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客家的祠堂     
喻子 《乡镇论坛》2021,(9):46-47
历史上由于异族入侵、战乱频发,客家人远离中原故土,颠沛流离,一路跋涉往南方迁徙。漫漫的迁徙长路上,客家先民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勇敢创造了灿烂辉煌的客家文化。为了防御自保,客家人一般是按姓氏建筑围屋聚居生活,每一座围屋内都有祠堂。  相似文献   

2.
陈焕溪 《潮商》2011,(4):82-85
潮汕最著名的大型府第式民居“驷马拖车”和“百鸟朝凰”是由“四点金”和“下山虎”按向心围合、中轴对称的原则组合连结而成,都是潮汕传统建筑形式,多层次、对称、平衡结构完整的平房式第宅。屋顶为穿斗式、架梁盖瓦的“硬山顶结构”。以一座多进的宗祠为中心,两边并联两座小一点的“四点金”、称为“三壁连”;  相似文献   

3.
以可持续理论为出发点,分析客家民居建筑的形式特征及生态环境特点,总结出传统山地建筑对环境的适应方式,指出了当前形势下,开源节流,尽量利用自然,谋求人,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发现传统建筑中的可持续发展方法。  相似文献   

4.
潮汕最著名的大型府第式民居“驷马拖车”和“百鸟朝凰”是由“四点金”和“下山虎”按向心围合、中轴对称的原则组合连结而成,都是潮汕传统建筑形式,多层次、对称、平衡结构完整的平房式第宅。屋顶为穿斗式、架梁盖瓦的“硬山顶结构”。以一座多进的宗祠为中心,两边并联两座小一点的“四点金”、称为“三壁连”;  相似文献   

5.
客家土楼     
黄禹康 《上海房地》2006,(12):58-59
闽西永定土楼建筑,历史悠久。据档案史料记载:西晋以后,中原南迁的客家人,就在永定聚族而居、世代相传,逐渐形成有“客家”独特形式的山村土楼住宅,直到今日仍在继续居住,客家土楼因此也成为中华民族古代建筑文化的活化石。土楼主要有圆形、方形两种,但以圆楼最为优美,仅闽西永定县就有方楼4000余座,圆楼360多座,其中又以圆形土楼最富有客家传统色彩,远远望去如同从地下冒出的巨大蘑菇。古老圆形土楼,楼上有楼,环环相套,整座楼占地几千平方米,全楼有数百个房间,居住着几百人,楼房厅堂、仓库、畜圈、水井、卧室等各种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土楼…  相似文献   

6.
1985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密报总统里根,中国福建省西南部有数千座不明性质建筑物,呈巨型蘑菇状,很可能是一个巨型核基地。同年12月,美国中情局谍报员贝克以摄影师身份来到中国明察暗访,发现“核基地”只不过是普通的客家民居。土楼由此引起世界关注。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居建筑,向有“北在山西,南在安徽”之说。皖南民居以朴实清新闻名,晋中大院则以深邃富丽著称。在山西,元明清时期的民居现存近1300处,其中最精彩的部分,当数晋中一带的晋商豪宅大院。如著名的祁县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太古县曹家大院,灵石县王家大院等。  相似文献   

8.
北京四合院的历史内涵与文化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深厚久远的历史底蕴地道的北京四合院,应该是坐北朝南,北面是正房,东西是厢房,南面为倒座,大门设在院子东南角的“巽”位。此外,还有门墩、影壁、垂花门等辅助建筑。四合院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和营建方式,成为中国北方民居建筑史上的奇葩。北京建都于元代,大规模城市建设也是  相似文献   

9.
美玲 《乡镇论坛》2011,(11):41-42
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是闽南著名的侨乡和台胞祖籍地,旅居海外侨胞有1万多人,是台胞简、肖、吕、张氏的主要祖籍地。书洋镇经宋元明清至今已有近千年历史。该镇素有中国“土楼之乡”称誉,民居主要以方形、圆形土楼为主,造型奇特,集土楼建筑之精华为一体,是民居建筑的一朵奇葩。该镇土楼堪称“四最”,  相似文献   

10.
穆杨 《活力》2004,(12):16-17
哈尔滨是一座闻名遐迩的城市,素有“东方莫斯科”、“东方小巴黎”之美誉。自1897年起,随着中东铁路的出现,新兴的哈尔滨吸纳了大量外侨的异域文化,汇集了东西文化的精华.逐渐形成了异彩纷呈的建筑文化,这些独具特色的建筑以欧洲风情为基调,集中展现了新艺术运动、巴洛克文艺复兴时的古典主义、浪潮主义、折中主义、中国传统与现代艺术流派相结合的建筑风貌,  相似文献   

11.
为什么做关于“民居”的专题? 当本刊编辑部正准备热热闹闹地迎接“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时,却发现,与春节同样值得我们承袭并加以传扬的传统建筑民居,以及各地民居所承载的优秀文化和建筑精神,正日渐从我们的眼前消失,如旧照片一般退隐出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12.
进入福建省南靖县书洋镇塔下村,高高耸立的迷人景观石龙旗令人震撼,其包含无可取代的骄傲与尊严,任何人都会为它们具有的沧桑岁月和历史遗迹所深深感动。 塔下村是“中国十大景观村落”之一(2007年国家授予此称誉),坐落在两座山的一条峡谷之中,峡谷中山溪蜿蜒成“S”字形,高空鸟瞰恰似太极图案,人称“太极水乡”。山溪清澈见底、潺潺而流,溪流两岸一座座圆形或方形土楼巍然屹立,村中的民居大都是一家一座小楼,青石结构、风格细腻,楼只有两层,房间高大明亮。一座小巧玲珑的石拱桥把两岸连成一片,形成“小桥流水”村庄,堪与江西婺源水乡媲美。  相似文献   

13.
侗族木楼     
侗族人民大部分生活在贵州、广西、湖南三省毗邻的犬山地区。这一带群山耸立、溪流纵横、气候温湿,盛产杉木。侗寨民居是清一色用杉木或松木建成的木楼,不用一钉一铆。其建筑特征是在地面上树起木柱,在立柱上构筑成屋架,顶上盖以茅单、树皮或瓦,铺板为楼,合板为隔墙。这种建筑结构被称为“干栏式建筑”。侗族木楼依山就势建筑,平地、山地、陡坡均竖起千姿百态的木楼,鳞次栉比地布满山寨。  相似文献   

14.
黄素龙 《潮商》2015,(2):75-76
山墙,潮汕人通俗称之为“厝头角”。气势恢宏、高耸挺拔的“厝角头”是潮汕传统民居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属于我国众多地域建筑中独具特色的一种,使潮汕民居景观更加绚丽多彩,也体现了潮汕民居广博深邃的文化底蕴。
  潮汕民居的“厝角头”大致有三种形制,一是人字形,比较简洁实用,修造成本也不高,潮汕民间多采用;二是锅耳形,线条优美,变化大,实际上它是仿照古代的官帽形状修建的,寓意前程远大,常用在祠堂庙宇;三是波浪形,造型起伏有致,讲究对称,起伏多为三级,实际是锅耳墙的变形,更像古代的官帽,潮汕普通百姓基本不用。  相似文献   

15.
认为城市新建筑“缺艺术钙质”,一个原因是这些人士没有仔细考察所有的城市新建筑,他们有点“远远地大略一望”就发出感慨的劲头。  相似文献   

16.
《东南置业》2008,(6):112-113
世纪豪门——五一广场CBD中央区豪宅新地标 早在2000多年前,亚里土多德曾说过:“人们为了活着,聚集于城市,为了活得更好,居留于城市”。昌盛地产在榕城最核心的地段——五一广场,为福州立起了一座新地标建筑——世纪豪门。  相似文献   

17.
新民居建设是一件增进农民福祉的惠民大事,它改善了农村生活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对于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文通过对河北省承德市某县农村新民居进行大量实地调查,分析了居民对新民居建设的认知程度、新民居的建筑结构形式、新民居的工程质量以及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伊曼璐 《价值工程》2011,30(7):44-44
在中华民居的大家庭中,客家民居占据着一定的地位。本文通过对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柏合古镇钟家大瓦房的实地测绘,了解其现实状态,分析其布局结构,得出对钟家大瓦房的全面现状分析以及民居建筑手法对当代建筑的启示,并且通过这一实例剖析当代中国对民居保护的疏漏,从而唤起民众对这一珍贵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潮商》2013,(4):42
明安里位于中国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洋美村(俗名洋尾寮),是一处以潮汕传统民居为主题的旅游景点,占地50多亩,其主体建筑由八座潮汕传统民居"四点金"、和一座后库环绕一座祠堂而共同构成,在潮汕民居中属于"九龙吐珠"格局。它由香港企业家吴镇明及其夫人吴素真自2001年10月开始捐资兴建,于  相似文献   

20.
本文探讨了喀斯特生态环境对铜仁传统民居在选址、取格、格局及建制等方面的重要影响,并分析了铜仁传统民居所体现出来的建筑审美思想对现代民居建筑的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