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战略思想是邓小平改革开放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新世纪党中央对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实践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实施西部大开发,要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指导,以科教兴国战略为支撑点,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
张苏林 《发展》2000,(7):1-1
制约西部大开发的最大障碍不是缺乏资金和项目,而是缺乏知识和人才。人才是首要的非常重要的资源,谁拥有高素质的人才,谁将取得西部史开发的主动权。采取什么样的人才战略,才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现实选择呢?  相似文献   

3.
新书速递     
《中国城市经济》2011,(9):65-65
2011年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进入深化阶段和“十二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基于此,《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2011》的主题是对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质量进行评价分析,并对西部大开发进入深化阶段西部重点经济区发展的基本思路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4.
今年3月11日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主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提高人口素质,直接关系到中国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振兴的前途。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要坚持发展经济与控制人口两手抓。中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相对缓慢的地区,尽管造成其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有 多,但人口文化素质低下给这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却十分巨大。尤其在新的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的大背景下,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人才的培养更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从长远看,制约西部大开发的最大障碍不是缺乏资金和项目,而是缺乏知识和人才。  相似文献   

5.
黄雪梅 《南方经济》2000,(11):70-74
西部大开发战略,全面体现了邓小平“两个大局”的思想,是党中央面向新世纪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它的实施标志着中国的改革和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文章强调指出应充分认识对开发西部战略的深刻内涵和长期艰巨性。开发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遵循客观经济规律,选好项目,亮出品牌,夯实基础,走出具有西部特色的开发路子,使西部开发成为中华民族重新凝聚复兴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6.
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是邓小平同志在九十年代初明确提出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朱钢基总理来西部地区视察工作时指出:“要把握大局,不失时机的实施西部地区大开发战略。”这无疑为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机遇。西部大开发战略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已摆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为此,学术理论界从各个角度对这一战略的策划与实施展开讨论。本文将从西部地区资本形成能力的角度出发,谈谈对西部大开发战略选择的设想。一、资本形成能力不足:西部大开发的难点所谓资本…  相似文献   

7.
宗和 《发展》2000,(3):1-1
在十五届四中全会上,党中央不失时机地把“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写入了《决定》,并将经济结构调整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关键。从甘肃的经济发展现状看,结构问题已成为制约甘肃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实施西部大开发,一定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  相似文献   

8.
《重庆经济》2005,(3):4-7
今年2月5日,在西部大开发五周年座谈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推进西部大开发,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部署,总结经验,完善政策,以更大的决心、  相似文献   

9.
值此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5周年之际,省委、省政府于6月17日至18日召开全省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会议主要贯彻落实全国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5年来我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成绩和经验,研究部署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印发讨论的《关于推进我省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意见》和领导讲话精神,都向外界传递这样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中国西部》2011,(1):8-8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2010年12月13日在昆明表示,随着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及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实施,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有所改善,奠定了全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十二五”期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迎来重要战略机遇期。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人才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人才资源开发是西部大开发的焦点。几十年来东西部的差距已经不仅体现在物资基础上 ,也体现在人才机制上。如何用好现有人才 ,引进外来人才 ,做好培育人才的统筹规划 ,发挥科技人才极积性和聪明才智的用人机制 ,并精心实施 ,逐步推进 ,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关键问题。一、西部地区人才现状(一)缺乏高层次人才成为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1、创业环境差。西部地区的人们喜欢强调客观自然环境的相对恶劣 ,而很少谈人才创业环境的相对恶劣。而实际上 ,西部地区的人才外流现象十分严重。“孔雀东南飞”成为一种潮流 ,北京、上海、深…  相似文献   

12.
学好用活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保证西部大开发战略任务的顺利实施,党和国家从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进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性政策,这些政策包括在“十五”计划期间加大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的力度,从财税、金融、投资、产业扶持等多方面对我国西部实施政策倾斜和支持,以吸引更多的外部资金、技术和人才参与西部建设,通过强大的政策效应,为西部开发创造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3.
罗刚  乔小东 《发展》2000,(12):12-13
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跨世纪时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缩小东西部差距.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面临这样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把握利用这个机遇,对相关的财政问题做一研究。做好财政工作。使西部大开发战略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4.
胡静 《中国西部》2012,(28):34-35
2012年是我国深入实施“十二五”规划和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是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开发的最大窗口和重要平台,具体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国家级博览会,其投资促进成果近年连续居全国同类展会之首,贸易成果仅次于广交会。  相似文献   

15.
林维邦 《发展》2000,(5):20-21
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为我省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作为西部开发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技术产业与西部开发的总体战略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在西部大开发中必须高度重视技术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孙玉贤 《发展》2008,(3):69-71
一、发展甘肃省特色农业的重要性 (一)发展特色农业是甘肃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任务。农业是西部大开发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特色农业是西部农业开发的重点。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甘肃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为发展甘肃经济和缩小东西部差距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给西部地区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近日,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共同实施的“大学生志愿者西部服务计划”,鼓励大学毕业生到西部艰苦创业,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位于西部前沿阵地的贵州省为了在5-10内建成大西南南下出海通道和陆路交通枢纽,长江、珠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自然风光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旅游大省的战略目标,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贵州如何实施人才强省?记者采访了中共中央候补委员、贵州省常务副省长王正福。记者:王省长,贵州十分重视人才战略,人才战略是否与经济工作同等重要? 王正福: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开发工  相似文献   

18.
试论西部大开发的人才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伟 《理论观察》2005,(2):38-39
人才是制约我国西部经济发展的“瓶颈”,西部开发应实施人才战略。实施人才战略是西部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客观需要,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大潮和应对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全方位扩大的必然要求。西部人才资源面临着素质结构不合理,产业配置结构不合理,地区分布不均衡,市场服务与支撑系统不健全等若干问题。必须切合实际地解决西部实施人才资源战略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强对我省参与西部大开发活动的指导和引导,近日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我省关于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国家扩大国内需求,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是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的根本保证;是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参与西部大开发,既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我省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战略选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仅是西部地区的机遇,也是…  相似文献   

20.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决策。按照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李岚清副总理提出的“实施西部大开发,科技教育需先行,科学技术是解决西部开发中诸多问题的关键环节和根本保障”的要求,以及中共云南省委六届十次全会精神,云南省科技进步工作将进一步围绕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工作重点,以创新的观念,深入实施“科教兴滇”战略,使我省经济走上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发展轨道,实现云南经济的振兴。   一、云南科技进步现状   改革开放 20多年来,云南省一直十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