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进入新世纪以来,危机几乎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和流行,从东芝笔记本电脑事件、康泰克PPA事件、武汉砸“大奔”事件到近期杜邦“特富龙”不粘锅事件,几乎所有的主流产业都不同程度地饱受危机的苦恼。  相似文献   

2.
马耘 《商业科技》2014,(22):220-220
近年,虽然会计法规不断完善,会计监督力度在不断加强,但会计法规难以约束的经济事项屡见不鲜。从早期的“银广夏事件”到后来的“郑百文事件”,再到近期的“南方证券事件”。这一系列事件对市场经济和企业的健康运行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寻求会计法规难以约束的经济事项成因,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竞相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会计法规难以约束的经济事项分析,指出了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更好的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3.
危机管理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乃肖 《大经贸》2005,(2):58-59
从非典肆虐到禽流感流行,再到印度洋海啸突发;从阜阳“奶粉”事件、德隆危机事件到杜邦“特富龙”事件、默沙东“万络召回”事件,再到豫花面粉事件、三鹿蒙冤事件,这一系列来自企业自身抑或企业之外的突发事件层出不穷,严重威胁到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三鹿事件”从爆发到目前,已经一年,从那时起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讨论一直没有停止。值此“三鹿事件”爆发一周年之际,本文从企业供应链管理的角度,重新对该事件进行了再反思,对中国企业如何履行社会责任提出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吴之 《广告大观》2011,(9):45-46
一个“达芬奇家具”事件,让我们仿佛又回到“假洋鬼子品牌”时代,因为“达芬奇家具”可不是今天才发现的“现象”。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无论是之前的“欧典”、“澳优”还是最新的“味千”事件,都在提醒我们,“假洋鬼子品牌”不是什么新鲜和可惊讶的事情,关键我们要从中思考到什么?  相似文献   

6.
刘玲艺 《商业科技》2014,(21):56-56
从“三鹿奶粉事件”到“双汇瘦肉精事件”,从茅台等名酒“塑化剂事件”到最近的康师傅统一方便面含致癌物,陆续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使得食品安全问题成为全民关心的话题。食品安全既关乎民生和社会稳定,又对国民经济、食品产业和企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文章主要针对食品行业安全,从财务风险的角度就其类型、识别方法、应对策略三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应对食品行业的安全风险,降低风险所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光明回炉奶事件”让人不禁想起发生在4年前的南京冠生园“陈馅事件”。从南京冠生园“陈馅”东窗事发,到此次光明回收“过期奶”被卧底揭发,消费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解释”就是:行规。  相似文献   

8.
互动     
“双汇劫”之解:行业生态进化? 严格说来,双汇“瘦肉精”事件其实不能算做“黑天鹅”事件。在当下的中国,因食品或药品安全问题落马的企业,可谓前仆后继。从齐二药“亮菌甲素注射液”事件,到安徽华源“欣弗”事件,再到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事件……双汇有太多的前车之鉴。  相似文献   

9.
加入世贸组织一年多,我们经历了从“局外”到“局内”的角色转换,经历了从“从感性上模糊”到“理性上接受”的观念更新,也经历了“被动应对”到“主动面对”的行为方式转变,但对于仍频繁发生的针对我国的“绿色壁垒”事件,我们又应从中学到什么?  相似文献   

10.
今年的“华南虎事件”给我印象挺深!从华南虎到PE,乍看起来跨度实在太大。但细想一下,两件事之间有相似之处。你看PE,“无退不入”,“以一赚十”,在逐利目的性和进攻性方面虎气十足。因此,对于PE是只“真老虎”的身份好像没有什么人怀疑。但是,在如何对待PE的问题上,国内一度也像“华南虎事件”一样涌现了两种泾渭分明的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