逆境中磨砺自我,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感恩社会,回报社会。  相似文献   

5.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是高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资助育人工作既要实现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更要实现对其的精神扶贫.只有同时做到资助和育人的结合,才能够更高地发挥高校资助育人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资助政策的不断深化改革,在精准扶贫背景下,对幸福教育融入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意义和必要性进行探究。因此,针对广州新华学院资助工作尚未建构全面资助育人体系,存在重视经济资助、对精神育人不足的问题,提出将幸福教育融入资助育人工作中,通过发挥高校思政课幸福教育功能、在资助育人体系中引入幸福教育理念、打造发展性资助育人模式等,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从而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学生资助工作是高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体现,是推进教育体制改革,体现教育公平,维护社会和学校稳定的需要,也是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需要。高校的奖助学工作在培养高素质人才、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发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济困助学的目的不仅仅只是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更应是激励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举措。本文以韩山师范学院为例分析了资助工作济困育人功能的表现形式,并对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工作是学生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特别在近几年,由于独立学院贫困生比例不断上升,来源多元化,思想、心理状况异常化等原因。独立学院的资助工作实施起来非常困难,在不断的摸索和探讨中,发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诸如:社会资助力量薄弱,国家助学贷款阻力多以及缺乏对贫困生的思想、心理教育等。下面笔者将从当前独立学院贫困生现状和国家资助现状出发,结合我院(三峡大学科技学院)的实践措施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独立学院贫困生资助体系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坚力量,在学生资助工作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由于高职院校资助工作的标准不一致,导致学生资助过程中出现认定不合理、资源分配不均、学生缺乏感恩等多种问题.辅导员需要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建立辅导员班导师学生三级认定体系、开展感恩教育、为学生赋权等多途径改善当前资助工作中的问题,使每一份资助落实到真正需要的学生手中.  相似文献   

10.
当前建立起来的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在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重“物质济困”轻“精神脱贫”、重“保障性资助”轻“发展性资助”、重“管理”轻“服务”等问题与不足。将积极心理学理念引入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打造经济资助、心理资助、学业资助、就业资助“四位一体”的立体化资助平台,对于提升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水平,增强资助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资助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三全育人”立足全员全程全方位导向,为资助育人提供了新思路,拓展了资助育人的边界和路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发展至今,育人功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但机制局限、主体受限、形式有限的现实情况阻碍了育人成效的发挥,唯有推陈出新,以“互联网+”技术平台为依托、聚合“家校企”多元力量、推进物质精神双向激励、协同打造“授人以渔”的长效发展体系,才是提升资助育人工作实效性和长效性的新时代路径。  相似文献   

12.
李真军  韩毅 《大陆桥视野》2016,(16):233-234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覆盖率持续上升,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要切实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资助和育人的直接结合,根据资助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应注重新形势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体系与工作机制的创新.构建资助工作新模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从资助到自助,再到助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王伟忠 《经济师》2007,(4):59-60
爱心是育人之本。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是爱心文化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重要实践平台,通过培育、实践和发展爱心文化,有助于完善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体系和促进贫困学生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张未利 《当代经济》2021,(5):118-121
强化资助育人,推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对国家战略实施、社会稳定、高校素质教育发展以及学生个人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针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短板;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指导的针对性不强;资助育人与就业指导机制不够完善,提出高校应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业工作,加强资助育人和就业指导的建议:一是建立健全资助育人与就业指导机制;二是打造素质过硬的资助育人与就业指导教师队伍;三是营造积极的育人氛围;四是提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业指导服务.  相似文献   

15.
高校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中,往往注重对学生的经济资助和物质帮扶,却较少给予他们人文关怀和心理援助.但现实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普通同学相比会承受来自周围环境更多的压力,更易产生心理问题,因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贫困、更有"心理贫困"的隐患.高校在做好经济资助工作的同时,应积极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援助工作,努力构建多层次立体式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6.
王岚 《当代经济》2016,(28):114-115
大学生资助制度是现行高校管理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高校的发展和制度的健全,大学生资助制度日趋完善,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贫困生资助时效性不强、贫困生资格认定困难、资助管理模式单一、资助工作的专职教师队伍不稳定、吸引社会参与力度不够,以及对贫困生心理扶贫不到位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发挥大学生资助制度的最大效用,本文就此做了较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郑丽群 《大陆桥视野》2022,(12):118-120+123
一直以来,国家对高校资助工作高度重视,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强调,要把“扶困”与“扶志”,“扶困”与“扶智”相结合起来,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建立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实现无偿和有偿资助、显性和隐性资助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8.
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亟待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小平 《经济论坛》2004,(7):145-146
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是一项政策性很强,涉及面很广的工作;其中最关键的是要重新构建高校学生资助体系,将我国高等学校目前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俭学、特困生补助和学费减免”为主体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改变为以“奖学金、勤工俭学、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学生资助体系,逐渐取消无偿补助和学费减免政策,加大奖学金的奖励力度和覆盖范围。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对于家庭贫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和谐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的的资助工作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拟探讨新形势下提高资助精准度和公平公正行的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20.
精准资助是我国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资助转型的重要体现。高校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实行从粗放型资助向精细型的转变。高校推行精准资助存在难以确立精准资助对象、评估监督体系不够完善、资助育人过程简单化等问题。高校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相应的工作部署及出台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