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给出企业家的概念并将华立集团的汪力成、正泰集团的南存辉和浙江三星集团郑坚江的性格特点、经营理念和决策方式;杭州、宁波及温州的商业文化和竞争文化做一个对比后,得出中国民营企业的企业家精神为:1)不断追求产品创新的精神;2)不断追求技术创新的精神;3)不断开拓和创新市场的精神;4)敢于  相似文献   

2.
浙江经济可谓民营经济,在那里的民营企业身后,都站着一个或一群机敏、坚韧与务实的民营企业家。如果要说他们拥有的企业家精神,其重要内容应该是:敢于和善于进行组织和制度创新的精神:不断开拓和创新市场的精神:不断追求技术创新的精神;团队合作与不断进取精神。一位法国经济学家曾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后宣称,企业家的“精神气质”在一个地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
满足企业家的精神需要,能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的作用。企业家的创新动力除了来源于满足物质需要的动力,还来源于精神追求的动力,而且在物质需要基本满足以后,企业家精神追求的能动作用将越来越明显。亚当·斯密曾指出:“对于一切尊贵的职业,荣誉可以说是报酬的大部分”。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原理,我们认为,企业家的物质激励是基础,只有物质需要获得满足,高级的精神需要才会产生;企业家的精神激励是关键,只有精神需要获得满足,才能更好地发挥企业家的作用。因此,对企业家进行精神激励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4.
山西盛产煤老板,却鲜见企业家;煤老板为什么当不成企业家,因为煤老板一无商业文化内涵,二无信仰,三无创新精神。煤老板一无商业文化内涵,与煤老板能够联系在一起的不是诚信、不是企业家的破坏性创新精神、不是初始之初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而是一掷千金购买豪宅,是品位低下挥金如土令人咋舌。煤老板  相似文献   

5.
解读企业家创新动力与企业家精神,对探索企业家激励理论并创新激励机制和弘扬企业家精神有重要作用。本文述评了熊彼特和韦伯关于企业家创新动力的观点;从需要的维度论述了需要的满足、需要上的永不满足和需要满足的危机感和不确定性分别是创新的原动力、内在驱动力和外在驱动力;并从物质与精神以及理想与信念上探讨企业家创新的动力来源,分析了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还探讨了创新精神、敬业精神、济世精神、合作精神等企业家精神的内涵和对创新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依据各省市区创新驱动发展力度的差异,重新划分研究区域(高创区域和低创区域),以区别传统的东中西部地区。探索企业家精神在两个区域中对经济绩效的作用差异,分析企业家精神资源在两个区域内如何配置以便最大程度地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研究结果得出:以创新精神为先导,创业精神为具体实施路径的企业家精神产生过程,对区域经济绩效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并且在高创区域影响大于低创区域的影响。因此,政府要转变职能,在高创区域增加企业家精神资源的投入,减少政府干预,鼓励区域创新创业;在低创区域适当缩减企业家精神资源的投入,以避免造成资源错配。企业要尝试建立"错误管理"文化,培养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7.
激活企业创新精神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企业家创新理论的先驱者熊彼特提出,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熊彼特甚至认为,只有具备创新精神的经营者才有资格叫企业家。纵观一外企业历史,特别是世界500强的成功史,可以发现,创新精神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和希望,也是一个企业长久不衰的秘诀。那么,对于企业来讲,要想不断增强和保持企业的创新精神,应从哪些方面做出选择呢?  相似文献   

8.
一、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在企业文化建设和创新的过程中,企业家精神起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何为企业家精神?中外学者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9.
所谓的企业家精神,归根结底是三种精神,或者说是三种素养,即创新精神、敬业精神以及组织合作精神。然而在社会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仅仅需要这三种精神还不行,还需要奉献精神,一方面追求卓越,另一方面对社会有所奉献。  相似文献   

10.
赵晨茜 《中外企业家》2013,(3S):138-138
在当今社会已经进入新经济时代的环境背景下,企业如何迎接新经济时代的挑战,是每一个希望有所作为的企业家都在认真思考的问题。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是保持企业永续发展的动力。二十多年来,海尔集团从不满足于自己的成功经验,而是不断打破已有的成功经验,追求创新,超越自我,重塑自我,从多个方面建立了自己独有的创新文化。海尔的创新是系统的、全面的、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的。  相似文献   

11.
俗话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仅指的是物质给养,也指的是文化熏陶;养的也不只是身体,养的更是其内在神韵。“团结和谐、爱国奉献、开放包容、创新争先”的广西精神内含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传承了广西深厚的历史文化,体现了当代广西人的价值追求。广西精神的征集提炼和学习宣传,是我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是我们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宣传和践行广西精神,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为富民强桂新跨越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2.
浙江经济可谓民营经济,在那里的民营企业身后,都站着一个或一群机敏、坚韧与务实的民营企业家。如果要说他们拥有的企业家精神。其重要内容应该是:敢于和善于进行组织和制度创新的精神;不断开拓和创新市场的精神;不断追求技术创新的精神;团队合作与不断进取精神。一位法国经济学家曾经过近半个世纪的研究后宣称,  相似文献   

13.
<正> 要培育企业精神,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企业精神。所谓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实践中通过企业家倡导自觉形成的,并为全体职工所认同和遵循的,代表职工的精神风貌、理想信念、道德风尚和价值目标追求的团体精神。它是企业的精神支柱,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原动力。培育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重要的任务。抓住了企业精神的培育,可以说抓住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牛鼻子。同时,可以把培育企业精神作为开展企业文化建设的突破口,以此带动企业文化的全面建设。一、培育企业精神的程序与方法(一)程序,一般说来,培育企业精神需经过三个程序:  相似文献   

14.
从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和挑战精神入手,论证了在企业战略制定过程中发挥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对我国企业战略制定中企业家精神的缺乏和使用过当两种形态,进行了原因和后果分析;分别从思维和行为两个方面,提出了发挥企业家精神的具体手段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全新的经济体制,需要建设一支优秀的企业经营者队伍,而创新精神既代表了一种文化,又是企业家成功的第一要素。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曾说:“经营者只有在从事创新活动时,才能成为企业家”。企业家的主要标志是创新,唯有不断进取,敢冒风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以及时代所需的经营能力,做出一般经营者做不到的经营成果,创建一般经营者不敢想,不收办的业绩,才是真正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6.
一、企业家精神的含义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家这个特殊群体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形成的,以企事业家自身特有的个人素质为基础,以创新精神为核心,包括敬业精神,合作精神等主要内容在内的一种综合的精神品质。对于企业家精神的含义可以从内涵和外延两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家精神是推动新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化能力,进而实现持续创新的关键因素。基于企业能力理论,探索数字化能力(核心竞争力)、组织韧性(动态适应力)视角下企业家精神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以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北京市部分高精尖企业为样本,通过266份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家精神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数字化能力在企业家精神与创新绩效之间具有中介作用,组织韧性在企业家精神和数字化能力、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绩效之间具有调节作用,组织韧性调节了数字化能力在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为数字经济背景下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对创新绩效的积极影响,推动新时代高精尖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8.
客家研究正向纵深方向发展——从客家研究到客商研究,再到客商企业文化研究,进而研究客商企业家精神。客商典型代表张振勋具有创新与开拓精神、敬业精神和合作精神等企业家精神的共性,其特色是强烈的社会责任和爱国爱乡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
企业家精神     
企业家精神的内涵 企业家精神这一概念由学家让·巴蒂斯特在i800年首次提出,他认为能使经济资源的效率由低转高的人就能称为企业家。企业家精神是优秀企业家内含的一种精神力量,创新精神、团队精神和敬业精神是企业家精神的主要精神特征,可见企业家并不是一种职位或头衔,是一种软实力,是一种实践精神,一个人人可以达到的境界。  相似文献   

20.
在熊彼特之后,创新作为企业家精神最核心的内容受到学们一致推崇和进一步完善。奈特认为企业家精神就是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以最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去开辟道路的创新精神和勇于承担风险的精神。英国名技术创新研究专家弗里曼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提出国家创新体系理论。从国家制度政策等宏观层面发展企业家精神。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波特教授强调将一批组织集中到一起进行创新,并把这种形式称为Cluster。1983年,美国管理学Miller提出公司企业家精神,并把创新精神作为其最重要的内容。德鲁克明确把企业家精神界定为社会创新精神,“我们社会需要一个富于企业家精神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创新与变革是正常的、健康的、稳定的与连续不断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