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利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包括经济、能源、环境和社会等四个子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利用Vensim软件对皖江城市带的近期和远期发展进行模拟分析,发现:资本能显著影响皖江城市带近期的经济发展,但科技和教育在远期的影响更大;消费水平是决定人口迁徙的主要原因;在缺乏产业大规模向外转移的情况下,皖江城市带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存在一定的冲突,需要管理部门进行平衡,以更好促进皖江城市带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
席茜 《经济研究导刊》2012,(26):122-123
近些年,农村金融生态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而金融生态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存在很多问题,致使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建设中没有真正充分发挥作用。这不仅是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发展存在的问题,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在分析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生态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3.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与建设基础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也是未来城市的发展方向。通过系统介绍生态城市的含义及其特征,从生态文明性、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独特性、美学性、循环性和持续性原则阐释了生态城市的宏观、中观和微观建设基础,为生态城市规划和现代城市生态转型服务,有助于加速生态城市的建设,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基础研究的地域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生产力布局状况。从国家战略布局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大区和省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的分布情况,通过CRn和洛伦兹曲线两种集中度指数反映了我国基础研究投入的基本分布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推进,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示范区规划的批准,皖江城市带范围内的九市一县一区都在谋求更好更快的发展,在这种发展态势下,本文仅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探讨如何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空间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是泛长三角的有机组成部分,该地区旅游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推动快速发展的引擎和突破口。而旅游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文章以瑞奇和克里奇的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概念模型"为基础,从限制性因素、目的地管理、核心资源与吸引物、支持因素和资源四个关键因素及竞争(微观)环境和全球(宏观)环境两个辅助因素对皖江城市带旅游目的地的竞争力做了相关分析,提出皖江城市带旅游目的地竞争力提升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皖江城市带对外开放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利用FDI(Foreign Direct Invest)发展速度不稳定,FDI利用效率偏低,区域内利用FDI水平和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外贸依存度不高,出口市场过于集中,贸易方式单一,贸易显示性比较优势较弱等。政府应建立政策长效机制,减少FDI流入的波动性;制定区域对外开放总体规划,平衡区域内对外开放发展水平;实施大经贸战略,拓展贸易方式;积极承接区域外外资产业转移,促进外资和外贸的良性互动发展,并开拓新的外贸市场。  相似文献   

8.
皖江城市带顺应当前产业转移的发展要求,其所受政策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大,承接载体初具规模,步伐明显加快,拉动效应日益显现.与此同时,受产业转移区域粘性、配套产业体系优势不足、产业承接园建设中面临的挑战等因素制约,产业承接面临诸多问题.为加速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的步伐,必须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充分发掘比较优势,打造产业特色,构筑产业集群化;加快承接园区建设,完善承接产业转移的载体;加大宣传力度,逐步完善配套软环境.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对皖江城市带的FDI与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分析得出FDI与皖江城市带三大产业的增长总体上具有很强的格兰杰关系。然后,探讨FDI促进皖江城市带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效果,实证研究证明,外商直接投资增加了安徽第二产业比重,降低了第三产业在安徽GDP的比重。最后,文章提出吸引FDI、提高投资质量,最大限度利用FDI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消除负面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人才是最能动的要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基础条件管理与技术支撑的人才队伍是保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专业化人才在平台和设施持续运行中,利用其在共享领域的专业技能能够提高共享效率、扩大共享效益,对于科技资源共享活动的开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皖江城市带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现状的基础上,运用DEA效率评价模型研究了皖江城市带各城市的能源效率问题。从研究结果看,除了马鞍山、合肥和宣城的能源效率达到相对最优外,其他地市均未达到最优。从产出角度看,能源没有充分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各种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皖江城市带经济总量还有较大的改进空间。最后从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引进人才、技术等方面提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生态城市建设问题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生态城市建设是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建立城市循环经济体系是解决日益严重的“城市综合症”、建设生态城市的必由之路。我国当前的城市化建设与生态城市的建设目标之间还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存在问题有:严重的工业化污染阻碍生态城市建设;各种城市垃圾不利于城市环境保护与治理;噪音、电磁污染日益加剧,影响城市环境改善。生态城市建设需要强化生态意识、科学制定城市规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和合理经营城市。  相似文献   

13.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作为迄今为止国务院批复的全国唯一一个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示范区,外资的大量进入是必然趋势。文章利用2006-2009年皖江城市带9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和FGLS方法,对皖江城市带外商直接投资的产出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皖江城市带FDI确实带来了产出的增长,但是对技术溢出的效应不显著。本土的自主研发投入无论是对产出效应还是对技术溢出效应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是创新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尽管人力资本制约了皖江城市带的技术进步,但是FDI与人力资本相结合,促进了皖江城市带的技术进步。皖江城市带FDI并没有通过本土的研发资本投入实现技术外溢效应。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的经济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根本性问题。近年来,学术界围绕着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在取得众多研究成果的同时,陷入了意识形态决定论、经济建设决定论、机械和谐决定论以及制度建设风险论的研究困境之中。积极找寻摆脱研究困境的出路不仅是必要的,而且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前,黑龙江省存在严重的生态问题,如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森林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等。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当积极采取措施治理生态问题,主要通过树立生态文明意识、优化产业结构、要发展新能源、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等对策进行生态治理。  相似文献   

16.
作为公共产品的生态资源环境具有投入产出的外溢性,区域生态资源环境变化与相关区域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但如何促使环境受益地区对付出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进行合理补偿,关键在于进行科学合理地定量。即通过区际生态补偿标准的确立与核算为现实中的生态补偿提供实际可操作的价值估算依据,增强生态补偿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情不一,因此,唯一的生态补偿计量方法并不实际,应该在一定的指导原则和模型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各资源环境承载区的实际,研究探索定量化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皖江城市带为研究对象,通过使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经济潜力模型及日常可达性3个主要的可达性评价指标,利用反距离加权空间插值法对数据进行可视化操作,从不同角度分析高铁的开通对皖江城市带各节点城市以及区域整体的可达性的动态变化和影响,并探讨该变化所带来的时空效应和分布格局的演变。分析得出结论:高铁的开通运营使得皖江城市带各节点城市间的可达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高铁开通后城市的经济潜力值变化较大,信息流速度加快,产出了更大的经济效益;皖江城市带实现了一日城市带的“同城效应”,高铁为区域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利的保障。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公共产品的生态资源环境具有投入产出的外溢性,区域生态资源环境变化与相关区域之间的联系千丝万缕,但如何促使环境受益地区对付出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进行合理补偿,关键在于进行科学合理的定量。即通过区际生态补偿标准的确立与核算为现实中的生态补偿提供实际可操作的价值估算依据,增强生态补偿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情不一,因此,唯一的生态补偿计量方法并不实际,应该在一定的指导原则和模型框架的基础上,结合各资源环境承载区的实际,研究探索定量化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价值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基于生态足迹理论的黑龙江省可持续发展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生态足迹理论进行了综述,并测度了黑龙江省2000~2005年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而得到了该省近几年的生态赤字和盈余状况,在此基础之上对黑龙江省的可持续发展力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从2000~2005年以来,从具有弱可持续发展力逐渐演变弱不可持续发展力,可持续发展力整体上呈现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保持基础研究的高水平是当前德国科技政策的重点之一。80年代以来,德国特别重视基础研究,联邦政府和经济界拿出研究开发经费(国家提供40%,经济界提供60%)的20%用于基础研究(远远超过美国12%,日本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