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本文主要探讨国际复合货币体系的价值基础问题.论证了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的价值基础是经济体的综合经济实力,着重探讨了国际复合本位货币的价值基础问题,认为国际复合本位货币的价值基础是经济体集团的综合经济实力,并认为依据国际复合本位货币的价值基础建立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破解了"特里芬难题",因而国际复合货币体系是建立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网络银行对传统货币理论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网络银行的出现是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于传统银行业的产物,是银行业的一场革命。货币的演变及网络货币的出现,证明货币的本质就是从一切商品价值体中提炼出来的纯价值体,人类同质量劳动的结晶体。伴随着货币发生的根本变化,一些与货币有关的诸如货币理论,货币政府以及诸如通货膨胀之类的传统经济概念都将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研究数字货币历史联系、运行机理的基础上,探讨务实推进货币体系改革思路。一是货币演变,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形成货币文化。二是各种货币形态,不论是传统货币,还是数字货币,都只是货币的驱壳,货币生命力和灵魂是它的流通情况、价值意义和购买力。三是因技术先进而产生的数字货币替代,并没有改变信用货币的内涵,数字货币替代必须遵循货币运行机理,确保实物市场和货币市场均衡。四是数字货币影响是复杂的,将改变货币形态结构,但不大可能改变全球货币体系和国际经济格局。五是建立数字经济市场秩序,既要防范过于集中垄断产生的风险,也要防范“去中心化”产生的风险。六是全球面临“多元需求多重巧合”挑战和机遇,需要妥善处理五大关系,探讨“球本位”交易媒介。将人类社会“信任、信心、信用”与全球发展、全球规划、全球资源内在价值联系并为依托,研究“球本位”货币体系,为后“金本位”“银本位”和“国家地区信用货币”体系做准备。  相似文献   

4.
货币的各种形式都是基于大众的共识而存在,而货币作为一种大众共识,承载着交换、显示偏好与资源稀缺的功能,并作为传递经济信息的机制成为经济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金属货币体系具有非货币价值与货币价值之间的一个不可避免的悖论,不兑现货币在摒弃非货币价值之后又面对着无锚化使得通货膨胀变得更加便利的问题,而货币祸害的根源是大众共识的紊乱。大众共识的紊乱将使人们的偏好、社会资源的配置出现错误的经济信息,并把紊乱传递到整个经济系统,从而造成实体经济的失衡与波动。  相似文献   

5.
从货币本位看,货币发展经历了一个商品本位、商品与信用共同本位、信用本位的过程。在信用本位的货币体系中,货币供给过快难以保持货币价值稳定,而货币价值不稳定是经济混乱的根本原因之一。虽然货币本位不可能再简单回归到商品本位,但商品本位中价值稳定的思想应该得到传承,并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6.
货币替代是开放经济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货币替代实际上是不同国家货币竞争中货币职能分化的过程,也是经济行为主体对不同质货币基于不同需求的理性选择过程。货币替代的结果形成了本外币的共生,并共同来承担一国的货币服务活动。经济行为主体对不同货币的选择基于四个方面原因:两国的货币的价值差异(即通货膨胀率差异)、货币增长率差异、交易成本大小差异、预期汇率变动率。  相似文献   

7.
作为《资本论》这一无产阶级"圣经"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是同他的商品价值理论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商品价值理论是货币理论的基础,货币理论是商品价值理论的直接发展。《资本论》中的货币理论是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完成阶段。在西方,尽管资产阶级的货币理论多种多样,但影响最大,流传最久的还是货币数量论。无论是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还是现代货币数量论,均与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有所不同。本文主要比较分析马克思的货币理论与西方货币理论,比较两种理论在货币流通规律上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论信用货币     
从货币的概念出发,分析了货币在各阶段的价值担保形式,阐明货币的本质。认为信用货币的优点在于凭证毁了,但所证明的事实还在,银行应当认真考虑如何充分发挥信用货币的信用凭证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从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国际货币体系进入了货币发行无黄金储备的时代,这为货币的泛滥创造了条件。随着各国货币的相互兑换,使货币总量不断膨胀。这时,纸币完全取代了货币的交易功能。然而,货币的价值尺度和价值储藏功能却无法实现。因为各国货币的发行、创造不再坚持实物原则。有时甚至成了政治目的。这时资产的某些货币功能就显现了。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新型数字化货币对货币创造影响的“三阶段论”:2011-2017年支付场景深化和货币市场基金兴起推动现金进入银行体系增加货币创造;2018-2019年备付金新规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漏出减少货币创造;2020年至今数字人民币试点短期或造成银行存款漏出减少货币创造,但长期为中性影响。2011-2021年数字化支付的发展使货币总量净增8.9万亿元,总体影响有限。数字化支付场景深化是互联网金融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综合的结果。从货币职能看,数字化货币减少了用于交易支付和价值窖藏的现金持有率,提供了更佳货币持有形式,推动更多货币沉淀为价值窖藏,为“中国货币迷失之谜”提供了可能的解释。当下,数字人民币已被纳入“十四五”规划战略,本文对实现数字人民币高质量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实质出发,探讨了货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后,其价值已经转化为信用,价值已经与货币分离,纸币只起个凭证作用。这种价值与货币的分离是有好处的,即使货币没了价值实体还在,只是凭证没了。  相似文献   

12.
论网络信用货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信用货币产生于货币的流通职能和支付职能,它仍然遵循着信用货币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保持着信用货币的一般性质-可兑换性,即兑换成价值物的能力,而信用等级越强的货币,社会兑现的可能性越大,网络信用货币的产生对于纸币,银行信用和银行监管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货币出现至今,经历了自然货币、金属铸币和纸币三个阶段,现在正处于由纸币向数字货币发展的新阶段。历史上货币的重大变革都具有其内在规律,就是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提升对货币数量需求的变化超过了原有货币的供给能力,而供给侧科技能力的进步使得满足这种数量变化的新货币成为可能。变革的发生往往又伴随着铸币权这一财富权力的博弈。未来的数字货币将会带来货币价值与数量理论的突破,采用信息与智能新科技建立发行、运行的新机制,体现世界经济力量格局的新均衡。  相似文献   

14.
《时代金融》2019,(3):27-29
作为信息科技革命的产物,数字货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首先介绍数字货币产生与清算机制的创新所带来的巨大优势;接着从内在价值与货币性质两个方面论述市面上流通的私人数字货币的内生性缺陷,从而提出法定数字货币出现的必然性,并以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为例,探究数字货币的产生对重塑银行体系的创新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国际储备货币的演变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繁荣的国际贸易、稳定的货币价值、发达而开放的金融市场等。  相似文献   

16.
张彬 《时代金融》2014,(6X):17-17
本文在现有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国际储备货币的演变进行理论分析,得出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强大的经济实力、繁荣的国际贸易、稳定的货币价值、发达而开放的金融市场等。  相似文献   

17.
比特币当今最火的货币,2009年比特币横空出世,到如今众所瞩目,它究竟是一个玩笑、一场阴谋、还是一场变革?本文首先客观解读比特币,从其本质开始剖析其作为货币的价值和属性,一步一步剖析比特币的货币属性。  相似文献   

18.
虞关涛 《中国金融》1989,(10):58-59
货币的附属职能指附属于货币基本职能的职能。附属职能是不能独立存在的,在基本职能基础上所产生,也会随着基本职能的消失而消失。附属职能也不能象基本职能那样,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场合都存在,而只是在特定时候和特定场合才发生作用的职能。货币的附属职能通常还可进一步分为派生职能和其他职能。派生职能强调了从基本职能派生出来的特性,其与基本职能的关系更为密切,也因而更为重要。派生职能主要有:价值储藏手段、延期支付的标准和价值转移手段三个职能。一、价值储藏手段职能根据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是“通用的购买力”(“一般等价物”),在任何时候用来交换任何商品和劳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的发展对金融业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数字货币发行互联网将从信息传递向价值传递转变,数字货币是货币发展史上的新历程,对银行的生存发展影响意义深远,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20.
受西方宏观经济学追求微观基础的潮流影响,“哈恩难题”和“希克斯其存问题”成为长期困扰货币经济学的两大理论难题。本文试图在批判吸收前人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对“哈恩难题”和“希克斯共存问题”作出自己的解答,指出货币实质上是中央银行代社会改造的一部分人对另一部分人的负债,货币的价值即源于货币的债券属性。如果这一命题能被普遍接受,则哈恩难题和希克斯共存问题便可迎刃而解。把货币看作是一种债券的观点为我们重新认识货币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