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陈奕 《浙江林业》2006,(3):29-29
“山中只见藤缠树,世上哪有树缠藤。青藤若是不缠树,枉过一春又一春……” 这首歌唱出了藤和树的亲密关系,可最近在杭州植物园,这种关系变得有点残酷,一株百年老藤把旁边一棵长了30年的浙江樟树活活缠死,顺带还缠进一棵10多年树龄的水杉,把它勒得半死不活。  相似文献   

2.
在浙江省常山县伏江村的村口,有着中国版画的写意——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绕村而过,村妇们捣衣声声;小溪上横一座小桥,有村人来来往往;小桥头站立着一棵遮天蔽日的古樟树,几只鸟在枝间跳闪腾挪;红砖碧瓦的村舍民房,隐约点缀于绿树翠竹间,显得十分的恬静、平和。  相似文献   

3.
听龙感湖机声,前途似锦;看古角山水库,幸福无疆。这一付贴在华阳河畔广大农户门前的一幅热情洋溢的对联,是多么生动地描绘出集体农民响往社会主义前途的一片真情呵!其实这也难怪,在解放以前,谁能想得到在这样一个苇草丛生,钉螺密布,土匪出没,血吸虫示虐的荒湖草原,今天却欣欣向荣变得  相似文献   

4.
寓言二则     
寓言二则梁临芳一、看风筝小花:快来看罗!风筝青云直上。多么令人羡慕的地位呀!好可惜呀,哎哟哟.怎么这样短的时间就跌落下来了?苍松:能久长吗?它只是靠别人牵线拉扯上去的,自己根本就没有翱翔的本领。二、傻子问闻筷子:碗哥碗妹们,你们为什么总能和睦相处,从...  相似文献   

5.
拜谒海林     
日影西斜,我们进入海林境内。沿途是茂密的森林与原始风光的绿地,它们绿得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绿得丰厚浓郁,绿得积蕴深深,绿得富于层次,与如洗的碧空交相辉映。山峦舒缓起伏,错落有致,圆润光滑,在天际勾勒出漂亮的曲线。多么肥美的土地呵!初入东北的我,被这风景惊呆了。  相似文献   

6.
友情     
友情云南刘锦才友情是生长在心灵深处的一棵长青藤,缠绕着生命的大树;友情是开放在心中的一朵四季花,芬芳着生命的每一天;友情是飞翔在心空中的一只报春鸟,欢唱着生命的赞歌;友情是淤积在心底的一种情结,凝结着生命的琥珀;友情是诗是画,是歌是曲;是金是银,百珠...  相似文献   

7.
实践证明,用塑料袋青贮的红苕藤呈黄绿色,气味芳香,质地柔软,适口性好,易于消化,能保持青饲料的营养特点,略优于土窖青贮的营养价值。同时,用塑料袋青贮饲料,符合青贮原理,能隔绝空气,防止污染。现将塑料袋青贮红苕藤技术介绍如下:一、塑料袋的选材与制作:选择100厘米双幅、厚8~10丝、袋长160~170厘米的聚乙烯无毒塑料薄膜将一端加热压实成袋,05公斤塑料薄膜可制做两个袋子,每袋装鲜苕藤约200公斤。二、红苕藤的加工与袋装:将无泥、沙杂质,无农药污染的红苕藤切成1厘米左右压紧,装袋时先用少量苕藤将两角装紧再分层装…  相似文献   

8.
“一棵白菜售价能买一斤半猪肉!”往年在天气转暖后会大幅下跌的部分蔬菜价格,今年5月却逆势而上,创出新高。  相似文献   

9.
广西融安县东起乡红日村上大陂屯吕锦英老太,收到了在广东打工的孙女寄给她的一部新款手机。瞧,她正在用手机与孙女通话,多么开心!  相似文献   

10.
庭院经济是凤凰镇农民的一个“小金库”。早在上世纪70年代,凤凰的农民就利用自己家前屋后的边隙地,种桃栽果、插植时令蔬菜,除自己食用外,剩余还拿到市场上去卖,作为家庭的一项经济收入,至今还流传着“工人七级工、八级工.不如凤凰农民种垅葱”的说法。凤凰的不少农民就是靠着庭院经济这棵“摇钱树”,慢慢鼓起了钱袋,有的还造起了楼房,买了私家车。  相似文献   

11.
《农家之友》2007,(7S):26-26
金丝搅瓜属葫芦科,南瓜的变种,一年生草本植物。该瓜是从藤金丝搅瓜中的藤矮生不育株,经转育杂交选育而成,现名为“拍砸一号”金丝搅瓜。此名源于食用瓜时只需“拍砸”瓜的周围,震动瓜瓤与瓜皮自然分离,切开瓜皮即可看到直径为二三毫米的瓜瓤丝条;或是将瓜放在沸水里煮三五分钟,切开,取出瓜籽,再用筷子搅拌瓜瓤,也可以形成晶莹透亮的细丝,形似粉丝,  相似文献   

12.
夜交藤。又叫何首乌藤、首乌藤。2005年每千克销价还只是2~2.5元,2006年便升至2.5~3元,2007年再升至3.5~4元,进入2008年销势继续加快,价又上扬,目前销价也升至4.5~5元,三年间升幅为100%~125%。其价仍有上升的档势,  相似文献   

13.
漓江路     
漓江之路是一条翡翠的路,琉璃的路,美丽的路。诗人俞安期,远在300多年前的明代,就闯入了你的怀抱,他的诗句,曾荡起了你的轻波,唤起了当今诗人的绝唱:“情一样深呵,梦一样美,如情似梦漓江的水!”漓江,你恬静、安详地躺卧在万千奇峰之间;  相似文献   

14.
从前,有一个穷苦人,每天到沙漠里去砍柴,然后用驴把它运到城里的市场上去卖,用卖得的钱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一天晚上,他正熟睡,觉得有人对他说道:“看你过的这种生活多苦多累呀!如果你听从我的劝告,面前可是有一条发财致富的  相似文献   

15.
杨方 《浙江林业》2007,(12):40-41
我叫不出它的名字,香樟?槐树?或者是一棵落叶的梧桐?但我知道它的来处,它来自一座大山向阳的山坡,白云之下,清泉之上。彩虹从它的肋间穿过,夕阳自它的脚边滑落。那些春来秋去的大雁啊,每年在它的枝头停落两次。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召开之际,我正在江苏省张家港市的农村采访。此次采访的主要内容是农村集体土地延包问题。张家港的农民们说:“土地再包30年不变,是给咱农民吃了一颗长效定心丸呵!”张家港市自1982年下半年至1983年上半年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当...  相似文献   

17.
墙头上的树     
真琪 《浙江林业》2007,(3):44-44
我家住在小巷一处老屋的二楼,从厨房窗口望出去,是一堵年代久远的土墙。春天墙头上照例长出了几棵草,我们不以为怪,这样的草每年都要在土墙上长出一些,秋天一过,自然就没有了。不料其中一棵草一天天地长高长粗了,我们全家坐在一起吃饭时,都不由自主地望过去,“哟,又长高了。”夏天到了,出人意料的是,它竟然是一棵真正的小树,已经和我一样高了。每次吃饭时,我都要伸出手去抚摸小树的叶子,和它握手致意。它的模样很一般,叶子宽宽大大的,有点像马路两边的法国梧桐,但又没有它们好看,可在我的眼里,它就像一个英俊而孤独的战士。好好的一棵树为什么不长在地上,而长在一堵矮墙的墙头上?我开始很不解,望望窗外的小巷,小巷里除了水泥电线杆、水泥地,没有一棵绿色的树。汉代刘向曾说:“十步之内有芳草。”如今这句话已不再正确,不要说十步,即使是百步,也未必会有芳草。在城市里,地上已没有了它们的立身之地,只好侧身于墙上了。  相似文献   

18.
父亲的树     
我的父亲喜欢侍弄花草,这我们从小就知道,却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他喜欢上了种树。据母亲告诉我,那还是我七岁的时候,有一次吃李子,将李子核扔在了门前的小花池里,来年春天。眼尖的父亲看到了一棵与众不同的小苗,再长大些.才发现是棵李子树。于是父亲非常的高兴,抱着我夸我从小就知道种树,是个好孩子.从那时开始,他每年都要在房前屋后载几棵树。  相似文献   

19.
冬季,靴子成为女性们的宠物,不仅是年轻女孩喜欢它,职业女性,家庭主妇,甚至中年以上的妇女,都发现拥有一双柔软适脚的靴子是多么暖惬意和时髦。  相似文献   

20.
美丽的依靠     
在松源镇下坞村去半岱老村的路上,有两棵相依相靠的树。一棵是松树,一棵是苦槠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