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锁与特许》2008,(5):48-49
2008年6月12日-14日·杭州2008年中国零售商大会将于6月中旬在杭州举行。这是针对零售商高层战略需求举办的专业会议,经商务部特别支持,由中国商业联合会主办,迄今已举办3届。本届大会将基于目前的中国市场变量和零售管理特点,为零售商提供可资实用的战略决策信息。  相似文献   

2.
零售商海外扩张的区域选择问题是零售国际化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在综合了大量的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之上 ,通过实证分析 ,构建出国际零售商海外扩张市场选择的一种理论框架 :市场邻近性模型。并由地理、经济、文化这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市场邻近三角形扩展成由文化、经济、社会、公共政策以及零售结构组成的市场邻近五角模型 ,为国际零售商海外扩张的市场选择 ,尤其是国际化初期阶段的市场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世界领先的商业地产服务公司世邦魏理仕(CBRE)最近发布的2013年《零售业全球化进程》报告显示,香港为全球最炙手可热的零售市场,其新品牌入驻量位列全球第一。该年度研究报告对全球200多个城市320家世界顶尖零售商的发展轨迹进行了描绘,并以此追踪零售商的跨境拓展动向。该报告指出,2012年零售商扩张范围增广,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过去一年因零售盗窃和行政失误而造成的金额高达人民币72亿元,为零售商与消费者带来沉重损失当始自2008年末的那场全球金融危机在人们的记忆中已渐行渐远,一份名为《全球零售盗窃晴雨表》的调查报告却再次给已经乐观眺望曙光的零售人敲响了警钟:"2008年至2009年上半年的全球经济低迷时期,全球零售商们纷纷缩减了防损支出。"赞助该研究的保  相似文献   

5.
<正>经历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后,昔日教父般被神化和模仿的外资零售巨头被集体抛至风口浪尖,扩张放缓、裁员关店等成为家家当头之困,本土内资零售企业反而呈现继续高歌猛进的逆袭势头。但是,内外资零售的攻防换手会成为未来中国零售市场长期的竞争主线吗?本土零售商们能否弯道超车完成逆转?日渐丧失先发优势的外资零售商们又何去何从?业内人士认为,内外资在华竞合、博弈、较量的结果目前还是未知数。可以确定的是,凭借网点规模、跨国管理、技术经验等优势的外资零售不会很快衰落,中国零售业格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零售市场对外资的全面开放,国外大型零售巨头如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隆等在中国市场加快了扩张领地的速度,使得中国零售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目前在我国零售商自有品牌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自有品牌商品在零售商的销售中所占的比例微乎其微。由于自有品牌在增强企业盈利能力上的巨大能量,越来越多的零售商将目光投向自有品牌,但成功的却凤毛麟角。本文首先对零售商实施自有品牌策略的必然性进行了分析,接着分析了零售商自有品牌面临的困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零售商自有品牌的创建策略。  相似文献   

7.
中国零售业全面开放以来,外资零售商加快了进入中国零售市场的步伐,本土零售商在与外资零售商争夺中国零售市场份额时分别运用了“阵地战”与“堡垒战”两种不同的扩张模式。“阵地战”具有区域集中,业态多样,低辐射性;而“堡垒战”具有布局广泛,业态单一,高辐射性。对于外资零售商采用的“堡垒战”只适用于城市,便利性较弱,两种扩张模式对比,从中得出本土零售商要大力开拓和稳固县镇及农村市场,扩大品牌影响力,提高大区域物流能力以及注重人才储备,培养竞争力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投顾问最新发布的<2010-2015年中国零售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继2008年、2009年连续两年的并购热潮后,2010年中国并购市场仍将保持相当活跃.仅3月份,零售业共发生21起并购案例,涉及金额5.43亿美元,外资零售巨头是最大的赢家.专家认为,外资零售商在中国市场的扩张步伐将更快,从沿海省份的二三四线城市向内陆省份纵深挺进,包抄中国零售业的意图也将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双边议价框架内主导零售商买方势力及政府规制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双边议价框架内,外部选择价值决定纵向关系中交易双方各自的议价势力。规模以及作为产品进入市场的"守门人"角色是主导零售商自身所具备的影响外部选择价值的因素,是主导零售商买方势力的主要来源。在对称性寡头竞争的零售市场,主导零售商的买方势力产生有益的"抵消效应",而在非对称性寡头竞争的零售市场,主导零售商的买方势力可能产生有害的"水床效应"。"水床效应"既可能会加剧零售市场垄断化趋势,又可能损害消费者福利。因此,政府规制应高度关注主导零售商的市场兼并行为,高度关注主导零售商剥削中小供应商的行为,高度关注主导零售商过度低价促销行为。  相似文献   

10.
周超 《中国市场》2008,(4):11-13
<正>2007年的中国零售业风起云涌,竞争激烈。在各零售企业开店扩张的同时,关店调整也不断上演。尤其是一些知名企业门店的关张给国内外零售商敲响了"本土化"的警钟。如何抢占市场,满足当地消费群体的需求,是大中小型零售企业都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英国最大的跨国商业零售集团,玛莎百货在2001年的扩张失败后并没有彻底放弃,而是选择了实体店加网店的模式进行新一轮的海外扩张。尽管英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线上零售市场,零售商通过固有优势进行扩张无可厚非,但专业人士表明,这并不代表着就没有风险可言,毕竟在新市场通过线上树  相似文献   

12.
<正> 零售物业市场供需两旺“预计2004年北京零售物业市场将是供需两旺” 世邦魏理仕北京总经理DennisZheng 2004年预计将有53万平方米面积零售物业新增.这是继1998年后新增供应量最大的一年.而2004年也将是北京零售物业市场较为活跃的一年。大型购物中心落成.外资零售商加快进入北京市场.国内其他地区经营者也将  相似文献   

13.
2009年下半年的北京零售物业市场将处在逐渐复苏的过程中,更多的零售商将感受到市场的积极变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多数零售商会在2009年签约新店。  相似文献   

14.
零售商抗衡力量对市场绩效的影响及其政策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赞 《财贸经济》2007,(12):99-104
本文通过构建有边缘零售竞争者的主导零售商模型,考察了零售商抗衡力量对市场绩效的影响,理论上证明了"加尔布雷斯假说"在一定条件下成立.研究表明:零售商适度的抗衡力量对社会是有利的,但前提是零售层面存在竞争.文章最后针对我国零售市场特点,提出了抗衡力量的反垄断政策涵义.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下半年的北京零售物业市场将处在逐渐复苏的过程中,更多的零售商将感受到市场的积极变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多数零售商会在2009年签约新店  相似文献   

16.
<正>目前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开始加快,预计2010年几乎所有商业市场都将出现正增长中国消费者如今开始追求更为多元化的购物体验,统计数据亦显示,中国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在1995年时超过50%都集中于食品消费,而这一比重到2008年已减少至38%。在过去的20年中我们看到各类全球零售商陆续进入中国,零售商不再将其业务范围局限于东部沿海城市,而是开始逐步向内陆及西部城市扩张。全球最大  相似文献   

17.
国内零售商普遍采取的是“前台毛利+后台毛利”的综合盈利模式,也称“通道费”模式,但这种盈利模式的形成机理尚无定论.通过对零售企业的实地调研,本文发现业内收取的后台毛利主要是零售商规避销售风险的一种手段,相应的通道费模式是零售商在一定商业风险下基于其市场势力和运营能力作出的理性选择.基于此,本文建立了一个量化了零售商市场势力、运营能力以及需求不确定性的零供博弈模型,通过均衡分析考察零售商盈利模式的形成机理.模型分析表明,如果零售商的市场势力和需求的不确定性足够高,则通道费模式就将成为固定的盈利模式;反之,通道费模式就只是零售企业运营能力积累过程中的阶段性选择.随着互联网经济技术冲击下零售企业市场势力的丧失和运营能力的提升,可以预见国内零售企业将逐步摒弃通道费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18.
<正>很多中小城市中,都有着当地的本土龙头零售企业,从战略上不再盲目扩张而改为精耕细作当地区域市场后,他们活得有声有色,并有了较大的成长。然而,很多中小零售商在成为"区域之王"后,又面临着新的更大的困惑——随着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宏观经济环境变化,  相似文献   

19.
通过构建包括消费者异质性的零售需求模型,利用具有垄断地位的区域连锁零售企业的微观数据,使用贝叶斯估计方法对包含消费者偏好异质性的随机系数模型进行估计,并利用BLP模型对消费者需求模型进行估计。实证研究表明:地理便利性、品类服务、交付服务和环境服务对于消费者选择零售店铺的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对于现有市场的零售商而言,应该将竞争和创新的重点放在交付服务、品类规模、品类选择、采购模式和经营模式等方面;对于即将进入市场的零售商,零售的选址仍然是关键,"小而精"的零售业态将更加有利于企业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20.
2010年,北京市优质零售物业市场大幅跃升,零售商在经历了过去两年全球金融危机的低谷后,开始大肆扩张,以占据在未来市场中的有利位置。在经历了金融危机的低迷和洗礼后,增长迅速和表现出色的中国市场成为奢侈品零售商争夺的前沿阵地。百货业亦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被誉为“欧洲最豪华最气派的百货公司”的老佛爷亦与IT组建合资公司,整租下金融街西单广场商业部分,意将在此开设亚洲首家老佛爷百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