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骏 《国际融资》2010,(4):37-38
今年中国全年的出口增长很可能达到30%,大大高于目前市场平均预测的15%。应该充分认识到中国出口大幅反弹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挑战,及时采取适当的紧缩措施,避免加剧过热、通胀和流动性过剩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情况和1988年初很相似,公众已经有很高的通胀预期。政府只有咬紧牙关,坚决紧缩,拿事实说话,才能抑制公众的通胀预期。 1988年,由消费者抢购引发的高通胀至今让人记忆犹新,不过抢购风潮之后的情况更加令人深思。一个基本的事实是,1988年剔除价格因素后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只增长7.9%,远低于多年来的平均增长率。  相似文献   

3.
外部因素来看,本轮通胀是在全球经济扩张和流动性过剩背景下,外部通胀压力传导的结果,是国际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持续上涨加剧国内输入通胀压力的反映;从内部来看,本轮通胀是国内资源价格和劳动力价格低估压力的释放;从更深层次分析,它是国内经济一系列结构性失衡等深层次矛盾的反映。  相似文献   

4.
《金融博览》2009,(15):31-31
“今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复苏已毋庸置疑,但尾随而来的通胀压力也不应被忽视。”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在日前由国投瑞银基金举办的2009年下半年投资策略报告会上如此说。哈继铭表示,从宏观来看,货币宽松,产业缺口少将构成未来通胀的前提。微观方面,上半年股市一路看涨,房地产交易量增长也近40%,  相似文献   

5.
声音     
《中国信用卡》2010,(23):8-8
“估计明年通胀率在4%,可能还要略高。”——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 在近期一个论坛上祝宝良表示,中国明年通胀率预计不低于4%。今年9月份以后中国的通胀压力加大,主要是受到日、美相继启动宽松货币政策影响造成的,国内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则是使得通胀预期变成现实通胀压力的原因。他认为,财政政策要维持在现有水平,用于投资保障性住房的建设,保障城市化的建设,尤其要把大量财政政策投向农村;货币政策应转向稳健,信贷的投放规模要适当压缩,甚至是量化政策和价格政策同时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宣布5月份的整体通胀和核心通胀增速有所减缓,但全球食品与原材料的高昂价格仍然令迄今已实行控制通胀的政府疲于应对。中国国家统计局6月12日公布,5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上升7.7%,低于4月份的8,5%,并较2月份出现的近年最高增幅8.7%下降了整整1个百分点。通胀增速回落反映出食品及其他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的缓和,但这可能还不足以将通胀率降至政府设定的4.8%的通胀目标。  相似文献   

7.
中国宣布5月份的整体通胀和核心通胀增速有所减缓,但全球食品与原材料的高昂价格仍然令迄今已实行控制通胀的政府疲于应对。中国国家统计局6月12日公布,5月份的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上升7.7%,低于4月份的8,5%,并较2月份出现的近年最高增幅8.7%下降了整整1个百分点。通胀增速回落反映出食品及其他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涨的缓和,但这可能还不足以将通胀率降至政府设定的4.8%的通胀目标。  相似文献   

8.
伴随全球经济复苏,对通缩的担心已经被通胀代替。中国的CPI从7月份的-1.8%收窄到-1.2%。预计最迟到11月份,在价格上升和基期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CPI同比数据将由负转正,但未来1~2年内通胀压力将停留在相对温和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9.
如此而言,人民币加速升值就不仅不能起到抑制国内通胀压力的作用,反而会成为通胀的助推器。  相似文献   

10.
<正>预计2023年国内物价水平温和可控2022年,国内通胀呈现出“PPI高位回落,CPI低位回升”的特征,通胀剪刀差逐步收窄。进入2023年,在外需持续走弱、内需企稳回升的背景下,预计CPI温和上涨、PPI低位震荡,通胀压力总体可控。笔者预计,2023年CPI同比中枢为2.2%,PPI同比中枢为-0.5%。从CPI方面看,防疫政策优化将带来年内消费需求回暖,通胀中枢或将小幅上移,食品与非食品走势相反,结构性通胀特征明显。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全球通胀水平不断攀升,给世界经济复苏带来了风险和挑战,而美国通胀高企是重要推动因素。美联储自2021年11月以来持续加息应对国内不断攀升的通货膨胀,紧缩的货币政策抑制了全球需求并增加了部分国家债务风险。除了新冠疫情时期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及实体经济形势恶化之外,美国贸易保护主义也是影响美国通胀水平持续走高的原因之一。本文以中美贸易摩擦为例,使用美国2006—2019年CPI价格指数中五类产品构建面板模型,实证检验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对美国国内通胀的影响。研究发现:美国对华主动挑起贸易争端明显推升了美国国内的通胀水平;从通胀影响变量的显著性对比来看,美国货币供应增长和能源价格的影响最为显著,美国对华有效加权平均关税税率的影响次之,总需求增长的影响最不显著。政策层面来看,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抵制了国外物美价廉的商品,抬高了国内的物价,引发全球输入性通胀,拖累世界经济。我们应倡导多边贸易自由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保险》2011,(4):6-6
博鳌亚洲论坛2011年年会副理事长曾培炎4月14日表示,今年通胀压力较大,但全年物价涨幅可以控制在4%以内。 针对各界关注的通胀问题,美银美林中国区行政总裁刘二飞在论坛期间表示,中国经济在高速发展的同时又是一个转型的经济,通胀实际上是相对较低的,按照8%-10%的经济发展速度,5%-6%的通胀水平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表示尽管政府将抑制通胀作为首要的调控任务之一.但并不意味着要使经济显著放缓来实现这一目标。目前.国内的结构性通胀并非经济过热引发的.哈继铭称.实证研究发现.所谓产出缺口(outputgap.经济增速高于潜在增速的部分)并不能从实证上解释国内的通胀.  相似文献   

14.
石磊 《证券导刊》2013,(6):18-18
总之,假日因素不改通胀上行趋势,食品价格仍以季节性波动为主,趋势性上涨压力来自下半年的猪周期启动;核心通胀将稳步回升,下半年或在输入型通胀的推动下加速;全年通胀总体上行,压力出现在下半年,预计全年CPI上涨3.2%。  相似文献   

15.
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消费价格指数从6月的2.9%逐渐攀升到10月的4.4%,11月达到5.1%。对于这次物价上涨,很多主流学者认为,中国这些年来货币发行量远远超出GDP增长速度,是造成通胀预期的基本原因,甚至认为“中国进入了长期的高通胀时期”。中国会不会进入一个持续通胀的通道,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次通胀,通胀的机制是否发生了变化,是需要研究的。  相似文献   

16.
论中央银行治理通胀的难点及出路傅锡洪,马永华改革开放15年来,我国经济已连续发生了四次波动。进入1994年以来,物价上涨指数一直在20%以上,大中城市达到25%,新一轮通货膨胀的压力已日益显露,抑制通胀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每次通胀的出现,各界人士都...  相似文献   

17.
《证券导刊》2011,(33):38-40
通信行业景气回投资价值显现 通信设备、通信运营指数今年来走势 从年初至今,大盘持续震荡下行,截止8月31日,沪深300指数下跌9.00%。由于市场对于国内通胀高企、外部经济环境恶化以及制造业成本上升等因素的担忧持续存在,通信设备指数跑输沪深300指数超过10%。  相似文献   

18.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虽然GDP仍保持9.2%的增速,但受到国内外各种错综复杂因素影响,中国经济依然遭受了较为严峻的考验:国内,通胀持续高位运行;国外,全球经济面临主权债务危机,经济危机的影响继续存在。中国资本市场也出现了较大波动,由于紧缩力度不断加码、资金面持续紧张、叠加信用事件频发、债券市场价格较大下挫、信用产品表现均不佳。  相似文献   

19.
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习惯性地将每个月的工资节余存入银行。目前我们国家的存款利率(一年期)是2.25%,1979~2008年29年间平均通货膨胀璋是5.79%,假设未来30年通货膨胀率按照年均6%和8%计算,存在银行的钱还剩下多少?如表1所示,可见通胀是吞噬居民财富增长的无形杀手。  相似文献   

20.
数字经济     
《金融博览》2011,(4):9-9
52.9% 2011年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2.9%,环比降1%。该指数显示出当前经济增长态势基本平稳,但通胀压力有所反弹。预计2月份PMI将继续下滑,但仍处扩张状态,3月将再回暖上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