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东国家依靠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石化工业,已在全球石化业中占据一定的地位。本世纪以来,中东地区掀起了以乙烯为代表的石化建设热潮,推出了多个大型乙烯建设计划。中东现有的14套总能力为785.4万吨/年的乙烯装置,如果现行新建乙烯计划得以  相似文献   

2.
世界石化工业史上最大规模的乙烯裂解装置建设计划正在中东这块富产石油和天然气的土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据估计,2010年前有大约2400万吨/年的乙烯产能将在中东地区建成投产,其中沙特、伊朗和卡塔尔这三国的新增乙烯产能将达到2100万吨,年,约占中东新增乙烯产能的约90%。  相似文献   

3.
徐海丰  朱和 《国际石油经济》2013,(Z1):111-115,214,215
近年来,中东和北美地区凭借天然气资源和价格优势,大规模扩大乙烯产能,乙烯生产成本优势明显,在世界乙烯生产中的占比明显增大。中东和北美地区石化工业发展对全球石化生产格局和贸易流向正在产生重大影响,并可能对我国石化产业形成巨大冲击。我国乙烯原料成本与中东和北美相比处于劣势,为应对冲击,我国乙烯和石化产业要化"危"为"机",积极搞好各方面的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推动乙烯原料的多样化,在有条件的地区适度发展煤制烯烃、甲醇制烯烃等,未来也可考虑发展天然气液制乙烯。  相似文献   

4.
2006年世界石化工业继续处于景气状态,主要石化产品需求增加,乙烯生产能力较上一年增加2.8%。中东地区生产乙烯的原料结构面临调整,全球低成本石化原料开发延伸到北非和中亚。世界石化生产基地继续东移,亚洲和中东地区的石化项目投资持续活跃,拉美地区新兴国家石化产业发展引人关注。跨国石化公司并购趋向专业化领域,中国民营企业成为跨国公司的并购目标。2006年中国乙烯生产能力从2005年的766万吨跃增到968万吨,乙烯产量达到941.2万吨,比上年增加22.2%,其他主要石化产品产量均位于世界前列,石化产品进口增长幅度下降,出口明显增加。中国乙烯项目的合资建设方式由技术与资金的合作,转向原料与资金的合作,为具有资源优势的国家或跨国石油公司提供了合作机会。预计未来中国石油石化行业新的投资重点将趋向于节能与环保。  相似文献   

5.
2006-2010年全球计划新增乙二醇产能将超过8Mt/a,其中60%以上集中在沙特、伊朗、科威特等中东国家。原料乙烯的成本直接反映乙二醇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新增计划集中在低成本的中东地区,中东将迎来乙二醇装置建设高峰。以中东为中心的世界乙二醇扩能目标大多针对中国大陆市场。  相似文献   

6.
中东地区油气资源丰富,价格低廉,是世界石化产业中极具竞争力的一个地区。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以及石化行业景气度的提高,以沙特阿拉伯、伊朗和卡塔尔为首的中东石化工业迅速发展,扩张之势愈加明显,新扩建装置均向世界规模级发展,国际石化公司也加大了对中东的投资。预计到2010年,中东占全球石化市场份额将提高到14%,到2015年中东将拥有2600万吨/年的乙烯生产能力,占全球15%。  相似文献   

7.
虽然在今后几年中,中东仍将是世界乙烯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但拉美作为新兴的石化力量,其发展将对世界乙烯产业产生较大影响,可能成为世界石化生产转移的新目的地。除中东和中国乙烯新产能投产外,拉美也有很多产能投产。近年拉美地区政治环境相对稳定,人口迅速增长,对石化产品的需求有较大幅度增加。由于供应紧张,拉美地区一些公司拟建设特大型石化联合装置,特别是巴西,乙烯工业得到相当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徐海丰 《国际石油经济》2012,20(9):74-77,106
近年来,天然气项目开发推动亚洲地区凝析油产量快速增长。未来几年,亚洲尤其是海湾地区凝析油产量将继续增长,并将重塑整个地区的原油、油品和天然气市场。凝析油正在使中东和亚太地区上游开发机制发生变化,有助于困难天然气项目的开发。中东、亚太地区新一轮的建造凝析油分馏装置的投资将影响石脑油和汽油贸易流向。韩国和中国将成为凝析油需求的增长源。俄罗斯生产的凝析油开始进入亚洲市场。石脑油是凝析油价格水平的决定因素,原油、汽油和中间馏分也对凝析油销售有影响。决定未来凝析油价格的关键是亚太地区吸收中东新增石脑油的能力和印度新增石脑油出口的能力。石油公司已注意到凝析油市场的变化,正试图抓住机会使其利益最大化。凝析油贸易正日益成为全球石油贸易和供需平衡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世界石化工业重心正在向中东和亚洲转移。埃克森美孚公司高级副总裁Stephen Simon表示,今后10年内,全球石化产品需求增长的60%将在亚洲。到2015年,亚洲将占关键石化产品需求的50%。据美国化学市场联合公司分析和预测,2000年-2012年间世界各地区新增乙烯能力为7000万吨/年,其中,中东占43%,亚洲占31%,北美占6%,西欧占6%,其他地区占14%。  相似文献   

10.
2006年世界石化工业继续处于景气状态,主要石化产品需求增加,乙烯生产能力较上一年增加2.8%.中东地区生产乙烯的原料结构面临调整,全球低成本石化原料开发延伸到北非和中亚.世界石化生产基地继续东移,亚洲和中东地区的石化项目投资持续活跃,拉美地区新兴国家石化产业发展引人关注.跨国石化公司并购趋向专业化领域,中国民营企业成为跨国公司的并购目标.2006年中国乙烯生产能力从2005年的766万吨跃增到968万吨,乙烯产量达到941.2万吨,比上年增加22.2%,其他主要石化产品产量均位于世界前列,石化产品进口增长幅度下降,出口明显增加.中国乙烯项目的合资建设方式由技术与资金的合作,转向原料与资金的合作,为具有资源优势的国家或跨国石油公司提供了合作机会.预计未来中国石油石化行业新的投资重点将趋向于节能与环保.  相似文献   

11.
2009年,受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不利影响,全球许多炼厂新建和扩建项目被推迟或者被取消,但仍有一大部分项目在继续推进,主要集中在新兴经济体和产油国.欧美等发达地区炼油业陷入萧条,炼油商加快调整和重组;新兴经济体炼油行业继续稳步发展,成为世界炼油行业亮点和热点;中东、非洲产油国依托资源优势积极新建炼厂,在满足内部需求的同时以期获得更大利润.未来,大量重质含硫原油将被留在中东加工利用,中东地区可能更多以凝析油和油品形式增加出口.各跨国石油公司加快调整全球炼油战略布局,剥离不良资产,重点发展新兴市场.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东除了动荡的政治纷争之外,能够吸引世界注意力的还有以伊朗和沙特为首蜂拥上马的诸多大规模石化工程。即将陆续建成的石化生产能力使得中东地区成为世界烯烃及其衍生物生产的王国。最近,美国化学市场协会(CMAI)确认到2010年前,世界新建和扩建的全部新增生产能力将有50%出现在中东地区。  相似文献   

13.
世界乙烯产业重心东移,中国对石化产品的强劲需求,为中国乙烯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发展机遇.随着中国石化产品市场逐渐全面放开,国内石化市场的竞争将主要来自具有原料优势的中东以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中国的乙烯生产企业具有市场空间大、产品运距短、销售网络完善等本土优势和单套乙烯装置平均规模接近世界平均水平、新建装置达到世界经济规模等竞争优势,但同时也面临乙烯能耗与国外先进水平有差距、廉价原料短缺、缺少国际领先的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等挑战.预计2010年中国乙烯生产能力将达到1784万吨,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沿海地区仍然是乙烯产业重点和优先发展的地区.我国乙烯工业的发展思路是:1)以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等国家政策为导向,以资源和市场为发展原则;2)新建乙烯装置主要分布在市场前沿和原料产地,布局逐渐趋于合理;3)强化大型化工园区建设;4)继续实施炼化一体化,化工原料主要立足于自给;5)积极拓展石油化工的国际化业务;6)强化技术进步,提高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罗承先 《中国石化》2008,(10):64-65
经营环境严峻 2008年韩国石化业经营环境比2007年差。原油价格暴涨、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中国和中东新增石化产能,致使中国石化品进口下降,韩国石化业的收益前景暗淡。鉴于过去大规模投资带来的过剩设备影响和中国,中东新增石化产能等,设备投资继续去“瓶颈”,小规模扩增,2007年设备投资比上年增加29%。2008年集中投资新产品开发和自动化,预计比2007年增加16%。  相似文献   

15.
2015年,世界净增乙烯产能约为616.5万吨/年,乙烯生产能力达到1.59亿吨/年,新增产能主要来自中东和亚太;世界乙烯需求量增加约490万吨,需求总量达到1.48亿吨.随着乙烯原料价格走低,乙烯生产毛利总体好于上年,装置开工率继续回升.油价下跌降低了石脑油制乙烯生产商的生产成本,间接提高了以石脑油为原料的石化生产商的竞争力.北美地区继续推进新建裂解装置,油价下跌影响部分项目的投资决定;欧洲乙烯业盈利好转,加快整合,日本继续关停落后产能;“一带一路”主要国家的乙烯业稳步发展,印度、中东地区乙烯业继续扩能.预计2016年世界新增乙烯产能约380万吨/年,增速明显放缓,世界乙烯总产能接近1.63亿吨/年;乙烯需求将增长约500万吨,需求总量将达到1.53亿吨/年.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石化新一轮景气周期的到来,以乙烯为龙头的化工产品的不断上升,国内掀起了一股乙烯装置建设热,以中石化、中石油为代表的国有石化企业,以BP、壳牌为代表的国际石油巨头,以及国内民营企业,都在投资扩建或新建大型乙烯装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正在建设和准备建设的乙烯项目在10套以上,以至一些专家认为我国目前的乙烯建设出现了“过热”现象,  相似文献   

17.
2007年全球石化工业仍呈增长态势。乙烯生产能力和产量分别达到12589万吨和11462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7%和4.4%。亚洲是世界最大的乙烯生产中心,乙烯能力增长最快,较上一年增长8.8‰中东地区部分乙烯装置延期投产,乙烯原料结构出现调整;非洲凭借低成本原料成为新的乙烯项目投资目标。世界石化投资继续向亚洲和中东地区转移,俄罗斯以其能源优势将成为跨国公司合作伙伴。世界石化业重组收购趋向大型化、全球化和一体化,生物化工进入工业化开发阶段。2007年,中国乙烯能力达到998万吨,乙烯产量达到1047.5万吨,比上年增加22.2%。基础石化原料进口增长幅度较大,石化产品出口增幅明显回落。中国的乙烯项目趋向于与产油国企业和跨国石油公司的合作,以保证原料供应并应对多变的石油市场。有关出口市场政策的实施将对我国石化产品贸易平衡和市场竞争格局产生重要影响。石化行业综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呈下降趋势,但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  相似文献   

18.
根据对国内乙烯工业在建和拟建计划的分析,我国已经进入乙烯工业高速发展时期。由于当前乙烯产业正处于景气周期的高峰,石化市场表现良好,行业利润较高,掩盖了我国乙烯工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文章通过分析我国乙烯工业发展规模、发展模式、发展时机及其而临的来自中东的市场冲击等几个方而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期对我国乙烯工业健康有序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海南省政府、中石化集团正在和阿联酋洽谈在洋浦建设1000万立方米的石油储备项目,主要是把中东的油运到洋浦储藏。中石化集团日前已与海南省政府签订洋浦100万吨乙烯项目的合作协议,如果与阿联酋洽谈成功,洋浦将形成石油储备、炼油、乙烯及其衍生产业的生产链,洋浦的石化基地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  相似文献   

20.
2005年,世界乙烯生产能力继续小幅增长。已达11733万吨,增幅为3.9%,全球有4套新建装置投产,分别为扬子石化-巴斯夫的60万吨/年项目、广东惠州大亚湾的80万吨/年项目、巴西石油公司及其合资公司的52万吨/年项目以及朱拜勒联合石化公司的100万吨/年项目。分地区看,南美和中东、非洲地区的生产能力增长最大,分别为12.6%和10.2%。预计2006年全球乙烯的生产能力将新增389万吨,截至2010年共有2500万吨左右的新增能力,届时全球乙烯产能的增长将超过需求量的增长,装置的开工率将有所下降。[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