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非市场价值的评估是水质改良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或水生态补偿决策必须考虑的难题之一。该文以滇池为例,通过选择卡和开放式问卷调查获得昆明市居民对滇池水污染的认识及对水质改良的支付意愿,利用离散选择模型估计了滇池水质改良的非市场价值,利用Tobit模型分析了影响对居民最大支付意愿的影响主要因素,其中将离散选择模型用于水质改良在国内尚属首次。结果表明,多数居民对水质水污染有较清晰好的认识,居民的支付意愿与家庭收入、目标水质、对项目的了解程度、对湖泊环境影响的认识等成正相关关系;居民户对四类水和三类水水质的支付意愿分别为每月42元/月和91元/月,或504元/年和1092元/年,分别占家庭年平均收入的011%和023%;因此,可以计算算得滇池目前的水质改良到IV类和III类的非市场价值分别是6 91996万元/年和1499 3亿元/年。研究具有以下意义:首先,非市场价值是水质改良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评估水质改良项目的经济可行性时应给予考虑;其次,在为水质改良项目进行公共融资时,应考虑到居民支付意愿的影响因素,并让居民更多地了解水质改良对湖泊生态的影响;最后,通过对环境产品或服务的定价,将弥补未定价稀缺性所带来的经济问题。研究结果可为水质改良项目可行性分析和生态补偿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渔业致富指南》2003,(6):49-49
<正> 问:益池保是一种怎样的产品?其产品有哪些特点? 答:益池保是一种微生态粉制剂。它富含枯草芽苞杆菌、乳酸杆菌、酵母菌、反硝化菌等多种复合微生物活菌,含量极高,通常可达300亿/g以上。益池保是一种十分安全,无毒副作用的环保型绿色产品,在水产养殖中,它既可以外用泼洒于水体,改良水质,又可拌饲内服,提高水产动物的机体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 生石灰是水产养殖中清塘消毒、水质改良、鱼病防治最常用的效果较好的药物之一。但有很多使用注意事项却被人忽略,致使用药效果不佳甚至起负作用。一忌用熟化灰。生石灰(块灰)化学成分是CaO,熟石灰(熟化灰)化学成分是ca(OH)_2,两者有本质的区别。鱼池中投生石在,在水中氧化变成熟石灰,同时放出大量  相似文献   

4.
金晖 《渔业致富指南》2007,(16):70-71,60
<正>一、调节改良水质的方法调节改良水质的方法有加水换水、增氧、施无机肥、生物方法、调整放养模式、化学方法。(一)加水换水定期加水是保持水质清新的一种方法,新鲜的水不仅可以带进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溶氧,  相似文献   

5.
池塘水质改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渔民历来有"养好一塘鱼,先要管好一池水"的谚语。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池塘养殖单位产量也在增大,高温季节既是鱼类快速生长季节,又是鱼池水质难以控制和鱼类疾病高发季节,尤其是精养鱼池如何实现稳产、高效,调控、改良水质已成为该阶段关键问题。一、水质恶化的原因目前的水产养殖已由过去粗放型养殖逐渐改为高密度、名特品种配套的精养型或半精养型。高密度养殖模式势必  相似文献   

6.
<正>二、常见的富营养化水质的改良因水体中营养盐类过剩尤其是碳或氮源过剩而产生的不良水质,这类水质不仅常见更是占不良水质的绝大多数。富营养化水质主要表现为水质过肥、透明度小、形成"藻类水华"且水色不正常,引起的原因多因为大量施肥、投饵使养殖水体中的氮源过多。1.蓝藻水华的改良蓝藻水华的水色多为蓝绿色或铜绿色等,引起蓝藻水华的藻类有微囊藻及颤藻、纤维藻等。当蓝藻大量死亡后产生蓝藻毒素及硫化氢等有害物质,使水产养殖动物死亡;当蓝藻生长过盛时,水  相似文献   

7.
养鱼就是“养水”,观察养殖水体的水色变化,以发现不良水质进行及时处理,对养鱼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把夏季池塘水色与水质的关系及改良措施列表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在宝应湖水产养殖"绿"满塘的基础上,又新增一项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等微生物制剂来调控水质的技术。在养殖户顾夫信养殖池塘,前一段时间由于水体氨氮过高,养殖产品差点"中毒"死亡。该养殖户在使用沸石粉改良底质的同时施放光合细菌吸收氨氮,再使用复合菌转化有  相似文献   

9.
<正>"养虾先养水,改底是基础,培藻是关键"。水质、底质、藻相、溶氧互相关联,互相影响,因此,养水、改底、培藻协调管理很重要。要想养好活爽的水质,必先培出优良的藻相,要想水色藻相稳定,底质的改良和养护不可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环境等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因此在水产养殖中应用有益微生物替代化学药物的呼声高涨,同时也引起了广大科研及养殖工作者积极回应。目前水产中微生态制剂主要分为三大类:(1)水质改良类。主要用于水质调节,养殖池底改良,有毒有害物质分解,抑制  相似文献   

11.
<正>采用微生态制剂改良水质是符合当今渔业发展方向的生物防治方法。微生态制剂又称"有益微生物"等,常见的主要由枯草芽孢杆菌、硝化菌和反硝化菌、酵母菌、乳酸菌、光合细菌(PBS)等菌株组成。微生态制剂作为一种生态调节剂,治理养殖水环境可以明显改善水质、抑制有害微生物繁殖、迅速降解  相似文献   

12.
高密度鱼虾池水质由于其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水质因残饵、粪便量大易变肥变老,使用药物显然难以消除根源,并且不能达到健康养殖标准。目前,生物活性水质改良剂使用越来越广泛,已成了水产养殖防治疾病和水质改良的一种趋势。使用水质改良剂能保持水质环境的良性循环,受到广大养殖户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光合细菌是自然界一大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菌。它们的生命活动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具有不可缺失的作用,构成自然界碳、氧、硫等元素的生态平衡。以光合细菌制成的生物制剂,近年在国内外已形成商品化,广泛应用,尤在水域环境中,应用其改良水质已取得较  相似文献   

14.
<正>虽然不同的水产养殖动物对养殖生态环境的要求不同,但"肥、活、嫩、爽"准确概括了水产养殖动物对水质的要求。通常意义而言,能满足水产养殖动物生长要求的水质就是好水质,否则就是不良水质。按养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种类与数量及营养物质等的多寡,一般将不良水质分为"清瘦水质"与"富营养化水质"。  相似文献   

15.
<正>虽然不同的水产养殖动物对养殖生态环境的要求不同,但"肥、活、嫩、爽"准确概括了水产养殖动物对水质的要求。通常意义而言,能满足水产养殖动物要求的水质就是好水质,否则就是不良水质。按养殖水体中的浮游生物种类与数量及营养物质等的多寡,一般  相似文献   

16.
《渔业致富指南》2014,(4):72-72
<正>海联科3301:1.主要成分:氮、磷、发酵有机物、微量元素、水质改良活性物质等(总养分(N+P2O5+K2O)≥25%,有机质≥20%,微量元素适量),其中单一元素含量分别为:N≥18%,P2O5≥4%,K2O≥0.2%2.产品特点:有机肥,提供藻类生长所需的氮、磷及钙、镁、硅、铁等微量元素,营养配比科学,具有速效缓释的特点。3.作用原理:(1)富含多种藻类生长所必须的营养盐和微量元素,能够快速促进藻类繁殖,迅速培育水体、稳定水色,促进有益藻类生长繁殖,使水体达到"肥""活""嫩""爽"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提高和池塘养殖单位产量的增大,高温季节既是鱼类快速生长阶段,又是鱼池水质难以控制和鱼类疾病高发时期,尤其是精养鱼池,要实现稳产、高效,笔者认为水质调控、改良已成为该阶段关键  相似文献   

18.
<正>春季鱼塘水质特点。春季鱼塘有如下几个显著特点:一是水量不足。春季降雨量普遍较少,蒸发量却是逐渐增大,干旱影响比较明显,池塘应及时注水。二是水质较差。越冬后的池塘水质呈老化状态,水体下层往往会积  相似文献   

19.
[目的]综合区划是进行盐碱地分类改良与利用的基础,对改善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壤资源和支撑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方法]基于河套平原地貌类型(山地、冲洪积平原、沙漠等),考虑盐碱土形成特点、灌区水利现状及改良方向等,并参考区域内7.2万hm~2耕地(共采集5 399个土壤样品)土壤背景值,根据科学性、适用性、可推广性、可操作性等相关原则进行了河套平原盐碱化土壤综合改良分区和相应改良对策制定。[结果]将河套平原盐碱化土壤改良划分为6个一级区和13个亚区。一级区包括河套倾斜平原灌淤土土壤盐碱化改良区、黄河—引黄总干(二黄河)两河间平地盐碱化土壤改良区、乌加河排水总干沟北侧黄灌盐碱化土壤改良区、河套平原北部狼山南侧洪积冲积平原盐碱化土壤改良区、乌拉山—黄河之间三湖河盐碱化土壤改良区、乌兰布和沙漠东边缘绿洲盐碱化土壤改良区。[结论]将河套平原盐碱地改良治理与利用有机结合,科学划定了分区,并在综合考虑区域水盐平衡基础上,明确了各亚区黄河水和井水配合利用、地下水位调控、改良措施组合的综合改良对策和利用方向,为河套平原盐碱化土壤分区改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4.黑水的改良养殖水体的水色呈黑色表明水体中含有大量未被氧化、分解与利用的有机质,常因使用过量的未发酵的有机粪肥(如猪、鸡粪等)或因淹青后遇连续的阴雨天气或池塘中的藻类(或水草)突然大量死亡等发生水色变黑的现象,有时池塘表面有大量的白色浮膜或泡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