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都市郊区旅游景点开发与土地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辉 《国土经济》1998,(4):36-37
  相似文献   

2.
3.
既有住区环境品质退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而且不同维度的既有住区环境再生品质目标也有很大不同,需要制定从单项改造到整体化改造、类型化改造到层级化改造的递进式改造目标和清单体系。对住区各类环境构成要素进行实地调研,结合既有住区环境再生理论以及欧美和日本的先进经验,尝试建立住区环境再生的目标体系的阶段性指标。  相似文献   

4.
赵蔚 《城市研究》2000,(1):49-51
本文在阐述了公众意识形成,城市住区环境,以及公众环境质量需求基础上,用经济学的理论,观点分析了环境含义、环境建设与房地产开收效益的统一性,文中的讨论结合讨论的上海房增业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5.
6.
作者从显性环境、隐性环境两方面,对城市旧住区环境特质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作者建立了正确的环境更新理性认识,并研究提出一种“有机”的环境更新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发展正从以速度为先的发展时代走向人本主义的改良时代,推进老旧住区环境整治已是各级政府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之一。在国家积极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大背景下,更需以健康促进的视角去思考居住环境的再生之路。以健康为导向,明晰有利于健康促进的住区外环境空间构成要素,提出健康促进的住区外环境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并针对老旧住区外环境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针对性地从物质空间层面就绿色、运动、交往、交通等空间提出规划改善措施,从场所精神层面提出社会网络、参与度再生的关键方法,以期营造留得住人的住区外环境,实现城市老旧住区的健康化改造。  相似文献   

8.
李睿煊  李香会 《城市问题》2009,(7):60-62,72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影响了中国当代住区户外空间环境的基本特征,分析了现代住区存在的不适应当代居住需求的问题及其根本原因,指出住区环境规划设计中存在的多个"两难结构"是其制约原因,并分析了其对住区空间环境的基本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宁波市为例,基于6个住区的598个住宅样本,通过构建包含住区建成环境、家庭特征、居民个人生活方式以及节能态度变量在内的住宅用能分析模型,并将住宅以不同类型进行划分,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比较分析了住区建成环境对不同类型住宅用电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夏热冬冷地区的宁波市而言,建筑密度对住宅能耗呈显著正相关影响,容积率...  相似文献   

10.
王哲  宿晨鹏 《价值工程》2010,29(24):94-94
旨在通过对国内外生态住区的发展现状研究,探讨在生态住区的建设过程中,如何以城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妥善地处理建筑与环境、住区与城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住宅小区土地面积分摊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住宅小区的不断发展,以及法律制度的逐步完善,进一步增加了住宅小区土地面积的分摊的复杂性.目前,在实际的操作中没有统一的原则或具体的标准,各地均采取了不同的分摊方法.为了进一步规范土地登记工作,妥善解决住宅小区土地登记发证的后续管理问题,更好地维护业主的合法权益,本文对现有的分摊方法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实际运用建议.  相似文献   

12.
苏锡常城市竞争力评价与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竞争力是城市综合能力的核心,是城市发展的基本驱动力,提高城市竞争力已得到国内各个城市的高度重视.文章从城市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科教文化、对外开放、环境建设5个方面共选取31项指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苏州、无锡、常州城市竞争力进行分类评价和综合评价.接着,对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增强城市竞争力的若干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基于最新可利用的统计数据,对中国城镇住宅使用过程中分品种能源消耗引起的碳排放等指标进行估算,并对城镇住宅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的变化指数模型进行分解。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城镇住宅能耗结构趋于“清洁化”,住宅直接CO2排放比例趋于下降;住宅能源强度、人均住房面积、家庭总户数、能源碳密度等是影响住宅碳排放和排放强度变化的主要社会经济和能源驱动因子。文章最后提出住宅用能的几点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日本人口密度是中国的2.48倍,人均资源和能源的占有量比中国还贫乏,可是通过战后60年的发展,日本的住区建设已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这与日本政府的政策引导和重视住宅产业化密不可分,从而对我国目前住宅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对住宅高度形态的研究现状进行回顾及分析,对住宅高度形态的选择标准进行深入分析,并对三种住宅高度类型,即低层、多层和高层住宅的优缺点进行分析比较,得出城市住宅高度形态合理选择的结论是:低层住宅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住宅形态,多层住宅次之,高层住宅是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住宅形态,然后以日本、英国和德国为例,对这一结论进行...  相似文献   

16.
日本人口密度是中国的2.48倍,人均资源和能源的占有量比中国还贫乏,可是通过战后60年的发展,日本的住区建设已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这与日本政府的政策引导和重视住宅产业化密不可分,从而对我国目前住宅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研究城市密集建设区内的绿色空间网络规划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基础和实践中的规划布局要点.在理论上认为连接性、服务覆盖面和多功能复合性是规划布局的要素,并认为景观生态学的景观安全格局和网络效应原理可以用来指导规划布局.在重庆市主城区的实践探索中,提出了体现“梳理——评价——辨析——成果”思路的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18.
快速城市化地区跨行政边界的城市增长模式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快速城市化地区面临的土地资源稀缺问题日益突出,在一些行政单元之间的边界区,正逐渐形成新的增长极,产生新的增长模式.将跨行政边界的土地开发和利用等新增长模式划分为市场主导、政府主导和市场与政府互动等类型,并选择相应的典型案例,分析不同动力机制下的参与主体、开发特征和效果等.认为市场与政府互动,解决各利益群体之间的协调问题是促进边界区资源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中部地区城市群的空间整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城市群空间整合是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带规律性的重要现象.通过城市群空间整合,将城市群空间发展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引导城市群在空间上的协调有序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中部城市群的空间整合.应因群制宜采取不同的空间链接模式,并把握好中部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增长的空间组织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借鉴发达国家城市增长与空间组织的最新理论,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实践,演绎出中国城市空间组织的三种典型模式,依次为单中心块聚式模式、主-次中心组团式模式和多中心网络(开敞)式模式.这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和城市总体布局规划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