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国三大区域的农业上市公司资产专用性的区域特征及其财务后果的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虽然整体上我国农业企业资产专用性难以改进企业效率,但农业企业资产专用性与其绩效的正相关性由经济发达的东部和南部区域向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区域减弱.表明我国农业企业特别是中、西部农业企业,由于内部冲突或代理问题较为严重导致农业企业资产包含的关系型专用性投资不高,从而不具有相应的财务后果.也由于这个原因.应当谨慎对待资产专用性与融资契约安排显著相关的实证结论.  相似文献   

2.
本文手动收集了2009—2012年沪深证券交易所公布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并购重组公告以及对应年度中国证券业协会公布的证券公司业绩排名信息,通过使用Probit模型发现:目标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收购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总资产增长率、同属管辖、独立财务顾问的并购重组经验与并购重组的成功执行有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目标公司和收购公司资产规模、收购公司所属第三产业相比第二产业对并购重组的成功执行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横向并购对并购重组成功执行的影响为负但并不显著;并购类型、并购目的、收购公司资产回报率及权益回报率等指标并未对并购重组的成功执行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资产专用性是区分各种交易最重要的标志,也是使交易成本经济学与解释经济组织的其他理论相区别的最重要特点,它对公司融资结构、治理机制、纵向一体化、公司绩效和雇佣关系等方面有着非常强的解释力,因此对资产专用性的准确度量也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根据威廉姆森对资产专用性的6个分类,梳理了有关的实证研究文献,对资产专用性的度量方法进行了综述。研究分析表明,每一种类别的资产专用性的度量方法都是多种多样的,不存在一个统一的度量方法,学者们为了得到理想的数据有时不得不牺牲度量方法的准确性;现阶段制约资产专用性实证研究的最大障碍来源于数据的可得性,因此若能获得翔实可靠的研究数据,将会大大地促进资产专用性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刘建勇 《当代财经》2023,(4):131-144
并购交易双方资产的相关性会影响并购后续整合的难易程度和整合效果,进而影响目标公司的业绩。因此,研究并购资产相关性和整合程度对业绩承诺实现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手工收集的2009—2019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业绩承诺数据,采用投入产出法构建并购资产相关性指标,考察并购双方资产相关性对业绩承诺实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发现,并购交易双方资产相关性越强,标的企业业绩承诺实现情况越好;并购资产相关性越强,越有利于对标的企业进行整合,并购整合程度越高;并购整合程度在并购资产相关性与业绩承诺实现之间起中介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股份支付、股份补偿、双向业绩承诺以及低激进程度的业绩承诺增强了并购资产相关性与业绩承诺实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因此,上市公司应优先并购与自身产业相关的资产,以增强整合程度,促进业绩承诺实现。  相似文献   

5.
专用性资产可以增进企业绩效,同时也决定了企业融资契约的安排,这是资产专用性的两类经济后果.通过考察企业资产是否具有专用性经济后果可以判断企业资产的专用性程度,进而可揭示企业内部财务冲突状况.本文以2005~2006年在沪深上市的制造业公司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长期资产不具有资产专用性应有的两类经济后果,表明我国企业资产的专用性程度不高.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也证实了我国企业存在较为严重的内部财务冲突的现实.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债务治理效率的角度构造了一个考虑产品市场竞争和资产专用性因素的两阶段模型,目的是探讨产品市场竞争、资产专用性与公司资本结构间的相关性。理论分析表明,公司资本结构与资产专用性、盈利能力均为负相关,同时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公司产品市场竞争性的增加,资产负债率起初会增加,但在资产专用性随着产品市场竞争增加至某一临界值后,资产负债率会转为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7.
王怀明  刘晔 《经济论坛》2007,(2):116-118
国内学者对于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得出了许多有益的结论,但由于我国在2002年以前发生的并购事件较少,很多研究是以几年内发生并购事件的公司作为样本,因每一年的外部环境不同,使得数据可比性不强。此外,“并购”在我国不是一个界定清楚的概念,它与国外研究中所通用的“Merger&Acquisition”还有一定的差别,由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和上市审批制度的特殊性,我们的“并购”是一个包含了兼并、收购、托管、股权转让、资产置换、借壳、买壳等行为的模糊概念。目前的研究多数将企业重组的不同类型包括股权转让、兼并收购、资产剥离和资产置换作为一个整体来评价重组后的绩效,显然结论过于笼统,而对公司经营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股权转让中导致了公司控制权变化的并购活动(即狭义的并购)缺乏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交易成本视角的资产剥离方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将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原理引入资产剥离方式选择的研究,从交易成本的视角探索企业管理者如何在不同的资产剥离方式之间选择。以2002—2008年沪市制造类上市公司173起资产剥离事件为样本,使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了交易成本对资产剥离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交易成本与资产剥离方式之间存在相关性,在做出剥离的决策后,企业通常选用分拆的方式来重组资产专用性较高的资产,而外部不确定性比较低时更倾向于选择直接出售资产。  相似文献   

9.
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选用2003年在我国深、沪两地上市的A股1117家公司(ST除外)作为样本,对样本公司的资产质量与公司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资产质量越高,公司的绩效则越好。这一结果说明在我国现行的环境下,提高公司的资产质量可以带来公司绩效的相应改善。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2007年雅戈尔收购美国新马集团为例,运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法考察了中国企业基于创造性资产寻求的跨国并购的财富效应和经营绩效。研究表明,此次跨国并购未能为雅戈尔股东带来财富效应。财务绩效方面,此次跨国并购短期内提升了雅戈尔服装业务的绩效,但是,其整体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发展能力等指标却不容乐观。雅戈尔通过收购获得了新马集团的国际分销渠道、设计能力和国际管理能力三项创造性资产,但是如何利用这些创造性资产为公司创造长期价值还有待进一步的并购整合。  相似文献   

11.
王鲁昱  李科 《财经研究》2022,48(3):154-168
供应链的资产专用性特征是否有利于企业进行商业信用融资?文章利用手工收集的独特供应链数据,从产品性质的维度构建供应链资产专用性指标,以2007-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供应链资产专用性对商业信用融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供应链的其他特征后,供应链资产专用性的提高能够显著提升公司的商业信用融资水平。这种效应在财务风险较高的公司中更加显著,而且能够显著促进其提升资产周转效率,并实现更好的绩效。经过稳健性检验,并以自然灾害冲击作为工具变量后,上述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的研究为理解供应链的治理特征提供了新的证据,对决策层进一步完善供应链金融政策,增强实体抵抗风险冲击的能力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经验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2003-2008年沪、深股市发生并购事件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上市公司并购事件发生前三年和并购后五年的经营业绩水平做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而言,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并购是无效率的,没有实现并购双方资源整合和创造价值的效果;进一步采用多元回归模型对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关联方交易使收购公司并购后长期绩效得以改善,目标公司并购前财务风险越大对收购公司并购后长期绩效有加剧恶化的作用.同时,目标公司并购前的固定资产盈利能力和主营业务水平对收购公司并购后绩效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研究方法,根据山西1986—2001年“十村千户”固定跟踪观察资料,选择C~D生产函数建立农户绩效模型,从实物资产专用性的角度对农户绩效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组研究,得出结论:(1)农户实物资产专用性的状况:农户实物资产专用性是农户在生产劳动中,为获得收益而进行的必要的投入中逐渐形成的,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农户实物资产专用性总体水平将会越来越高。(2)农户实物资产专用性与农户绩效的关系:从实物资产专用性的角度看,随着农户实物资产专用性的提高,农户绩效呈现递增的趋势,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目前农户固定资产规模并未达到一定的规模,尚处于边际报酬递增的阶段,当固定资产规模达到一定限度时,资产专用性仍在增高,而边际报酬会出现递减,这时当其拥有的实物资产被重新配置时,“锁定”效应加大,风险加大,农户绩效会降低。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AT&T收购时代华纳的纵向案例研究,试图揭示数字经济时代异质性资产获取型并购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实现绩效提高.研究发现:异质性资产获取型并购在特定条件下可以提高并购方企业绩效,企业可以从新颖、互补、锁定和效率4个主题创新商业模式;而企业的动态能力有助于其识别、获取合适的异质性资产,推动并购后的商业模式创新和新的资源能力基础构筑,从而提高并购绩效.本文的研究对于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异质性资产获取型并购如何通过商业模式创新提高绩效,以及运营商企业如何整合异质性资产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技术并购模式对我国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收购公司与目标公司的行业相关性,技术并购划分为加强型和优势互补型两种,加强型技术并购对收购公司创新绩效没有显著影响,优势互补型技术并购对收购公司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影响。公司在选择并购对象时应注重目标公司与本公司的技术相关度,获取与公司技术存在差异的新技术,实施优势互补型技术并购更能提高公司的创新绩效。  相似文献   

16.
吴义爽  吴义刚 《技术经济》2006,25(12):62-67
作为解释企业边界问题的主流分析工具,资产专用性理论不能对当前企业实践以厦经验研究的结论提供合理解释,因此需要重新审视。本文从机会主义假设、生产、资产专用性、交易成本性质、不确定性、交易分析单位六个方面详细论述了该理论的局限性,并从不同角度对通用——费舍公司并购案例进行了重新分析和解释,试图为审视企业边界问题增加一些“着眼点”。  相似文献   

17.
横向关联方并购是我国上市公司并购中的一种重要的并购类型。本文采用事件研究方法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2000~2002年横向关联方并购的绩效。结果表明,横向关联方并购的宣布对收购公司股东收益有较显著的正影响。此外,本文还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收购类型和支付方式对横向关联方并购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收购类型对并购绩效没有显著影响,而支付方式对并购绩效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8.
收购兼并与资产剥离的公告引起了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变动。本文从公司的财务特征出发分别建立了由收购兼并和资产剥离引致的市场反应的预测模型,不但检验了传统的并购理论,而且为投资者预测此类股票价格的变化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6—2009年我国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的数据,并对交易费用进行细分,实证分析了不同的交易费用、资产专用性对纵向一体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企业的纵向一体化行为具有显著的行业差异;管理性交易费用、资本市场交易费用和商品市场交易费用是显著影响企业纵向一体化行为的重要因素;资产专用性与纵向一体化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经济师》2016,(4)
随着中国养禽业的不断发展,"龙头企业+农户"已经成为当下禽类生产供应的重要模式,文章以W、L公司的共126户合作养殖户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阐明公司与养殖户间的具体契约模式,并运用OLS模型分析了两种模式下养殖户在专用性资产投资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影响养殖户专用性资产投入的因素。研究发现:不同模式对养殖户专用性资产投资产生显著性影响,即不同模式下的养殖户在专用性资产投资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