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近年来,美国不断指责中国有意低估人民币,称中国是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最近又指出美国经济问题是因为中国的储蓄率过高而造成的。面对这种指责,文章对美国经济问题和中国高储蓄率分别进行了深层研究,明确了在两者之间并无实质关系。美国对中国储蓄率的指责是在寻找不存在的借口。  相似文献   

2.
正最近,一项"中国储蓄率世界第一"的数据再次引发社会关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日前表示,中国最近几年储蓄率在50%左右,居世界第一,但居民储蓄率只是20%左右。储蓄高主要表现在政府和企业,而非居民。造成这个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市场体制存在缺陷。另有专家指出,企业储蓄率高暴露出在一次收入分配中,企业回报多,劳动者回报少的痼疾,致使消费不振,加剧了经济结构失衡。将更多政府和企业收入转化为普通居民的"收入"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王佐 《科学决策》2007,(1):60-60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前刊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的文章说,人们在谈中国的储蓄率过高的时候,想当然的理解是居民的储蓄率过高。近年来,中国储蓄率在已有的高位上还在不断攀升,从1996年的37%上升到2005年的44%。其中,居民个人总储蓄仅占了国民总储蓄的30%-40%(近几年还在下降),而政府和企业总储蓄才是主要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根据国内生产总值、产出资本、自然资源、人的技术和能力等条件,世界银行在第60届联合国首脑峰会期间公布了一份长达190页的全球穷富报告。其中在储蓄率上,中国内地的真实储蓄率为25.5%,香港地区为21.4%,排名仅次于第一位的海地,而美国的储蓄率仅为8.2%。  相似文献   

5.
高储蓄率背后的人口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口因素是高储蓄率的重要原因与中国持续2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相伴相生的便是居高不下的储蓄率。高储蓄率也被众多学者认为是解释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在这里,高储蓄率的作用在于:高储蓄率通过银行转化为高投资率,进而促进了大规模的生产能力的扩张,这种大规模投资带来了快速的资本形成,个人收入、储蓄和出口的增长,以  相似文献   

6.
梅新育 《中国报道》2009,(11):80-81
此前近10年,中国出口的高速增长与美欧国民储蓄率下降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这种失衡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持续,美国国民储蓄率的回升意味着他们对进口的需求将减少。  相似文献   

7.
曾探 《特区经济》2013,(12):95-96
近年来中国居民储蓄率持续处于较高水平,本文将人口结构作为解释变量对高储蓄率现象进行解释,得出老年抚养系数对储蓄率具有正向关系,幼儿抚养系数对储蓄率具有负向关系,性别比对储蓄率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初到90年代末,出生率很高。现在这些人进入35-54岁这个20年跨度的年龄段。消费强,储蓄率很高。目前来看,35-54年龄段的人在未来5到lO年还会继续上升。人口结构主宰了资产价格的长周期涨落。这意味着,整个社会储蓄率还将保持很高,资本廉价,投资增速会很快,从而GDP增长速度也会很快。之后,这个年龄段人口减少,社会储蓄率会随之下降,经济也必然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9.
《人民日报》(海外版)日前刊登中国社科院金融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的文章说,人们在谈中国的储蓄率过高的时候,想当然的理解是居民的储蓄率过高.近年来,中国储蓄率在已有的高位上还在不断攀升,从1996年的37%上升到2005年的44%.  相似文献   

10.
张梦 《上海经济》2006,(4):70-71
在亚洲国家中,日本是高储蓄率的国家之一.但在过去的三四十年里,日本最高的年份储蓄率也才40%,而中国目前已经达到了46%的高储蓄率.  相似文献   

11.
《发展》2010,(6):157-157
国务院参事马力近日指出,中国人口抚养比将在2013年出现拐点,但仍然有25年“人口红利”期。马力当天在“2010中国人口与发展咨询会”上作报告时说,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71.68%,居世界最高列。2013年中国人口抚养比将出现拐点开始上升,但2010年至2035年仍低于53%的“人口红利”期标准,处在劳动力丰富、抚养负担低、储蓄率高的“人口红利”期,  相似文献   

12.
王佐 《科学决策》2006,(9):62-62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国家信息中心宏观部负责人说,中国经济所谓的失衡,有两个问题不能解释:第一,储蓄这么高,不投资干什么?第二,投资造成产能这么大,不出口干什么?在现在的体制下,高储蓄率带来了高投资率,高投资率带来了高出口率。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搞清楚中国为什么有这么高的储蓄率?主要原因是公共事业的缺位。  相似文献   

13.
宏观·国内     
《首都经济》2011,(10):10-10
中国全球竞争力排名上升 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2011.2012全球竞争力报告》,中国排名第26位,比上一年度上升一名。中国全球竞争力排名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三:首先,《报告》给予中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很高评价,在所有142个经济体中排名第10。其次,《报告》指出,中国是世界上负债最少的国家之一,拥有很高的储蓄率和温和的财政赤字,这些因素与良好的经济前景一起,使中国的主权债务质量的改善,远远好于其他金砖国家。  相似文献   

14.
张宏亮 《北方经济》2012,(7):102-103
一、中国储蓄率的变动情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储蓄率总体呈现波动上行趋势,特别是从1999年开始,我国储蓄率进入快速持续的上涨阶段。按照变化特点,可以将改革开放以来储蓄率的波动划分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5.
日本曾经是世界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日本储蓄率发生了显著变化,呈下降趋势。日本储蓄率的变动不但会影响本国经济,还将影响世界经济。通过储蓄理论与最新经济数据分析得出日本储蓄率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是:收入因素、人口因素及社会保障因素。研究日本储蓄率变动对中国调整高储蓄率有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中美两国储蓄率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关于储蓄率问题的讨论不绝于耳,甚至有美国政要将本轮经济危机的产生归因于我国的高储蓄率,对此,货币当局给予了坚决地澄清,周小川(2009)着重分析造成东亚和产油国较高储蓄率及美国低储蓄率的原因,并简要介绍中国储蓄率的变动情况及调整思路,最后提出调整储蓄率的可能选择。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问题,本文重新回顾了中美储蓄率的演变模式,希望能对这一问题给出可资借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涛 《西部论丛》2009,(8):56-57
早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包括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内的一批西方学者和官员就开始向世人反复灌输一个论调:高储蓄率的中国通过出口累积了巨额外汇,然后将其投资于美国债券,大量廉价资本压低了美国利率,从而推高资产泡沫;而低储蓄率的美国面临日益扩大的贸易缺口,不得不向中国借债进行融资,最终双方被牢牢捆绑在一起。但从长期来看,这种国际收支不平衡关系终将难以维持下去。因此,美国人应当学会存钱;而中国人则应当学会花钱。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模型与预防性储蓄理论的框架内,使用1997~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动态系统广义矩的估计方法对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持久收入的增加和储蓄惯性显著提高了城镇居民的储蓄率,并且以上两方面因素可以对1997~2008年间城镇居民储蓄率增幅中的大部分进行解释;但与传统的LC-PIH模型不同,少儿抚养比与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外,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通过降低不确定性,从而显著降低了城镇居民储蓄率,而就业的市场化程度却产生了与之相反的影响。但公共支出的结构、通货膨胀率以及实际利率没有对城镇居民储蓄率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信息》2007,(19):40-40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樊纲近日在上海参加一个论坛时表示,如果中国改革开放持续渐进,教育作用逐步发挥,经济结构调整不断进步,城乡居民充分就业并保持较高储蓄率,中国经济就至少还可保持20年的高速增长。  相似文献   

20.
本文在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模型与预防性储蓄理论的框架内,使用1997~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动态系统广义矩的估计方法对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显示:持久收入的增加和储蓄惯性显著提高了城镇居民的储蓄率,并且以上两方面因素可以对1997~2008年间城镇居民储蓄率增幅中的大部分进行解释;但与传统的LC-PIH模型不同,少儿抚养比与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此外,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通过降低不确定性,从而显著降低了城镇居民储蓄率,而就业的市场化程度却产生了与之相反的影响。但公共支出的结构、通货膨胀率以及实际利率没有对城镇居民储蓄率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