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邓小平具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他认为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和实事求是的产物,它总结了以往的经验教训,已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并深得人们拥护。他提出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通过发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坚持用事实说话。邓小平的论述告诉我们,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社会主义信念,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对党和国家发展具有划时代意义。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诀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新时期以来我们党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史性创造,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了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道路的理论与实践二者的最完美结合。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探索,总结了宝贵的经验:必须在坚持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必须从世情、国情和党情的实际情况出发;必须继承中国历史优秀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必须把握时代的特征;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在当代中国改革实践进程中是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重要法宝,其实质内涵即是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有机结合起来,而党的群众路线就是将二者相结合的最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中国的最实际的情况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要明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及其内涵.要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有生命力必须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5.
郭华 《理论观察》2013,(5):14-15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对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要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利益诉求的基础上,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实践和时代发展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内涵。  相似文献   

6.
陈印 《宁波通讯》2013,(3):68-69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要求全党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  相似文献   

7.
“中国道路”的发展“奇迹”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热议,有赞誉,有指责;有肯定,也有否定,呈现出多种思考与议论。针对这些热议,需要坚持“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立场来认识“中国道路”演化的系统性和必然性,进而领会“中国道路”的时代价值。“中国道路”创新和丰富了世界现代化发展模式。将“中国道路”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放在宏观时空环境中来观察分析,以期深刻揭示选择走“中国道路”的必然性;同时秉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立场和观点,坚决批判历史虚无主义,树立“道路自信”。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科学内涵和坚定道路自信的历史依据,通过与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对比,充分显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自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马克思主义以来,马克思主义经受实践的检验,中国共产党人在实践和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创立并不断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十多年的实践证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现实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是一条中华民族复兴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基本内涵包括: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坚持改革开放,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正确估计国际形势,实行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动员全国人民和一切积极力量;坚持科学发展,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继续拓展,我们对这条道路的认识将不断丰富和深化.  相似文献   

11.
全党同志要倍加珍惜、长期坚持和不断发展党历经艰辛开创的这条道路、这个理论体系、这个制度,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奋力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相似文献   

12.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讲:"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1]深刻阐述了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毛泽东同志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的社会发展道路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正确指导并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同时借鉴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选择了在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历史性课题是值得我们党认真思索与探讨的。只有把这一问题搞清楚、解决好,才能更好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4.
刘振威 《魅力中国》2014,(2):324-32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在九十多年的艰辛奋斗、探索实践中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在长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锤炼得愈加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强底气。“三个自信”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选择,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坚定“三个自信”是执政党实现伟大目标的根本要求,是人民创造美好未来生活的现实保证。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苏联模式的继承与发展,是在苏联模式基础上发生的美丽的蜕变。辩证分析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不仅在理论上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增强"三个自信",更能在实践中进一步推进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开阔。  相似文献   

16.
十八大报告再一次为我们描绘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美好前景,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60多年的执政经验显示,唯有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伟大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创造性重大贡献。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和模式多样化的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初思想源头和立论根据。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提供了历史和逻辑前提。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的征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得到进一步拓展。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等思想,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不断丰富、特征愈益鲜明。  相似文献   

18.
十八大报告再一次为我们描绘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美好前景,宣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强决心。60多年的执政经验显示,唯有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和我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经历了我国一代代领导人的探索。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以及意义,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文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利益以及意义进行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20.
朱涛  姜欢 《改革与开放》2016,(13):106-108
周恩来在青年时期对中国道路的探索历经三个阶段,分别是中小学时期、留日与五四运动时期和旅欧时期.周恩来的救国思想也由教育救国转向学习日本改革,进而选择马克思主义,找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在当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周恩来青年时期对中国道路的探索启示着我们要继续发扬爱国主义传统,时刻不忘中华梦的理想愿望,坚定不移地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