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要是你跟今天大多数企业高层经理没什么两样,恐怕你现在也是一名人才“猎手”吧。你会经常在你的机构以外追踪搜罗有才能的人去充实你机构里的重要职位。要是你物色到富有魅力的人选,你就会使出招数来从他们眼前的雇主扒走他们。你会向他们提供大笔的应聘签约奖金,你会为他们买下公司股票期权,你还会将公司丰厚的搭配成套的报偿提供给他们。  相似文献   

2.
全球化正在改变企业 国际化改变了一个公司如何运作。它不再是特定地区的特定因素的水准基点,而是最好的国际化公司的必要条件。当公司的每一个方面都在加速中,这意味着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在这个用无止境的竞赛中,经理们将在他们的工作中遇到更困难的问题。尤其是身处在其他文化当中的经理们,他们会突然了解到工作,生活和时间的概念都戏剧性地改变。无论怎样偶然的出现这些不同,这绝不是偶然的现象。  相似文献   

3.
沈农夫 《新经济》2009,(4):82-84
在金融危机中,你所管理的集团、公司或是部门最切中要害的问题通常是什么?事实上,这些问题很简单,但人们通常记不住,或者说不好意思问。但是,作为公司老板,您的各种职责中最基本的一项就是正确地提问。这是公司治理的核心环节。每位董事与经理也都应该问这些问题。我们理应从答案中了解一切。  相似文献   

4.
1.创业型科技企业面临的任务既包括科技开发、研制,又包括生产、销售,这一切又需要财会工作去核算、去管理,而创业型科技企业的企业家往往是技术专家,他们在企业经营、策划、财务管理、税务知识、管理知识上有欠缺,搞科技他们是内行,搞经营管理还需要不断的去实践、去完善。而经营管理的基础是会计核算与管理,这就需要财会工作者去协助和支持企业经理规范和管理好财会工作。  相似文献   

5.
傅浙铭 《经济师》2001,(1):209-210
培训的重要前提工作之一就是发动员工。许多人事经理也许会对这个问题嗤之以鼻:跟他们还要说?给他们学就不错啦!说个啥;还有一种与此相反但同样错误的认识:员工肯定会举双手欢迎培训,因而也没必要多说。这些观点也许你嘴上不一定肯承认,但心底里总是或多或少存在的。实际上,这些都是培训失败的导火线。我们特别提醒你:员工是培训的客体,不重视他们的想法是很危险的,他们的想法未必像你所判断的那样。一、认识培训的真正价值许多领导(包括培训经理)把培训仅仅理解成为员工增加一些知识和技能,这是十分可惜的,极大地弱化了培训的价值与功能,就…  相似文献   

6.
《经济论坛》2005,(1):83-84
招数一:合同诈骗 这是犯罪分子罪常用的诈骗手段之一。在通常情况下他们一般先成立一个皮包公司(甚至虚构一个公司),这些公司往往从外表上能起到掩人耳目的目的,然后他们便与你签订购销合同,向你购货,货到后按月结款。先前的几次小数额交易,他们都会及时付款。一般都是在最后一次要上一大批货后便人间蒸发,或是付少量订金拿走大批货物后消失在茫茫中华大地上。  相似文献   

7.
傅浙铭 《经济师》2001,(2):208-209
作为公司里培训事务的策划者与实施者,你常常需要推动公司里的资深员工做培训讲师,然而这工作常常不好做,令你颇为头痛。对此,你自然想弄明白:他们为什么不愿意上讲台?让他们上台的办法有哪些?怎样让他们讲得好?本文专门就此展开讨论,帮你有效解决这些难题。一、管理者就是最好的培训师首先要明确一下,这里使用的“管理者”概念是指各层次、各部门的管理人员,当然也包括了可能没有行政职务的工程技术人员,还包括颇具特长的基层员工,大型企业中的专职培训讲师当然也算在内,他们共同构成了内部讲师队伍。经理们实在应该上讲台,理由非常充分,首…  相似文献   

8.
“半年前,公司在资金非常紧张的时候,仍然拨出10多万元培训费,选派了7名员工到高等院校深造。可是,万万没有想到……”深圳某医药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张其武一说起这事就非常激动,“让我们伤心的是,7个人中有3人在学成回到公司工作不到一个月就提交了辞职报告。他们的理由很简单:竞争对手开出了2倍的高薪,更让我气愤的是,竞争对手许诺他们:如果我们追索培训费,公司会帮他们买单!员工与竞争对手都让我感到恶心!”[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由尼利教授和里昂纳迪教授领导的团队跟踪研究了6个公司的13名经理250多个小时,记录了他们所进行的每次通话。研究发现,为了让员工们去做一件事,经理们需要督促他们至少两次以上,还发现每七次通话中部有至少一次的交流是完全多余的,也看到谨慎的经理能更快更顺畅地推动他们的项目或者工作。  相似文献   

10.
十年前,甚至是五年前,如果有人问一个企业的HR(那个时候可能应该还是叫人事经理),你在工作时会和哪些外部机构打交道呢?可能你不能马上回答出来,在一番努力思考后,你可能会说:在招聘的时候,一般去高校或人才中心,存放人事档案的时候会去人才中心,与员工发生劳资纠纷时要去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相似文献   

11.
《时代经贸》2013,(17):70-71
平庸的领导者不能帮你建立伟大的公司,但是,安利捷集团总经理Saady也承认,那些凑合能用的经理却往往是职场常青树,因为他们从来不会做错事,却也从来不会把事情真正做对,这就导致了平庸(Saady把这称为慢性毒药)。  相似文献   

12.
胡玲 《经济管理》2004,(23):47-49
运营风险。以经营控制为目的的并购后整合过程中,大量的中层经理将会被抽调到并购后整合的活动中来。这意味着这些经理们将不可避免地在完成其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还需要在整合工作中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例如,他们需要花时间管理或参与整合的过程,他们可能属于整合项目办公室下属的某个业务小组的核心成员,  相似文献   

13.
每年春天,在一个神秘的被称为“C会议”的进程中,通用电气公司CEO韦尔奇和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科纳蒂总要聚会一次。他们俩大约花160个小时,仔细审阅公司员工的简历,目的是再次搜索优秀的高级管理人才。值得一提的是,这些有希望的候选人不是来自机构之外,他们已经在公司内部工作了。这些管理人员首先写好自己的简历,列出他们的成就、强项和期望的职位。然后由部门领导经过精挑细选再向纳蒂推荐。这位人力资源经理将与韦尔奇决定,哪些人可以参加公司管理学院内部的管理培训计划。科纳蒂说:“这些人在那里学习怎样在公司发展,成功需要什么。教他们的人并不是来自商学院的教师,而且公司内学员们的重要职位的职员。”通用电气认为,给予高级管理人员在公司内部发展的机会,会留住这些人才。这家公司的人才注失率仅为8%。  相似文献   

14.
《新经济》2011,(10):7-7
公司发给你500美元,或是发给你一个iPad,哪一种更好?你可能一开始会觉得发现金更好。但通常现金是用来支付账单这样的东西,付账单虽然重要,但却不“持久”。而iPad则比较能“持久”:你在使用它时,电不会忘记是谁把它给你的。  相似文献   

15.
如何定价     
经理们最头疼的营销问题是什么?定价。一方面,经理们觉得定价有时不受自己控制,而是为市场所左右;另一方面,也很难给定价设目标并衡量定价工作的好坏。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做出尽可能“正确”的定价,因为这会为公司带来巨大的收益。  相似文献   

16.
张金峰 《经济纵横》2010,(10):63-66
当你问某一个企业负责人他企业有多少员工,可能他只能告诉你一个大概数。如果你进一步问他企业的人工成本、培训经费,也许他只能请你去问问人力资源经理了。令你更吃惊的是人力资源经理也不能准确的回答你的问题,只能敷衍地说去找具体负责这一工作的人。结果负责招聘、培训、薪酬的人哆哆嗦嗦,半天也说不出一个具体的数字,只能说一些大概、估计、也许之类的数据。质问他们为什么?答案大体是人员变动太快,统计口径不一致,没有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统计量太大等等。  相似文献   

17.
其实,每个人有时都是行为古怪的人,毕竟,谁在工作中都会遇到超负荷和过度压力。不过,管理者的“古怪倾向”行为极具破坏性,甚至会抹杀你作为领导者的其它全部优势。某培训咨询公司销售部经理西宇灰头土脸地走出总经理办公室,总经理刚才不容置疑的语气还在耳边回想“我觉得你不适合做这个部门的经理,公司要求你调到行政部。”西宇对这个“不适合”感到莫名其妙的同时,也有些委屈。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企业今年在业务上出现大幅滑坡,资金周转出现了困难。而公司原来的政策规定,员工每年底要做一次年度考核评估,并根据考核结果对优秀者进行调薪。但是,目前的财务困境,公司无力对业绩优秀的员工提供涨薪的能力与承诺。我认为,人力资源部应该坚持企业执行多年的政策,继续做好绩效评估,但直线经理在给他们的雇员提供评估意见时,都不可避免会遭遇员工的涨薪要求或咨询。我该采用哪些方法,让员工知道公司不能再做出涨薪的承诺?  相似文献   

19.
案例:B公司,某日化产品生产企业.几年来,公司业务一直发展很好.销售量逐年上升,每到销售旺季。公司就会到人才市场大批招聘销售人员.一旦到了销售淡季,公司又会大量裁减销售人员。就这件事。B公司销售经理陈鸿飞曾给总经理蒋明浩提过几次意见,而蒋总却说:人才市场中有的是人,只要我们工资待遇高.还怕找不到人吗?一年四季把他们“养”起来,这样做费用太大了。  相似文献   

20.
蒙特利尔的工业心理学家保罗·洛夫特斯指出:“长期以来,众多公司要求他们的员工一定要忠诚。”但是如今这一切已经改变了。现在,工人们会问“我会从中得到些什么?”并且,倘若他们不满意所得到的答复,他们可以去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地方寻求一个较为满意的职位。洛夫特斯进一步指出,当蒙特利尔的程序编制人员正在考虑去应聘爱尔兰的某家公司时,与此同时便会有另一家公司打电话说:“不管他们给你多少钱,我们都将会比他们多付5000美元给你。”为了应付在就业市场和在全球经济中开展争夺的现实,加拿大的公司采取了及时给予高额奖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